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徐超超 《新闻世界》2013,(7):160-161
【摘要】借助互联网上的社交平台,人类可以超越传统交往的时空限制、主体范围限制、交往方式的限制。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网络的社交功能可以用“社会互动”一词描述。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平台,既有传统的网络社会互动的特点,又实现对人类互动行为的重构。本文通过概述新浪微博作为网络互动平台所具有的共性,结合新浪微博互动呈现出的新特点解析网络中的社会互动,并探讨网络互动与现实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婷婷 《传媒》2016,(7):72-74
媒体“双微”建设是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参与、互动、个性化特征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梳理了推动媒体“双微”互动的条件,并进一步分析其需要克服的障碍,最后提出践行互动理念的路径,以期为其实际运作提供参考,提升媒体“双微”在移动互联网空间的信息传播能力,助推其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3.
在web2.0时代,人们通过网络不仅可以方便的浏览信息,而且可以快捷并低门槛的发布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微博作为web2.0的典型形态,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数量十分庞大,许多网民聚集在微博上,参与微博“热门话题”互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的形成机制有两种,一是基于网友参与度的计算机制排序,二是由管理微博的后台工作人员操控;一旦信息成为“热门话题”在网络上传播,将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大多数网民津津乐道的谈资。因此,借助网络传播平台的快速反应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择取群众喜闻乐见的亦或有社会意义的话题加以推广,使其成为“热门话题”,便可以利用好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对网民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4.
微博的媒体特征及传统媒体的应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艳 《东南传播》2011,(1):84-86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微博以其便捷的发布、广泛的互动传播性,成为各大传统媒体争相抢占的另一信息发布平台.本文将选择新浪微博上的媒体用户为蓝本,从微博的媒体特征、传统媒体的微博推广以及媒体在微博发布的规范等问题,观察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推广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朱琳 《青年记者》2016,(11):82-83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战略最早是由腾讯CEO马化腾提出的,他认为,“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①“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是融合.当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凭借发布速度快、参与者多、传播范围广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的话语阵地.实践证明,“互联网+”问政的有效应用可以降低政府与民众交流的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互联网+”时代,各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积极构建政务微博长效发展机制,为合理释放社会焦虑不断完善问政服务平台.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152390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14706个,公务人员微博37684个,发博量达2.5亿,阅读量1117亿”.②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具有很高的及时响应与互动等特点。从新浪在国内首先推出微博应用以来,国内绝大多数媒体都在各门户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作为重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具有很高的及时响应与互动等特点。从新浪在国内首先推出微博应用以来,国内绝大多数媒体都在各门户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作为重要的消息发布渠道。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Web2.0时代正在慢慢改变大众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对于商家而言,可以更精准地投放广告,直接与消费者互动,最大可能地减少成本。对于消费者,则是为生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更方便的购物方式。我选用三个典型,也是自己正在使用的网站进行分析。一、新浪微博2010年年度知识词汇有上海世博也有新浪微博。可以  相似文献   

9.
正《传媒》杂志2014年第4期制作刊发了《2013媒体微博运营年度报告》,通过这个报告,我们得以一窥在当下的微博生态中,11万媒体微博账号们的表现。这份报告主要基于新浪微博这个场域,虽然众所周知,新浪微博在2013年已经没有了2011年鼎盛时期那种"现象级产品"的风光,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作为一个快速且能大范围传播的媒体平台,在中国,没有新浪微博的替代者。它对于媒体这种追求大众传播的组织来说,依然意义重大。故而,非常有必要详研此份报告。  相似文献   

10.
朱燕丹  靖鸣 《青年记者》2016,(10):57-62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微博自出现伊始就被认为构成了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公共领域,其看似是公共平台内多元意见表达的具体展示,实则是具有权力关系的网络互动场域.“大V”作为微博空间内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之一,在最大化享有网络分权、网民赋权的前提下,表现出其特有的传播行为.从新媒介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微博“大V”置于具体媒介事件的情境之下,对其影响力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晗 《网络传播》2020,(2):59-59
“您好,我要举报,我们公司有人持有自制改装枪支……”2017年11月1日8时20分,有网民向湘潭公安微信平台发来这样一条消息,当天下午,该自制枪支被查获。这是湘潭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黄连香通过“互联网+警务”平台协助破获的第5支非法持有枪支。在“互联网+”时代,黄连香就职的湘潭市公安局抢抓机遇,建立了以微博、微信、网上公安局、无线湘潭·掌上公安App为载体的“互联网+公众服务平台”。作为湘潭公安双微平台的资深小编,随着平台的壮大,黄连香也成为一名“网络达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新浪平台认证的公共图书馆微博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公共图书馆微博内容不丰富,开通的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对与读者互动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出了拓展宣传渠道、丰富活动内容、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以及完善微博服务功能等,来增强公共图书馆微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媒体微博在过去一两年中显示出很强的影响力,统计显示每两个新浪微博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关注了某一个媒体微博,且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含报纸、杂志)影响力普遍高于其他类型媒体微博.本文选取2012年度新浪微博平台上报纸类微博影响力前三名:“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人民日报”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家报纸微博的内容进行抽样分析,探究其微博发布特点和背后的内容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于传播界来说,2010年被称为“微博年”.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突破了1.25亿人.进入2011年,微博持续爆发,截至4月底,单是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1.4亿人,微博已经成为最给力的新兴媒体.微博的井喷式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震动.近两年来,除了大批传统媒体从业者开通个人微博外,截至2010年10月12日,共有561家主流新闻机构也在新浪上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中包括136家报纸、307家杂志、41家电视台和77家电台.为什么有这么多平面媒体纷纷“抢滩”微博?微博能给它们带来哪些好处?平面媒体使用微博有哪些成功经验?其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10年2月25日19时,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的官方新浪微博“平安肇庆”开通,成为我国第一个公安微博.截至2015年8月底,“平安肇庆”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三大微博平台共有粉丝500多万人.本文主要通过对“平安肇庆”微博管理人员——肇庆市公安局公共关系科工作人员的访谈,研究其运营管理机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随着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四大门户加入了微博的竞争行列,微博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平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媒体和信息传播模式.调查发现,有超过80%的网络用户使用过微博,而许多微博上的热议话题也能够逐渐演变成社会的焦点话题.许多政府部门、媒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官方机构也纷纷开通了官方微博,通过微博即时发布消息,与百姓展开实时互动.  相似文献   

17.
即使新浪微博如愿上市,最后的局面也绝对没有在2009年最初发展和2010年进入佳绩时让人有那么高的期待,但新浪微博作为一个独立形态出现还是会在互联网行业占据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也算是领到了进入移动互联网的“站票” 喊了很久要上市的新浪微博这次似乎真的能上市了。2月25日.新浪发布了2013年第4季度和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4季度新浪微博收入首次突破7000万美金,  相似文献   

18.
2010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微博年,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本文运用勒庞《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学,通过新浪微博的传播纪实,对微博的信息传播进行解读和分析,进而为微博这一新兴的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微博外交”(Twitplomacy)是当今国际政治的新现象,它指一国驻外机构在对象国的社交网站开设账户、发布信息,直接与对象国公众互动交流.如今,“微博外交”热潮已席卷中国. 一、中外“微博外交”现状比较 开展“微博外交”是美国“公共外交2.0”战略的重要一步,白宫、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防部分别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开通了账号;英国政府也重点挖掘Web 2.0的内政外交功能,2009年11月,英国驻华使馆率先在中国开通新浪微博.此后,各国驻华使馆纷纷行动,“微博外交”升温.新浪微博“政务厅—涉外—大使馆”一类微博下已有33个国家的账号(截止2012年3月21日),约占与中国建交国家①的两成(19.2%),但一些国家同时注册了多个微博账号.②其中,美国、英国和法国驻华使馆的微博最具吸引力,一直位居人气榜前列(见表1).  相似文献   

20.
视野     
《新闻实践》2012,(7):78-79
新浪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规范手册 5月15日扬子晚报报道:5月14日,新浪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规范手册》,公布了政务微博信息发布的诀窍:政府机构微博发布信息的“十二要”、“十二戒”以及官员微博信息“十三忌”,让政务微博“接地气”有“规”可循。这部手册详细归纳了政务微博如何服务民生,比如,要敢于面对围观谩骂、要及时处理投诉质疑、要在重大事件中快速发声等“十二要”;戒不与网民互动、戒关闭评论功能、戒说官话打官腔等“十二戒”;以及政府官员在发微博时忌微博无度,在岗时间刷屏、情绪失控、大开骂战等“十三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