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教师要想教得好、出新意,讲课时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就得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知识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课外阅读有强烈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我们觉得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要调整心态,静心读书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慢功,是内功,文化涵养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语文老师就要牢记“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古训…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想教得好、出新意,讲课时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就得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知识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阅历少,对字词理解较差,这对学习语文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课外阅读的功效比课内阅读的功效高,教师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  相似文献   

4.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第二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启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指导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课外读物的选择与介绍,二是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三是课外阅读的活动方式。课外读物的选择选择课外读物要根据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等综合因素而定,选择的标准是思想性要好,知识性要强,趣味性要浓,品种要丰富,深浅要适度,要符合儿童特征。要使所选读物符合这些标准,教师必须事先阅读大量的少年儿童读物,并且能对这些读物进行…  相似文献   

5.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课外阅读。课堂上的阅读,因为有了教师的精心引导、耐心督促,学生能保持学习的热情,持久的关注。而课外的阅读,由于教师的无暇顾及等原因,学生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很好地坚持。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最好的老师。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讲究科学性原则,引导学生以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都很明确。有的只凭一时的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吸取技巧,更不会用在写作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具体做法是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课堂占多少,得益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课堂大概是百分之三十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这说明课外阅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那么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呢?结合自己三十年来语文教学的亲身实践,我认为从以下四点做起,效果才会更好。一、激发兴趣,诱发内因,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相似文献   

8.
创造力培养的基础——智力培养。听说读写按吸收、表达信息的不同可分为“纳”和“吐”:听和读是吸收信息的“纳”;说与写是表达信息的“吐”。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纳得广、纳得深、纳得活。纳得广。课外阅读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知识,须广泛涉猎;课外多听也能吸收语文信息。只有多读多听,腹内有了丰富的语文素材,才能进行创造。纳得深。课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反复读。对课本不精读,肚子里不能装下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创造力就无从谈起。纳得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书读活。这须从两方面入手:第一…  相似文献   

9.
许淳 《陕西教育》2010,(3):43-43
丰富的词汇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积累得来的,语文教学中,“积累”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并在课外阅读积累实践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悄悄地爱上课外阅读积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侯玉华 《考试周刊》2011,(36):46+23-46,23
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课外读物中去。很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爱“读”,而且要会“读”,从而读得更好、更有收获。  相似文献   

11.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课外阅读是人生成功的风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邀游。本文就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精选积极向上书籍,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留给课外阅读的时间”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并且及时检查.是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凡事兴趣应是先导,小学生更是如此,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产生“我要读”的渴望,书读的多了,知识就多,语文综合能力自然就强,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在平时工作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做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着: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打开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殿堂之门,让书香溢满童年。  相似文献   

15.
课外阅渎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语文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他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中又一次强渊了课外阅读的意义,他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足可有可无的。”由此可见,课外阅渎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课外阅渎。发展学生的个性,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此来巩周和加强课内阅读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许多作家在谈到语文能力的形成时,无不提到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这是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进行有效的阅读呢?一、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才会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得…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让课外阅读这方热土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好.  相似文献   

18.
语文作为语言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肩负着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与人文素养的重任。而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那么深入探讨课外阅读培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全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全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首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兴趣的浓厚程度和均衡程度对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和教师的指导策略起到重要影响。1.提高高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时候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兴趣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心理取向,要在尊重他们爱好的同时,将他们一向不喜欢的优质阅读材料引领。例如高中生普遍比较喜欢情感类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谢青花 《考试周刊》2011,(59):55-56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进行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课外阅读顾名思义是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学习过程中“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先生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听说读写文学素养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那么对于语文学习起始阶段的低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我们怎么开展呢?我们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兴趣的激发是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在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维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