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6,(10):31-31
《武术功法运动教程》首发式日前在东岳泰山脚下的泰安市举行。此书由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一批各有专长的武术功法行家高手编写,参编的功法行家们无私地奉献出了历代传人总结出的练功要诀和个人心得,并参加了该书教学片的拍摄。这套武术功法运动教材和VCD的出版发行,对武术功法运动的科学化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功法是武术三种形式之一。在武术技术传承中,功法有其重要的价值。研究认为:(1)武术功法是武术技术传承的重要基础;(2)武术功法还体现了武术"内外兼修"的思想;(3)武术功法是武术技术从"假想"攻防到实战的"桥梁";(4)武术功法凝聚着优秀的武术技击招式。因此,在武术技术传承中要重视功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1.武术功法是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揭示了武术功法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自武术产生以来,武术功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包括柔功、硬功、轻功、内功和感知功的技术体系。2.武术功法的特征。从内容看,表现为全面性与专一性相结合;从分类看,表现为以锻炼效果为标准对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体育院校武术教材、相关武术工具书及文献的考察,发现作为武术运动形式之一的功法没有被列入教材之中,长此以往,武术功法将会游离于武术运动之外,淡出人们的思维,这对于武术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本文提出将武术功法纳入体育院校武术教材技术体系之中,并对武术功法纳入之后的教材中的武术、武术功法的概念,武术的分类,武术功法的内容、分类以及武术功法与套路、搏斗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施秋桂 《体育科学》2006,26(6):85-8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研究认为,武术功法类似西方竞技项目,但又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竞技武术应借鉴其既与竞赛接轨,也沿着武术传统文化内涵的项目特色发展;群众性武术活动和学校武术课应采用其技术简洁、易学易记易练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6.
武术功法运动是武术的运动形式之一,桩功是武术功法运动的一种,它和众多的功法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分析比较法、专家访谈法等科研方法,阐述了传统武术桩功和武术功法的涵义、内容、形式和分类,分析了桩功和功法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传统武术桩功在功力比赛项目乃至整个功法运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6,(8):47-47
2006年6月20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北京召开大会,为八种武术健身功法颁发奖状。至此,历时长达四年之久的全国武术健身功法征集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8.
运用丈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四川部分高校开展武术功法运动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开设武术功法课程非常少,还处于起步阶段;武术功法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健身、技击和竟技价值,在我国高校开展武术功法课程可以丰富武术教学的内容,有利于高校体育的发展,在高等体育院系开展武术功法课程是...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依据现代运动训练"项群理论"对武术功法运动进行了分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功法分类涵盖过于全面,而现有的竞技功法则表现为专一性,构成了竞技功法发展的瓶颈;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武术功法进行分类,使同项群的训练比赛方法和手段与各单项的训练特色相融合,力求找到一条适合武术功法竞技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武术各拳种流派中都有一些基本的练习方法,称之为武术功法。武术功法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超常武术技能。技能的展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实战格斗中的技击运用能力,二是套路演练中的技击表现能力。基于功法锻炼服务于套路和格斗的关系,功法运动长期被分解于套路和格斗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武术在技术上具有技击特点,在文化特征上具有民族特点。其技击特点的保存和发展,与中国哲学的知行合一思想有密切的联系。武术的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以及围绕它们而存在的功法构成了武术传统技术体系;而一系列由套路至单势散用,切合实用的训练过程构成了武术传统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空手道最初是由中国的武术发展而来,而现在空手道成为日本学武之人的一种精神象征。其实空手道和跆拳道合并起来就是道家功的空手对练功法。只是流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以至于被一些人误认为它们并非传统的中国武术。同源异流,各方取的经不同,传播的不同,自然分门别类,但本源是不会变的,就是'道家'的功法。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13.
一文 《中华武术》2005,(8):18-20
2004年,是中国武术辉煌的一年,可圈可点的大事,不胜枚举。其间在广东佛山举办的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使多年来流离于民间的功法运动,登上了现代体育竞技的舞台,拓展了武术竞赛领域,是武术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笔者作为大赛的裁判与调研组成员,对赛事至今仍记忆犹新。近日,获悉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将作为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的重头大戏于年底举办时,怀着喜悦的心情,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7,(7):15-15
一、文件依据根据《中国武术段位制》规定,参照武术套路和散于系列晋升段位的规定,制定本规定。二、申报资格凡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遵守武德,参加过武术功力比赛的运动员或武术功法习练者,均可申报相应的武术段位。三、申报办法(一)本办法仪为武术功法运动员申报武术段位的技术标准,理论考核及其他标准参照《中国武术段位  相似文献   

15.
名家信箱     
广西百色市韦华军来信:我是一个喜欢武术的农民,白天没有时间练习,只有在晚饭后练半个小时。请问,每天练功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练功后出现肌肉疼痛、大小便异常,是否属于正常现象?还有,习武者是否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否吸烟喝酒?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武术功法运动,进而分析了武术功法对现代散打技术训练的影响和作用,力争把武术功法运用到现代散打技术训练当中,意在提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击打和抗击打能力,为散打技术训练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维仑 《武魂》2013,(2):20-21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功法是武术的重要内容,武术的许多功法都具有十分神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2005,(9):52-53
举办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是在总结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旨在促进这一新兴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加速功法运动的体育化和竞技化进程,为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武术项目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它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按运动形式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在学校以套路运动教学为主。武术套路的特点有“三多”:动作数量多,方向变化多,动作包含的因素多。这“三多”增加了学生学习武术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新增攻防互换教学法、慢拳快教法、口诀教学法和归纳总结法,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全面又系统地武术基础功法内容和练功方法。教学中如能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选择与安排基础功法内容,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一、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武术应狠抓基础功法练习 基本功法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基本功是指完成武术技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功夫。包括肩、臂、腰、腿、手、步及跳跃、平衡、翻腾等专项素质练习。传统的武术将腿功、腰功、臂功和桩功归纳为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