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是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其内容包括:馆藏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和馆藏档案全文的数字化。同时,馆藏档案数字化也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程。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档案馆3816个……。馆藏档案纸质的有158382692卷、22424316件。照片档案11238183张。地图75684030张,资料35451637册。这些档案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2.
章对馆藏档案数字化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提出馆藏档案数字化不仅仅是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内容的数字化才是档案数字化的方向;并提出以利用率因素、价值性因素、抢救性因素和独特性因素考虑当前馆藏档案数字化的范围;章还对不同载体的馆藏档案内容数字化提出了一些技术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档案信息的前提条件。1、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利用数据库技术,通过对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的扫描录入、数码处理、实现数字化,达到对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的高效、准确的目的,有利于馆藏各类档案的完好保存。  相似文献   

4.
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绘 《中国档案》2006,(11):54-55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档案馆开始实施数字档案馆计划,或开始对部分馆藏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为今后实现档案全文信息网络化查阅作准备。中央档案馆也开展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笔者就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与档案界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金玉兰 《兰台世界》2006,(8S):34-34
1.数字档案馆建设要坚持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目前我国馆藏的档案资源数字化的数量虽呈日渐增多趋势,但根据我们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一些档案馆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多为档案信息导向数据,以档案检索目录形式为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全数字化。馆藏档案数字化应该是目录检索数字化与档案全数字化之和,而全数字化规模大,对用户有直接的利用价值,无全档案数字资源库,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将毫无意义,所以今后的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的是组织馆藏全数字化,把馆藏全数字化作为一项长期主要任务,切实抓好。我国馆藏档案数字化工程浩大,任务艰巨,这是档案界共同认知,较为棘手的又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要克服许多困难,解决诸多矛盾,如社会氛围、投资、人力资源结构等方面都很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陈革 《兰台内外》2008,(1):61-61
档案信息数字化应综合考虑馆藏档案内容、结构、价值、利用需求等因素,确定馆藏档案数字化策略,明确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原则及分阶段实施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宏 《兰台世界》2007,(4S):20-21
馆藏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为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就必须做好馆藏档案数字化这一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馆藏档案数字化前鉴定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阐释了军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目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提出引入箭理控制思想,建立文件级机读开放目录、解密划控系统等检索工具,以求档案数字化鉴定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馆藏档案数字化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始馆藏数字化是指将传统档案馆的馆藏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信息,经过整理和组织后,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里,目的是为了快速检索、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提供远程信息服务。建设数字档案馆时,选择传统档案馆的原始馆藏进行数字化,在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一)将全部原始馆藏数字化采用这种方式将传统档案馆全部的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起来的数字档案馆完全继承了传统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原来的档案信息数字化以后,档案馆通过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档案信息查询服务,而且用户可以足不出产就…  相似文献   

10.
馆藏档案数字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高速扫描、光盘存储等技术手段,将纸质、声像、缩微胶片等传统介质档案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具有有序结构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工作。目前,我市在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方面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市馆及十三个区县馆藏档案的录入量已达186万条,为进一步加强数字馆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数字化建设的方针、方法与原则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从实际工作中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优化馆藏档案信息,合理、有效发挥人力物力资源作用,长春市档案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以《馆藏档案鉴定、筛选、数字化及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法律效力的应用研究》为题,在国家档案局科研立项。该课题按照利用为本、急用先上的原则,以长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为研究和实践主体,以馆藏重要和利用频繁的百万件档案为突破口,进行了档案鉴定新方法、档案筛选新突破、档案数字化新技巧、档案整理新技术、档案利用新途径的系列化研究与实践,做到了边研究、边利用,初步实现了用数字化档案替代档案原件、用打印件替代复印件,实现了接待人员和利用者不接触档案原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试谈馆藏档案数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海 《浙江档案》2003,(11):37-38
当今,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信息数字化全新时代。作为原生信息的档案,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其数字化势在必行。本文就馆藏档案的数字化谈谈自已的初浅看法。一、馆藏档案数字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多数档案馆仍处在纸质档案管理阶段,有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刚刚起步,远远不能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需要。1、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传统档案馆的基本特征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载体,其实体是一个个案卷,一份份文件。我们常说的档案收集、整理、编目、鉴定、统计、保管等基础工作,实质上就是对纸质档案的管理。长期以来,档案部门早已习…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技术与存储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数字化及数字档案的网络化应用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档案馆对外服务的新模式.也是保护珍贵档案原件的根本措施。本以馆藏档案数字化实际业务管理系统为原型,研究档案的数字化方法与技术,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1、建设功能齐全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关键 档案信息数据库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数字大集合。目前,高校要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其信息一方面来源于现有的馆藏档案,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其他形式存储的所有馆藏档案数据信息,通过手工著录、扫描等形式,转化为数字记录方式存储到光盘、磁盘等各类存储器中,完成现有馆藏档案信息向数字化的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对电子文件的收集,按照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归档、整理转化为数字化档案,  相似文献   

15.
正馆藏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及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实质是在维护信息内容原貌的前提下对档案信息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进行转换。具体而言,就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缩微胶片、声像档案等载体上的内容进行转换,以数字形式记录,成为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息。它包含三层含义:首先,馆藏档案数字化过程。馆藏档案经过数字化转换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并建立完备的档案数据库;其次,实现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军队档案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中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军队档案馆建设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馆藏档案著录标引、馆藏档案数字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馆藏档案数字化现已成为国家档案馆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拓展资源共享空间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开展档案数字化,必须基于档案实体,因此,档案的修复保护工作则必然成为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传统的档案保护工作一般由库房管理人员对馆藏档案具体破损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根据轻重缓急作出档案修复计划,将需要修复的档案提供给档案修复室进行抢救。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在大规模开展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同  相似文献   

18.
照片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档案馆现藏有各类照片约20000余张。根据国家档案局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参照我们过去管理的经验和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我们对我馆的照片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改变传统的照片档案整理、存储、检索模式,运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照片档案数据库,实现了馆藏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馆藏档案数字化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悦 《档案天地》2005,(2):30-32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我国正被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网等的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其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而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遭遇作权问题。笔在中试对馆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作权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谈馆藏档案数字化优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彬 《浙江档案》2004,(10):33-33
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是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就一个档案馆来讲,把其馆藏全部档案全文数字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太可能的.笔者认为,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的数字化,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结合档案馆馆藏实际采取优先原则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