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一、兰石斋的几幅画我家房屋面积不大,原来只能是卧室兼作书房。2002年,女儿去南京上学、工作,她的房间就被改作我的书房兼集邮活动室(图1)。1981年我结婚时,江苏扬州国画院院长李亚如先生赠我《兰石图》(图2),并题"兰本芳馨,石自贞坚。帷兰与石,永远相亲"。我十分喜爱这幅颇具扬州八怪遗风的《兰石图》,把画轴悬挂在书房的东面墙上,并给书房取名"兰石斋"。20 09年,《石涛作品选》邮票发行后不久,我买到了中国集邮总公司按原大仿印的《对菊图》丝绸画轴  相似文献   

2.
石涛对300年来的中国绘画史影响深远,但他的传世伪作极多,他在世时就已经出现很多伪作,到乾隆时期作伪达到高潮,最严重的还是清末到民初,张大千仿石涛作品蒙骗名流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朱良志研究石涛20年,据他统计,石涛流传的作品有1200件左右,但是真迹不到一半,即使是一些非常有名的博物馆,他们的石涛藏品也有不少是假的,甚至包括他们认为是典范的收藏。伪作的泛滥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石涛艺术的理解。2017年,朱良志教授著《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石涛研究》(第二版)《石涛诗文集》出版,其中《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对传世石涛款作品的真伪进行了考订,对石涛鉴藏颇有借鉴意义。本刊特约朱良志教授对石涛作品的鉴藏进行介绍,希望对读者认识石涛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一)近日《中国文物报》刊发了一篇署名为王乃栋的《故宫藏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的鉴定问题》(详见该报2006年1月11日7版)文章,该文以其“六大鉴定理由”否定了《高呼与可》(图1.纸本,40.2×5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是石涛的真迹,并以一件假石涛和假张大千题跋的赝品来做其否定理由的支撑点。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王乃栋先生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2,(10):33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日前对外公布,石涛难得的细笔山水作品十开《细笔山水册》将亮相嘉德春拍,此册小中见大,气象阔大,流传有绪,经多位名家递藏,十分珍罕。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胡妍妍女士表示:"此作品是近十几年来拍卖中罕见的细笔石涛山水,意境疏淡平静,是他在扬州时期的代表作。尽现他成熟的笔墨功夫和萧散心境。曾经清代重要收藏家孙毓汶收藏,后为上海名画家钱瘦铁收藏,保管精心,品相完好,十分难得。目前此作估价为近4000万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石涛,姓朱,名若极,号甚多,如阿长、苦瓜、纯根、瞎尊者、大涤子、清湘遗人、伶仃老人等。曾久游于皖、苏等地,先后寓居宣城、南京、扬州。擅画山水、兰竹、花果,兼工人物,笔意恣纵,自成一家,是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之一。他曾出家为僧,与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并称“清初四僧”。这幅作于1684年的《幽溪垂钓图》是他描绘渔隐生活的佳作之一。石涛作为明宗后裔,在清初国破族灭的背景下感觉无所寄托。于是,出家为僧,参禅  相似文献   

6.
王乃栋 《收藏》2007,(1):92-93
石涛《清湘书画稿》图卷(图1,局部),纸本,设色,25.7×421.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已收入《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二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十二册,以及《四僧绘画·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出版,2000年8月)等书。  相似文献   

7.
正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意境翻新,尤其是晚年的山水画,构图新颖大胆,出奇制胜,极尽含蓄隐现之妙,比如故宫博物院藏《云山图》(图(3)。此图打破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的"三叠式"和北宋式的上留天、下留地、中间设景的程式,也不是南宋式"一角""半边"取景的构图俗套,而是用"截取法"直接截取景致中间最优美、最有代表性的一段。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见胜。他的画得自对大自然的真  相似文献   

8.
周安庆 《收藏界》2014,(10):73-79
冠冕一代的清初大画家石涛,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作为大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之十世孙,尽管毕生经历坎坷,但凭藉坚持不懈的努力修炼,艺术成就卓著,与八大山人、石豁、弘仁并誉为画坛“清初四僧”。笔者现以石涛晚年创作的《金陵怀古图》册为例,对其这类山水画艺术做一探讨。石涛(1641-约1718年),为明末全州(今广西桂林)人,俗姓朱,名若极,出家后法名元济、原济,字石涛,号枝下叟、大滁子、清湘遗人、苦瓜和尚、耕心堂、耕心草堂、大滁草堂等。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2009,(6):8-10
209-6T石涛作品选 广西南宁 3月22日,广西区文化厅、区邮政公司、区集邮协会主办的邮票首发式暨石涛作品真迹集藏展览(至24日)在广西博物馆举行,展出石涛的Ⅸ墨竹图》、《山亭独坐图轴》、《木石幽居图轴》、  相似文献   

10.
戴南海 《收藏》2001,(12):36-37
黄慎(1687~1772年),初名盛,字恭懋、恭寿,号瘿瓢子、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黄慎一生布衣,父亲早卒,事母以孝称。由于家境贫困,16岁离家,从师学画,以求卖画养家。他学习刻苦,读书勤奋,所以他的画很早就有点名气。他33岁时离家,曾游历过瑞金、南昌、南京等地。雍正初年后侨居扬州12年,与李鲜、郑燮等常相往来,画风随之一变,从此易工整为粗放,且于人物外兼作花鸟和山水。著名传世作品有(《仕女图》卷(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墨菊图》轴、(《漱石捧砚图》轴(均藏故宫博物院)、(《伏生授经图》轴、(《醉眠图》册页(均藏天津艺术博物馆),还有(《瓶梅图》轴和(《菊蟹图》轴等。著有(《蛟湖诗钞》。  相似文献   

11.
诗人李白怀着对友人的深情(图1),吟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千古佳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尤其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把扬州的美丽概括得十分精当:农历三月的扬州柳烟迷蒙,繁花似景,自然的美景又隐示着盛唐扬州的经济繁荣和人文荟萃,给人们留下美好的遐想。扬州位于长江北岸与大运河交汇处(图2),历史上几度兴盛,特别在唐代和清代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循着前人的足迹,多少人跟着  相似文献   

12.
王为威 《集邮博览》2018,(12):62-63
2018年5月11日发行的《当代美术作品选(二)》特种邮票中,第二枚《秋溪放筏》(图1)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关山月的作品。艺术大师关山月的绘画作品不是第一次登上中国邮票了,1982年邮电部发行J.84《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邮票中,第一枚"梅花"就是关山月的作品(图2),他用傲霜斗雪的怒放梅花来形容中国人民高贵的品格。关山月的山水、花鸟、人物作品无数,但尤其擅长画梅。  相似文献   

13.
1936年秋,英国伦敦乔治·G·哈拉普公司出版了埃德加·斯诺编译的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Living China》,图1是里封面书影)。这是第一部向西方读者介绍现代中国短篇小说及其作者的选集,也是斯诺撰写成名作"《西行漫记》的前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乌干达于2009年4月10日发行一套4枚《中国风光》邮票(图1),其中一枚以上海豫园湖心亭为主图(图2),再现了湖心亭茶楼高挂红灯笼的节日景象(图3,邮票设计依据的原照片)。而早在1999年8月30日,罗马尼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发行《今日上海》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15日是中国革命杰出的36个军事家之一的左权诞生110周年纪念日。2005年8月1日发行的2005—26《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二)》纪念邮票,全套5种,第二图为"左权",主图为左权像,是依据1940年拍摄的左权侧面肖像照片(图1,徐肖冰摄)绘制而成的。这套当年增发的纪念邮票,正值左权诞生100周年,可见第二图"左权"邮票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特别安排的。左权是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中具有最高学历的—位文韬武略的将领。他也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最高将领。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学校体育》自1981年9月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作者及一线体育教师的肯定与支持。2011年喜迎《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为此,特开展"寻找老读者"及"《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征文(图)"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学校体育》自1981年9月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作者及一线体育教师的肯定与支持。2011年喜迎《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为此,特开展"寻找老读者"及"《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征文(图)"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学校体育》自1981年9月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作者及一线体育教师的肯定与支持。2011年喜迎《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为此,特开展"寻找老读者"及"《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征文(图)"活动。  相似文献   

19.
③1939年《新光杂志》见载集邮漫画2幅:一幅题名《吃饭不忘集邮》(图9)、刊于第7卷第7期,一幅题名《集邮以后》(图10)、刊于第7卷第8期,均系黄光城所作。作者为中国早期漫画家之一,1926年《申报》见载其漫画作品(图11),还曾于1941年为天津邮票会提供"会花"图样(图12)。  相似文献   

20.
正《集邮博览》2014年第8期所刊《对〈外国邮票上的孔子和孔庙〉一文的补充》中,将法属波利尼西亚1996年5月18日为纪念"中国’96亚洲国际邮展"而发行的无齿小型张(图1)边纸图案描述为"孔庙前华人正在进行祭孔乐舞",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票中这座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并非孔庙,而是位于波利尼西亚塔希提岛(大溪地)帕皮提市中心的关帝庙,系当地唯一的华人寺庙。与该小型张同时面世的还有一枚与小型张边纸同图的邮票(图2)。笔者借此机会提出更正,避免继续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