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生“乐学”、“会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激励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实施激励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求知,自我发展。   一、目标激励,学中质疑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具体、明确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激励作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依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很少见到教师给予学生以及时、恰当的评价,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地问,学生被动地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应有的学习积极性。而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同学及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相似文献   

3.
李秋裕 《考试周刊》2012,(33):140-141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思想的承载者,教育教学改革,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提出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突破传统的“你讲我听”的抑制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联系实践三个角度出发,还给学生广阔的空间,激励学生想创新、会创新、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4.
李元珍 《广西教育》2004,(9B):23-23,47
建立课堂教学激励机制。激励,其实就是赏识,让学习者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就是“扬善于公庭”。英语课堂教学的激励机制包罗万象,一般地说,主要有:(1)竞争激励。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小竞赛、小评比,例如开展“一分钟单词默写”、“课前三分钟演讲”、“英语日记评比”等,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  相似文献   

5.
文摘荟萃     
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教育艺术主动教育是对“被动”教育模式的一次革命。所谓主动教育,就是教学生主动地学会做人,主动地学会生活,主动地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会创造。实践证明,通过这4个相互依存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主动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思想,要把它转化为教育实践,就必须构建主动教育模式。通过探索和总结,笔者提出了“一法五步”的教育模式。“一法”指激情引趣法。此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实质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五步”指(1)创设教育情境:就是运用实物演示、图画展示、音乐渲染或让学…  相似文献   

6.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来,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完整而真实的生活,真诚是课堂教学中打开学生心田的犁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真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开展JIP实验①以来,我校大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十六字”原则,即“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并能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实施。他们深知“主体参与”是核心,“激励评价”是手段。课堂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技能外,练就高超的激励语言艺术,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的催化剂。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偏激的现象和做法,表现在: 一、“好,坐下”,“不错,请坐”。学生答得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教师的评价是笼…  相似文献   

8.
向贤良 《教师》2013,(1):7-9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教育局率领全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在人力、财力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关键与难点,艰苦探索,成功构建“三主五步”课堂模式并整体推进,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力推广。本刊特编发五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他们的经验与成就。  相似文献   

9.
“减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口,以提高人的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发展,强调人的身心和谐而全面地发展。本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是“减负”的根本目的,从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格局、课堂教学形式和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对做好“减负”工作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利用朋辈力量,从正面激励、反向约束、重点督导三方面结合进行实践,力求在疏通教育“堵点”、聚焦教育“痛点”,攻克教育“难点”,筑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根基,助推学生健康快乐地向上向美。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实验中如何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科学、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不仅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课堂教学实际,评定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激励教学改革,引导课堂教学向着教学实验预定的方向发展。结合我们四年来的“中学教育环境构建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实验”(以下简称“环境——个性”)所做的尝试,仅就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的有关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五步教学法”近些年来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科课堂教学,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五步教学法”已历七八年,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五步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点看法。 复 习 温故而知新,上新课前复习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是完全必要的。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记忆。讲授新课前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连锁式复习,使学生加深记忆;二是教师快速地任意提问,培养学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三是用揭示或暗示法加深学生记忆,如利用特定的教具或环境对学生予以暗示。复习…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变革时期.新课改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人的素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多次尝试了“激励-发展”教学法,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教育研究——我国当代教育实验的热点话题,引起了我省教育科研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激励了我省不少致力于教育改革的探索者的积极参与,本刊也特辟了“主体性教学研究” 的栏目,刊发了大量的主体性教学研究的文章、课例,促进了我省主体性教育研究的发展。最近,记者抓住“全国主体教育第五届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的良机,带着什么是现代教学观,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等问题,走访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 国家重点课题《现代教学论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负责人、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总结出了小学数学“三环、五步、八法”的教学结构模式。“三环”是: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激思导学,探究新知;强化训练,激励成功。“五步”是:激情引趣——引探导学——讨论交流——实践应用——总结评价。“八法”是:情境激励法,设疑激励法,操作激励法,创造激励法,媒体激励法,练习激励法,奖励激励法。评价激励法。三个教学环节是一个整体,五个教学步骤融于这个整体之中,八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这三个教学环节和五个教学步骤之中。  相似文献   

16.
钱钧 《湖北教育》2005,(2):59-60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在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有活力的体育课程。我们经过教学改革实验,围绕“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原则,提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的主体思想,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五步三查”的课堂教学形式,最早来源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这种教学形式近两年来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多种新闻媒体给予过高度评价和报道,影响力辐射了全国。在这所学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李炳亭等一些教育专家将这种“五步三查”形式总结成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很少见到教师给予学生以及时、恰当的评价,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地问,学生被动地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应有的学习积极性。而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教师、同学及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学生不断获得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五步”教学法已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活动式课堂教学,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学中应把好三关:  相似文献   

20.
裴娣娜教授谈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中 《四川教育》2001,(7):34-35
主体性教育研究——我国当代教育实验的热点话题,引起了我省教育科研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激励了我省不少致力于教育改革的探索的积极参与,本刊也特辟了“主体性教学研究”的栏目,刊发了大量的主体性教学研究的章、课例,促进了我省主体性教育研究的发展。最近,记抓住“全国主体教育第五届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的良机,带着什么是现代教学观,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等问题,走访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国家重点课题《现代教学论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