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在"十七年文学"作品中,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它的民间文化性。作为"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周立波选择以一个民间叙述者的身份、以尊重民间的立场来叙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从文本空间、叙述话语、文化价值内涵等方面来表现民间文化与政治主题的双重内容,达到了民间魅力对政治功利的消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突破传统小说在形式、语言方面的限制和常规模式,在叙述形式、叙述语言、叙述母题、叙述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品质。本文将从他作品的先锋话语、暴力与死亡母题、叙述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先锋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檀香刑》是莫言艺术创作的一次"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是其"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有力尝试。莫言即是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用老百姓的语言(民间的说唱艺术---猫腔)、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叙述一段民间文化的不屈抗争史。作品在民间文化与庙堂文化的矛盾斗争中,展现了民间文化的巨大的原始生命力,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4.
莫言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的作家,他深受南美魔幻小说影响。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以中国传统魔幻因素与现实生活内容相结合,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空灵特性。《生死疲劳》是莫言魔幻现实小说中的代表作,以生死轮回展示不同人与动物的视角体会。从莫言小说的魔幻元素形成,独特的语言叙述,魔幻色彩与现实生活三方面解析,有益于理解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美国黑人民间文化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莫里森作为新一代黑人女作家的代表,她成功将黑人传统音乐元素移植到文学创作中,在她的多部作品中,布鲁斯的主题、爵士乐的节奏等音乐元素被她以多种方式借用。莫里森旨在通过对传统依附来彰显黑人文化以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作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文学翻译等方面筚路篮褛.有开创之功;而且在民间文化研究领域也有独特的建树.他率先站在民间的立场上,并以民间的眼光来打量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从民间自在的文化形态里吸取新的营养,来从事整合新文化传统的工作;他还积极翻译介绍当时西方先进的民俗学理论和古希腊、日本等国的民间文学作品.把民间文化的研究纳入世界的学术视野,为后人开拓出一条研究的道路,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他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作家,对他一生的是非评判,不是本文要做的工作.本文想要讨论的是,他研究民间文化的出发点、主要观点和研究态度等问题.并试图展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一、周作人研究民间文化的出发点周作人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兴趣是由来已久的,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与其兄一起收集有关的书籍资料,并且,大量接触日本的民间文艺,通过日本接触到西方的民俗学理论等等.然而,他对民间文化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出于兴趣,而是有更深层次原因的,那么,这原因是什么呢?本世纪以来,封建士大夫传统中断,士大夫开始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他们试图建立起现代知  相似文献   

7.
契诃夫是俄罗斯文坛的一颗巨星 ,他的作品聚焦“小人物”们平淡的故事。本文旨在对其作品作叙述学的关照 ,从巧选叙述视角、故留叙述空白、活用叙述层次等三个方面分析其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8.
英国十九世纪末的伟大作家康拉德在小说创作中既继承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传统,又开拓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特别是他的重要作品《黑暗的心》中有着大量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元素。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运用的心理分析、复式叙述、象征手法和印象主义手法这些现代主义元素,阐述了康拉德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叙述学的分析框架,从叙述视点、叙述声音、叙述结构三个方面剖析了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本文认为白先勇通过对叙述视点的选择和自由变换,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弹性空间,成功地在短篇小说中容纳了接近中、长篇小说的内涵;通过对叙述声音的控制,离间了隐含作者、叙述者、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能够积极地参与作品的解释和创造;而叙述结构的转变则赋予他的短篇小说以新的生命形式,并把艺术审视的目光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契诃夫是俄罗斯文坛的一颗巨星,他的作品聚焦“小人物”们平淡的故事。本文旨在对其作品作叙述学的关照,从巧选叙述视角、故留叙述空白、活用叙述层次等三个方面分析其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牛鬼蛇神》是马原“归隐”二十年后的新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以往的作品不同,小说没有使用马原惯用的元小说叙述模式,而是用较平淡的方式叙述带自传性的故事,然而不变的是,民间元素始终出现在小说当中,并占据重要的位置.文章试图从文化、宗教、信仰、哲学等方面对《牛鬼蛇神》中出现的民俗元素进行分析,探究其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国19世纪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向来因其离奇、恐怖的情节和悲观的思想而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和争议。本文将从小说中的哥特文学元素、不可靠的叙事者的模糊叙述等角度,分析爱伦.坡是如何在他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通过并超越恐怖叙述引领读者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黑暗一面。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将传统文化、民间文化融合于现代汉语写作中,作品的语言极具特色,尤其在文言与白话的融合方面达到了自然浑融之境。他的语言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展现了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追求,实现了对语言工具性的超越。标志着现代文人在文学传统上的继承、复兴与成熟。  相似文献   

14.
韩少功是湖南人,他的文学创作深受楚地民间巫性文化的影响.其小说<爸爸爸>不论是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展示、环境叙述、语言表现还是写作思维的形成,都带有鲜明的巫楚民间文化特征.小说在对巫楚民间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也体现出对这种文化的留恋和皈依.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的民间叙事方式和民间立场为民间文化赢得了话语权,使其从阴影中走出来,真正登上了文学舞台。赵树理对民间立场的坚持使其成为民间文化的代言人,他以现实主义态度描写出农村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同时也积极创新,以各种具有民间叙事风格的文体形式去表达,如评书、说书等的运用。时至今日,赵树理的作品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阿来以诗人身份出现在文坛,在小说写作中同样有诗人的敏感纤细,他以诗意化的写作状态和对民间文化生命本质的深刻体验,通过敏锐的感官外化,叙述视角的转换,书写自己对于东方文化、东方智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宋玉为官时间不长,奔波于湖北与湖南,且大部分剩余时间在临澧度过,因此,南楚民间文化无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流于笔头,断不能不有蛛丝马迹。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与临澧的亲密关系;穿过两千多年时空,在临澧的民间文化土壤里,我们追寻到他踽踽而行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期的《朝阳沟》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人们视为豫剧现代戏发展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它较好地解决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在戏剧创作上体现了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作者较成功地走了一条戏曲化、民族化的艺术之路,使作品保持了较动人的创作情感和活泼的艺术风格。它的民间文化形态主要表现在巧妙的艺术构思、以人物情感为支撑点、色彩斑斓的人物画廊、感性形象的渲染、质朴的艺术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蒙的中篇小说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文体特征。通过对《杂色》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不可靠叙述。这种叙述手法的运用在王蒙的文本中,起到了一种价值解构的作用。因此,利用这种从作品中体现的多声部话语以及隐含作者话语两个方面来解读王蒙的"不可靠叙述"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将偕夫人来到他向往已久的土地--四川,他在自已的作品中曾多次写到峨眉山和青城山。但是,金大侠本人却未曾到过四川,一直引以为憾。在四川的10天里,金庸先生先后巡游了青城山、峨眉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