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十分爱茶,他与茶结缘终生,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他还自觉地引茶入诗、入词、入文。在苏轼的咏茶诗词里,茶是优裕闲适生活的标志,是困顿仕途中的安慰,是真挚深厚友谊的纽带,亦是创作灵感兴会的媒介。苏轼的咏茶诗词还是反映民间疾苦,折射社会现实的一个载体,一把利刃。他以对茶的挚爱,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苏轼写过近百首咏茶诗词,其中近50首是专门咏茶的。苏东坡和茶,展现的是文人与茶的和谐结合。从酒到茶的历史性嬗变,在一个深广的时间和空间座标上,揭示了苏东坡的人格(性情志趣、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及人生终极价值追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茶,尤其是名茶,从外形到内涵都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苏轼通过大量的诗词文赋,深刻阐述了自己的美茶思想。这些美茶思想,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苏轼的美学思想宝库,而且对于人们研究茶叶审美也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茶诗,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人饮茶生活情趣与审美理想的诗意凝结。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品茗吟诗,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留下无数咏茶的名篇佳作。贯穿于苏轼诗歌创作始终的茶诗,既描绘了时代的风物世情,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丰富情韵与人生感慨,又颇具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从体裁、艺术手法、艺术风格与语言四个方面,对苏轼茶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5.
罗璇 《文教资料》2012,(26):95-97
随着茶文化和词创作在宋代的繁荣发展,咏茶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正式登上文学舞台并逐渐兴盛,为后代茶词的创作开辟了道路。综观《全宋词》收录的70余首咏茶词,可以发现其审美形态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描摹物态,穷形尽相;二是融咏茶与艳情为一体;三是藉咏茶以抒怀言志。这三种审美形态贯穿在南北宋各个阶段的咏茶词创作中,且在表现技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苏轼宦海“漂流四十年”,历县治以上90余城,足迹行程逾万里,忠勤公事,乐观率性,一饮一啄关乎民生己生,经意不经意间留下大量食事信息,成为研究北宋饮食文化的珍贵的宝库。本文在梳理苏轼食事诗词文基础上就其在饮食、茶、酒三方面诗词作一初步分析,并高度评价苏轼在推动食事登上诗歌大雅之堂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茶因其"淡、洁、雅"的禀性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相通,深受古代文人喜爱,品茗赋诗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雅事。自唐代起,茶风大兴,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咏茶诗,据统计,《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歌不下400首。茶风与诗风相映成趣,都是特定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两者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梳理郑谷所写咏茶诗,剖析晚唐的时代背景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其以茶雅志、借茶抒怀的人生意趣。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苏轼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茶诗反观宋代茶文化的特点,,宋代茶文化的反叛与延续的双重性,使宋代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史中独树一帜。延续性在于宋代茶馆文化传承前代茶馆文化的血脉,为中国茶馆文化定型,对后世茶馆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咏月的篇章随处可见,人们对月抒情,托月言志。月亮——这个遥远而神秘,皎洁而又充满变幻的天体,留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思,以致各种咏月题材的诗词灿若繁星。然而,到了宋代,苏轼的中秋词一出,以前所有的咏月作品似乎在一夜之间废尽风流。蓦然回首,我们发现浩瀚的咏月诗词中,惟有苏轼的中秋词像一轮明月,高悬于中国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历代文化名人有着深厚的渊源。享有"西南巨儒"之誉的清代著名学者贵州独山莫友芝,对于清代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卓著贡献。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注贵州茶史,注意搜辑黔茶文献,并载之乡邦志乘以广流传、以垂久远。第二,撰写优秀的诗词和盈联来描写、咏题家乡茶,表达他对家乡茶的深厚感情。第三,以其广泛的社会交游,对家乡茶进行宣传和推介。莫友芝以此在贵州乃至中国茶文化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此外,莫友芝家族作为晚清贵州著名的文化世家,除莫友芝之外的其他家族成员,对贵州茶文化也作出了贡献。莫氏家族极大地丰富了贵州茶文化的内涵,其对贵州茶文化的卓著贡献对于今天贵州茶叶品牌的建设与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仍然是一份值得重视和发掘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诗词咏物,并有所寄托,乃我国固有传统。自屈原以美人香草托喻君臣,后多效之,如杜甫之咏鹰咏马咏萤,骆宾王,李商隐之咏蝉,李贺之咏马,黄巢之赋菊,苏轼之唱叹杨芃,陆游之许多梅花诗词;辛弃疾之吟花颂草,于谦之赞美石灰煤炭,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  相似文献   

12.
明代茶文化发展较快,茶学著作纷涌而出。《茶谱》是首当其选的优秀代表,它推崇饮茶新法,倡导叶茶冲泡。《茶疏》作为明代最具代表的茶著之一,论述涉及茶文化的各个方面,真知灼见俯拾皆是,堪称是一部综合性的茶史著作。《阳羡茗壶系》是较早的茶具专著,专记阳羡茗壶制作及名家并论及泥品和品茗用壶之宜。此外,《长物志》、《金瓶梅》则从文人雅士和市井百姓生活两方面反映了明代茶文化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通过对以茶入菜这一独特饮食习俗的研究,在茶菜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茶文化底蕴的特色新菜肴,丰富了饮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通过对以茶入某这一独特饮食习俗的研究,在茶菜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茶文化底蕴的特色新菜肴,丰富了饮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唐代经济繁荣,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不仅在诗歌、绘画、音乐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茶文化上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唐代在我国茶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唐代咏茶文学进行研究,分别从唐代茶文化相关研究、唐代咏茶文学形成的背景、唐代咏茶文学发展研究、唐代茶诗相关研究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皖山茶发脉久远,且在唐宋时期位于全国顶级珍品之列。皖山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传承性,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皖江文化的内涵与风采。对皖山茶文化系统地发掘可为皖江地区名茶资源的继承发展提供可鉴亮点与文化导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饮茶简史与茶文化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有关茶的一切知识、饮茶习俗、加工、栽培技术和茶文化等,最初都是由我国直接或者间接地传出的。通过对茶的起源、饮茶历史和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浅析,阐述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饮茶概况与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旅程。  相似文献   

18.
广西凌云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结合生态美学、文化学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以凌云白毫茶文化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凌云白毫茶文化的地域性和可变性,对凌云白毫茶、茶文化特征、美学意蕴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凌云山水孕育茶香,树、茶、城、人相互成全,相互发展,共同构建出一个平等、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凌云白毫茶得以从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态之路。  相似文献   

19.
藏族茶欢茶具艺术是谊民族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藏族茶欢茶具,既可以从中透视藏族茶文化丰富的内容,又可以加深对藏族风俗习惯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悠悠茶香话茶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讲究饮食保健的今天,茶叶食品更为风行。以茶入菜,以茶入食,不但丰富了饮食菜谱,增添了生活情趣,更发挥了茶的保健养生功能,扩大了茶文化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