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界认为妨碍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主要原因是司法政策及审判程序设置问题,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运用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民事诉讼案件法院调解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妨碍法院调解方式结案的原因在于法律制度激励机制问题以及未找到双方和解的契约。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院审理隐私权案件较少,现有隐私权案件多被归为人格权纠纷案和物权纠纷案案由下。人格权纠纷案件中隐私权案件的分布与我国隐私权制度发展正相关,物权纠纷案件中隐私权案件多集中于相邻关系案件。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采取诉讼方式处理隐私权纠纷。《侵权责任法》颁布后,隐私权案件增长态势与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时援引该法第2条有一定关系。法院与当事人对隐私权理解出现偏差后,当事人上诉往往因法院之间对隐私权理解相同而维持原判。起诉到法院的隐私权纠纷案件,当事人极少采取和解方式结案。  相似文献   

3.
论轻伤害案件的调解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轻伤害案件是多发性案件,亦是困扰司法机关执法质量的案件,其中多数以调解的方式结案,实际上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司法解释精神,亦不利于维护法律尊严,更容易导致司法腐败。法律应对此案件的诉讼程序予以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10月1日实施近24年来,促成了依法行政的制度推进,"民告官"案件的观念转变,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保护,行政法制的体系完善,对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但在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虽然从结案方式能看出案件真实情况,但法律规定行政诉讼却不能调解。基于此,通过对浙江省永嘉县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进行调研,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为解决问题、完善行政诉讼提供了依据和建议;此外,又对我国《行政诉讼法》存在的结案方式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5.
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一是偏重强调社会稳定,忽视权利保护;二是法官滥行司法权;三是不利于上级法院司法监督;四是客观上加重了审判机关和审判人员的责任。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调解制度,一是规定判决结案为结案的基本方式;二是严格规定调解案件的范围、期限、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一是偏重强调社会稳定,忽视权利保护;二是法官滥行司法权;三是不利于上级法院司法监督;四是客观上加重了审判机关和审判人员的责任。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调解制度,一是规定判决结案为结案的基本方式;二是严格规定调解案件的范围、期限、方式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除了赔偿案件,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但实践中大量的行政案件仍然是以调解方式或者变相调解的方式结案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缺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随着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的一次次审议,调解制度有望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文章以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案件为调研对象,对行政诉讼调解的可操作性和基本法律制度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非法侵入住宅案件在我国农村社会较为常见,严重影响了公民的住宅安宁。但是,由于广大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加之纠纷双方相互较为熟悉,该类案件经常被定性为一般民间纠纷,处理途径以民间调解为主。另外.由于司法机关对非法侵入住宅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评价较低,加之司法资源的不足,致使该类案件很难进入司法程序。通过刑事调解和民间调解的有机结合.不但使该类案件得到合法的处理,而且有利于纠纷双方以后的相处,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轻伤害案件是多发性案件,亦是困扰司法机关执法质量的案件,其中多数以调解的方式结案,实际上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司法解释精神,亦不利于维护法律尊严,更容易导致司法腐败.法律应对此案件的诉讼程序予以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论诉讼阶段刑事和解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的案件应当是经过公安部门立案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和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且案件事实已经查明,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双方愿意协商沟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表示悔罪与积极赔偿,以取得被害人及家属的原谅,使案件不必再经过复杂的诉讼程序而结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岩诉讼档案》的考察,可以看出清代“官批民调”制度是在官府衙门主持下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案件性质的民事导向、约束效力的半强制性、宗族力量的强渗透性、纠纷双方心理接受程度的不完全性等特征。清代州县官的施政心理和复杂的施政环境促使官府衙门对“官批民调”解决民间纠纷有强烈偏好。中国古代熟人社会结构也为“官批民调”制度的施行创造了条件。“官批民调”制度是创造性解决民间纠纷的有效途径,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法院调解制度是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一种,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组织和主持双方当事人对民事争议进行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近年来调解制度缺陷日益明显,存在强制调解,调解效力不明显等问题,但是法院调解制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对法院调解制度进行改革,法院调解的内在原因是法院自身的程序性规定,文中把法院调解的问题分为五大矛盾,最后从法院和当事人的角度对法院调解制度进行改革,希望能完善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发挥法院调解制的比较优势,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化解纠纷,提高法院办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沸沸扬扬的MTV卡拉OK作品放映权纠纷的相关案件,虽经人民法院判决,理论上的争议仍然较大,纠纷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为此,应当对MTV卡拉OK作品重新审视并从著作权法上对其定位,这样既有利于纠纷的根本解决,又可以对作品的使用收费进行法律规制,最终形成一种平衡、互利、有序的收费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公正与效率是刑事司法改革的两难,如何在公正的基础上实现效率,是当务之急,因此,应该探求一种刑事司法改革的新途径——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结合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我国的刑事速决程序,使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能够用快速便捷的方式结案,以摆脱目前案件积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审判人员,原、被告的参与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自愿进行协商,用达成协议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解决民商事纠纷中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的迅速解决纠纷,而且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和谐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新类型的纠纷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法制程序不断规范以及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法院工作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当事人的不满。对法院调解的改革、完善已势在必行。为此,本文拟就现行法院调解制度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及完善作些粗浅探讨,以利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对于民事案件的上控,清代有着严格的制度。上控既要符合大清法律的规定,又要符合各地"状式条例"的要求。在审理上,上控案件既有和息结案,也有审理结案。而上述内容又决定了清代民事上控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人民调解制度通常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和社会公德,对纠纷中的当事人采用规劝劝导和说服教育等方式,让纠纷当事人平等协商并互谅互让最终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一种法律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在维稳定方面有着着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的背景下,如何使人民调解员制度发挥更大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诉讼调解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相对于严格的判决,调解结案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立法上强化调解,并不必然削弱法律的权威,也不必然带来强制调解现象。我国民事调解立法应当明确地将调解作为诉讼结案的重要方式,强化法官的调解职能,调解程序的设计也要有利于当事人之间的彻底沟通,提高调解结案率,以更好地发挥调解的消弭纠纷功能。  相似文献   

19.
虽缺乏相关法律依据,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法院却得到广泛的运用,调解结案率甚至一度成为法院的工作指标。调解何以如此大行其道,它到底该不该被当下的行政诉讼审判实践所接纳,如果可以,调解与审判该如何衔接。此外,调解如要作为一项制度存在,它本身的价值基础是什么,现实中大量的法院调解活动是否已背离了调解制度设计本身的初衷而发生了异化,此种情况下,该如何规制这种异化的调解活动。这些即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只有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除赔偿诉讼外禁止适用调解。但在实践中一种异化的调解结案模式却在行政案件的审判中存在着,并且使很大一部分行政纠纷得以很好的解决,但是这种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的结案模式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将行政诉讼调解结案模式法律化,使之更好地发挥定纷止争、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