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边城》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以及"牧歌式"的文体构筑了一个理想化了的湘西边城,在那里人们宁静自足的生活,人心向善,正直、朴素,处处体现出人性美。从而使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特别"的经历,形成他独特的思想和气质。因此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家们都热心政治作品的意识形态色彩愈来愈浓时,他却回避政治和权力干预,倚仗自然神灵,专注于"人性"的研究和描写。从审视民族、地域文化出发,自觉地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为此,他在作品中建构了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之处。作品的背后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当今社会,存在有物欲横流的一面。在那里,灵魂扭曲,道德沦丧,人性泯灭。在此情况下,研究沈从文的"人性"确实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金庸200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月云》,是一篇自传色彩很浓的作品。男主人公童年宜官真诚对待弱小者丫环月云,并对她产生"主人——婢女"模式的朦胧情愫,整个作品流露出忆念江南的"江南情结",都可以看成是金庸后来创作的武侠小说中倡导平等博爱思想、描写"一男多女"式情感关系、对江南和其他地域的描写笔法各异的源头。作者通过追忆童年经历,实际上为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和人生道路做出了某种自我诠释,这篇小说是透视金庸其人及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4.
鲁迅和张艺谋的作品都有关于"丑陋的中国人"的叙述,近年来有人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共同解构他们的作品。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其一,对待西方大奖,鲁迅和张艺谋态度截然相反。其二,张艺谋的电影精心设计以民俗为中心的符合西方人"口味"的"中国想象"图景,从而成为西方"他者"眼中的"东方";而鲁迅对中国的"描写"不是为了取悦西方人,他是站在中国"自者"的立场来"描写"中国。其三,鲁迅创作的目的是"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张艺谋的电影过于重视形式,而对思想主题的挖掘不够重视,作品的批判性减弱,有部分作品甚至冲淡或遮蔽了原小说积极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5.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创作于1979年,当时,描写1958年及以后农村的大饥饿仍是一个禁区,不吐不快的决心与偷食禁果的戒心使张一弓在创作时煞费苦心。最后,传统文化的"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英雄理想人格模式帮助他走出了创作困境,但也使他的作品形成了整体命意的真实性和情节细节的虚假性相交织的悖谬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6.
余华是先锋文学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体现了深沉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以《活着》为例,《活着》中余华用描写多次死亡的事件写活着的不易,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作品中余华不流露出对这场人生苦难的同情,用的"零度"笔调客观地描写福贵一家人的各个人的死亡,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式农民的隐忍的钦佩、对活着本身的崇敬,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沉关怀。  相似文献   

7.
邵江徽 《学语文》2014,(5):35-35
"形散神聚"是散文基本的美学特征,"形"就是作品中使用的材料,"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者主要通过"形"来表现"神",用"神"来掌控"形";"形"在作品中主要通过记叙和描写来表达,"神"在作品中主要通过议论和抒情来表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品中直接用来议论和抒情的并不就是"神",但它们一般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8.
海子的诗歌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与海子的人生命运相关联,他的诗歌中也出现了一些固定而独特的意象,如"麦地"、"村庄"、"黑夜"等。除了这些意象以外,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也是值得人们去关注的,因为海子的"桃花诗"没有继承传统,完全是他自己独创的,并且与当代诗歌中的一些描写桃花的诗歌含义也有所不同。他诗歌中的"桃花"与"血"、"火"等意象相关联,象征着死亡与毁灭。而海子也是以"桃花"自喻,暗示了自己最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著名小说家赫曼·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白鲸》中描写了"裴阔德"号与白鲸惊心动魄的搏斗,最后船被白鲸打翻,被大海吞没的命运。而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书记员巴特比》则描写了一个孤独寂寞,沉默寡言,性格怪僻,最后被社会吞噬的的巴特比。两部作品在大多数人物身上都采用了静态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这种独树一帜的方法,使作者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获得了难以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欧茨的作品《我带你去那儿》是一部描写女性个体成长与自我生成的小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和期待。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可分为"外出求学"、"经受考验"、"走向成熟"三大阶段,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体成长的人生历程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充分展示了小说的个人成长主题,诠释了作者渴望女性走向成熟、完善自我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1.
《尘埃落定》和《喧哗与骚动》这两部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生动地描写了曾经显赫一时的部族、家族在时代潮流中不可避免的没落与凋零,为它们曾经辉煌的过去唱了一曲无奈的挽歌。而且,两部作品中都出现了一个傻儿子的形象。傻子在两部作品中的作用异常重要,以其为叙述视角对部族、家族的衰落史进行了全景展示,再现了傻子视角下独特的时空观,借此展示了作者独到的时间意识。傻子在作者的描写下还变成了具有一定神性的人物,两部作品都是"痴人说梦",却也给人以历尽沧桑之后的"大智若愚"之感。  相似文献   

12.
评论界多从《滴泪痣》由戏谑回归于传统叙事美学的角度将其视为李修文的"转型"之作。本文则从该小说的精神气质出发,进一步探讨隐藏于该种"转型"后,作者通过爱情和自然的描写来剖析他对"孩子气"的传统精神品格的追寻。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被誉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创者,但他的作品因充满"病态"的性爱描写而饱受争议,通过分析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病态"性爱描写后面有着自身的写作目的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异托邦:巴拉德构筑中国形象的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家J·G·巴拉德出生于中国上海,二战时曾被日军拘禁于龙华集中营。在他返归英国后,上海经历成了他难以忘怀的记忆。由此,他对中国产生了深刻而别样的眷恋。两部自传性作品即以上海经历为素材。作品中的中国人状况呈现为被忽略及受欺凌,对上海场景的描写则令人战栗厌恶。对中国所发表的见解完全沿袭西方传统的消极否定看法。这些都反映了作者构筑中国形象时采用的是异托邦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重要的人物 ,也是作者着意刻划的被科举制度折磨得如痴如狂、迂腐可怜的艺术典型形象。尤其是他中举“痰迷心窍”而发疯的闹剧 ,更是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从祖国传统中医理论的角度分析范进中举发疯的病理机制 ,作者如此描写是符合现实生活的艺术真实。范进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它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马原是中国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卡夫卡是西方表现主义大家。马原善用叙述圈套,卡夫卡善用悖谬化描写。卡夫卡开创了现代派文学的先河,马原则开启了中国先锋文学。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都通过荒诞化的描写,向世人展开了一幅毕加索式具有多重象征内涵的意象之画。马原在文学创作早期不自觉地吸收了卡夫卡式的创作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内化为自己的作品风格。同时,他在虚幻与真实交织,读者、作者及叙述者的互换,神秘主义的叙述化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穷人》是名家名作,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几乎家喻户晓,被称为"托翁"。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大放异彩,而其本人的笔法更如19世纪真实入木的工笔小篆,称霸文坛。《穷人》通过描写处在死亡边缘的农妇桑娜收养不幸病死的邻居的两个孩子,真实展现出沙皇统治下民众的悲惨生活,同时也歌颂了"穷人"那颗善良、高贵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界定,从哲学—美学的视角概括出传统译论的基本特征。基于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作者从两方面提出了传统译论的批评标准体系:一、根据文本类型和功能进行调整;二、多维度、综合性、描写与阐释相结合。最后提出无论对传统译论还是现代译论的批评,其主要功能不是提供"唯一正确"的方案,而是对译文做出科学的客观分析,使翻译理论的研究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女人》的开头写到:"我是个喜欢女人的人。"因此,他在作品中非常喜欢描写女性。他笔下的女性都是美的化身、美的感情体现,都表现了艺术的美。这不仅表现于他在记人散文中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美女子形象,还体现在他为数不少的写景散文中。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通过《边城》等作品塑造了诗画般的"湘西世界",大力歌颂中华民族积淀的原始文明和自然文化,极力追求"一种古朴宁静的乡村文化景观"。在他精心打造"湘西世界"这个世外桃源时,又似乎有意识地在这里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剧和灾难,并且费尽心思地花大量的笔墨描写"砍头"这种残忍的刑罚。这表明作家虽然非常向往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是他也深深感受到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所暗藏的危机,于是通过描写"砍头"这种残忍的刑罚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忧虑,借此来批判"湘西世界"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