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锦·资讯     
上海普教系统5年造就百位名校长上海市教委日前启动“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决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选拔和培养。根据计划,上海每年将选拔200名具有高度事业心、较强管理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校长后备人选进行培养,5年滚动达到1000名,从中造就100名能在全市起示范作用,并能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校长,造就10名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校长。每年选拔1000名各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进行培养,5年滚动达5000名,从中重点培养500名市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100名掌握国际国内前沿理论,在学科专业、教改实践中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2.
留学新闻     
为进一步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努力造就一批跨世纪人才,国家人事部提出了旨在造就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百千万工程”。这项计划要实现的目标是:到2000年,要造就出1百名45岁左右,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享有盛誉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造就出1千名45岁以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出1万名  相似文献   

3.
浅议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郭学尚如何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带头人,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主管部门到高校内部,在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这一战略问题上,已逐步形...  相似文献   

4.
军事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工程,选拔和造就一大批努力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员,改善和提高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军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认真落实海军关于加快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的精神,我院在继续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时,把培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着重抓了16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为了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创新体系建设,培养造就具有知识创新和学术攻坚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构筑辽宁高校的人才高地,我省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已经启动。 一、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实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总体要求,我省先期启动了辽宁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程,已选拔出103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487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一)队伍结构 1.中…  相似文献   

6.
一、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急需选拔和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我们研究生教育的一项基本建设,它是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合格人才的基础,是重点高校办成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保证。在学科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抓好学科带头人和梯队的建设。新中国建立以来,高等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专家、教授,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是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带头人和领导人的作用。然而,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已年过半百,许多人已白发苍苍,再过五年、十年这批人都将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建造跨世纪人才工程的步伐,重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实施“1411”人才工程。即选拔培养10名市级以上的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40名公司各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100名复合型年龄在40岁左右的管理技术人才;选拔培养100名掌握特殊专长或“一专多能”的操作技术尖子。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队伍的关键是学科、专业技术带头人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目前我国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整体水平,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加速培养科技人才队伍的关键是培养造就一支学科、专业技术带头人队伍。因为有了优秀的学科、专业技术带头人,他们才能率领各学科、专业技术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去占领某一学科、专业技术领域的前沿阵地,去迎接跨世纪高新技术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队伍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群体,其最高层次是各学科的带头人。他们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栋梁。学术带头人学术水平的高低,数量的多少,知名度的大小,决定了学校的实力、威望和学术地位。现在,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上升和领先的趋势,立于不败之地,造就和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跨世纪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是一项发展科学技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振兴国民经济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正确处理好新老合作交替、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个人与集体、大胆选拔与严格要求、“土”“洋”之间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跨世纪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神州学人》2010,(1):46-47
据《徐州日报》消息,近日,徐州出台相关文件,将从今年起实施“515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通过5年努力,在全市引进i00名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征相关学术技术领域有重大突破或重要科技成果转化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东培养500名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型企业家。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培养、造就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的问题在世纪之交,国家已把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1995年底,人事部、科委、教委、计委、财政部、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七个部委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联合下发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到本世纪末,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接着全国各地区、中央各部委都制订了跨世纪人才培养规划。例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既全面总结了我校五年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年轻学术骨干的做法、经验和体会,又从建设石化工业,振兴中华民族的战略高度阐述了造就新一代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深远意义,指出必须深入学习,形成共识.在培养选拔中应引进竞争,重点培养,落实政策.  相似文献   

14.
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使其脱颖而出,尽快成为新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确保学科梯队后继有人,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 一、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现状 河南省从1992年10月开始在全省高校中开展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截至1997年,共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17人,完成科研成果612项,其中197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有94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称号,有71人晋升为教授。可以说,…  相似文献   

15.
跨世纪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是一项发展科学技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振兴国民经济的重大举措。本从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正确处理好新老合作交替、思想素质与业备素质、个人与集体、大胆选拔与严格要求、“土”“洋”之间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跨世纪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造就大批优秀青年人才,中组部从2011年起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每年重点扶持一批青年创新人才,把他们培养成为本专业领域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综合素质全面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为深入解读《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人才  相似文献   

17.
何岩 《神州学人》2000,(4):9-10
1994年,中国科学院作出决 策:数年内,筹集数亿元人民币银 供数百个高级研究岗位,在国内外 聘数百位优秀年轻人才,以加快造就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步伐,即“百人计划”。这个计划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6年来,先后有 1000多位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报名。截至1999年上半年,已有224位学者竞争入围。他们之中60%的入选者来自国外。 1996年,中国科学学院从开发西部、发展西部、促进西部地区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为西部地区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西部…  相似文献   

18.
为实施培养跨世纪人才工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于1994年10月17日在京成立.张德邻副部长在讲话中说,要以市场为导向,在机械工业九十年代7个学科领域的37个关键技术范围内,选拔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张德邻说年轻化是人才工程的核心.4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才是跨世纪人才队伍的骨干,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给更多的年轻人创造施展才华的环境,使他们脱颖而出.选拔、培养拔尖人才是人才工程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教育与职业》2006,(34):112-112
90位 在刚刚结束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评定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90位教师入选,以加速培养造就年轻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20.
学科带头人应具备高尚的学术道德、顶尖的学术水平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学科带头人的选拔要因校制宜,优化结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开招聘,择优支持.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制订培养规划,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法,加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