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20年UFC女子草量级世界冠军卫冕之战参赛选手的技术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张伟丽的力量和近身格斗技术(CQC)是动进攻的组合动作技术的使用,并通过近身搏击运用3次以上的组合动作技术从对攻、换拳中寻找机会。建议张伟丽继续注重身体素质及泰拳技术的提高,注重摔法和地面技术的使用;我国运动员应全面发展技术,特别是踢打技术,改进动作细节,培养技术特长。  相似文献   

2.
“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和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近12年以来的有关武术方面的论文、论著,观察、统计全国散打锦标赛,特别是2002年全国散打锦标赛录像资料,并聘请专家、教练进行效度检验调查问卷,对武术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研究;界定了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明晰了各类组合动作中的高频和高分组合的发展趋势,为散打技术、理论体系构建完善和科学有效地进行散打组合动作的训练提供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创新学方法中的组合法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中的运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中,依据不同的角度对武术动作进行组合创新可以有各种形式,按对象组合连接创新可分为相同组别技术连接创新与不同组别技术连接创新;按原理组合连接创新可分为特性列举组合创新、缺点列举组合创新和希望点列举组合创新。  相似文献   

4.
散手运动中的习惯“组合动作”与“即兴创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做手运动中的组合动作,是运动员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的相对固定的独特组合动作。它能产生强大的力量,加快攻防速度,提高平衡能力。即兴创作是指运动员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而针对性地合理地运用有特定作用的技术,它具有实好性、攻击性、灵敏性。只有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最佳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统计法,对中外大级别运动员比赛中组合动作的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与国外运动员组合动作的运用都以2次组合最多,我国运动员在所有组合动作的运用次数上都低于国外运动员,尤其在3次组合上差距比较明显.建议我国大级别运动员加强2次、3次组合动作的训练,重点提高打打组合的成功率,加强打打踢组合和打打打组合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组合动作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探讨组合动作的编排及训练方法,为武术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调查、实验等方法,经过研究表明,在体育舞蹈成套动作的教学中,运用动作小组合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更加突出,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动作、提高完成动作的熟练程度。小组合教学法具有明显的高效性和适用性,适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参加第41、42、43届体操世锦赛及第30届奥运会高低杠决赛运动员完成的32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当前高低杠连接加分、难度分及最后得分进行统计,用Excel统计分析出连接加分与难度分、最后得分高相关性,并对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趋势和特点做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高低杠成套动作中连接组合数量在逐年增加,难度也在不断提高;E、D组别难度动作是连接动作的主流,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换杠类动作与杠上动作连接及长串动作连接将会是以后提高难度分值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第9~10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各项难度组合动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2008年第9、第10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和六人等5个项目前6名运动员的难度组合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人、混双、三人和六人项目的难度组合第10届比第9届世界锦标赛呈上升趋势;组合以C组-A组,C组-C组为主;难度组合多数"前难度"选用"屈体跳类","后难度"为"提臀腾起类",组合显示较好的空间性、动感、灵活和流畅性;难度组合多数分布在"前半套",这有利于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并获得0.1的连接加分;难度组合朝着"难、新、关、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第11、12、1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项目决赛的前4名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进行观察与统计,重点分析过渡与连接动作的节拍比例、内容、组合形式、空间转换特征、场地空间利用等指标,结果表明,竞赛规则在保护项目特点基础上,开阔了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可选择性及设计多样性;过渡与连接动作节拍比例具有一般编排趋势;过渡与连接动作的运用呈现动作多样性、表现新颖性、组合复杂性、高难度性,趋向"新、美、难"发展;过渡与连接动作艺术表现性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1.
竞技武术散打组合动作运用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组合动作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率和组合平均得分率,都远大于单个动作,是比赛中运动员主要的获胜手段.当前散打比赛,组合动作以2次和3次组合为主,以4次组合为辅,5次或5次以上的组合运用较少.简单组合的成功率低于复杂组合的成功率.依靠经验选择的"常用训练组合动作"与实际比赛中的"高中频比赛组合"还有较大的差距,许多高中频比赛组合在训练中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体操动作组合的编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作组合练习是艺术体操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手段,是巩固和提高已学的单个动作技术、培养学生兴趣和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动作组合的编排是艺术体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不断探索、研究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验和有关知识的研究,对动作组合的编排分类、编排要素、编排程序和方法提出个人见介,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初中技巧教学的基本教材内容主要由最简单、最典型、最安全的翻滚、平衡和倒立动作所组成,这些典型的单项动作经过各种不同顺序的排列组合,就形成了一套套具有各种不同特点的技巧组合动作。而这些组合动作的教学,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技巧的积极性,提高单项动作的规格、技能和良好的身体姿态,有效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还能在安全的条件下不断克服眩晕、疼痛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不同职能优秀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要身体活动形式和动作组合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活动由8种动作组合而成,8种动作组合分别是:1、发球-移动2、准备姿势-移动-接发球3、准备姿势-移动-扣球4、准备姿势-移动-拦网5、准备姿势-移动-传垫球6、准备姿势-移动-防守7、准备姿势-移动-掩护8、准备姿势-移动-保护.不同职能运动员在比赛中身体活动的动作组合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15.
罗怀杰 《精武》2005,(2):31-33
组合靶主要用于强化组合进攻的能力,方法是以某一特定组合动作进行反复的击靶训练。训练时由教练或击靶者确定一组组合动作,持靶者则根据击靶者所击打的动作示出相应的靶位。  相似文献   

16.
组合技术训练方法是指在一个或若干个动作训练单元中,按照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项目要求和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科学地运用训练学规律,合理运用和安排不同的动作组合练习以求获得整套运动效果的训练方法。武术组合技术是运动员和教练员,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和水平及个人特征,运用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徒手组合动作概念及要素的分析,结合艺术体操教学实践,论述了编排徒手组合动作时应遵循的规律与具体编排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一、《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现场课介绍《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体操的锻炼价值,使80%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的技巧组合动作(知识与技能目标);发展腰腹肌力量、提高柔韧性、协调性和身体的平衡、控制能力,并能合理地进行技巧动作组合,掌握自我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力与方法目标);体验参与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提高合作与探究意识,培养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的优良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是肩肘倒立动作的举腿与翻臀、单肩后滚翻的头侧屈与迅速推手;教学难点(女生)是头、手、腰、腿的协调配合。本次课教学流程的设计为:体委集队并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体操垫上组合动作测试课。十八号,一个单薄、瘦弱的女孩战战兢兢、怯怯生生地走到垫子前、满面绯红、一副很难过的样子。“同学们掌声鼓励某某同学好吗?”掌声中,你抬起了头,眼睛转向了我,目光里充满了犹豫和顾虑,仿佛在说:“老师,我行吗?”,我微笑着肯定地点了头。“扶垫、低头、滚翻……”身体虽不平稳,甚至有些东倒西歪,但总算把一套组合动作完成。我又向你伸出两个手指,做了一个“V”样,你感激地笑了笑。下课铃声响,你缓缓地走到我身边,涨红的脸低垂着,愣呆了半会儿猛地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想……让我下节课再做一遍,好吗?”我惊呆了,不,我是感动了。  相似文献   

20.
李柳  唐画琴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49-451,453
以第35届世锦赛和九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的16名运动员为对象,对其成套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外优秀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最后成绩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动作类型的选用与组合方式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国外运动员以后空翻转体连接前空翻的组合为主,显示出多样化特征,且完成质量较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