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憾事     
我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好老师。可在我执教的第三年发生的一件憾事,却总让我觉得自己的心灵有了缺憾。我知道跳箱对于个别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所以那天当我上大一女生的跳箱课时,在课前我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场地器材、教学步骤、帮助保护等环节,把能想到的预防措施都想到了。可真到过箱时,部分学生还是害怕,有的学生踏跳后竟手不撑箱,直接向我扑来。为了加强保护,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我就让班里跳得最好的体育委员站在箱的另一侧和我一起保护。这样一来,学生的恐惧心理减轻了一些,再加以师生的不断鼓励,顺利地完…  相似文献   

2.
课的内容:上好跳箱课的设想授课教师:梁胜利本节课主教材是跳箱分腿腾越。在教法上改变了过去上跳箱课的老模式。过去模式是:一个跳箱中间放,学生两边站着瞧,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排队一个一个跳。这样的教学没有区别对待,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只是强调统一要求、统...  相似文献   

3.
<正>良好教学情景具有诱发动机的功能。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成就动机发展的需要,可以设计不同的情境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力。一、创设心理暗示情境的教学方法在跳箱课的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恐惧心理,尤其是对踏板与跳箱之间的距离产生恐惧,因此可以采用创设"心理暗示"的情境进行教学。上课之前,教师提早来到授课地点,故意把踏板与跳箱的距离拉远(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然后等学生全部到齐后,让他们在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前:关注场地布置,亦关注学生参与情况《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第5条指出:课前,按课时计划完成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防止相互干扰;提倡让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轮流值日制度。因此,对于课前场地器材布置,我们认为让学生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明白练习的方法与路  相似文献   

5.
横箱分腿腾越中由心理障碍造成的错误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横箱分腿腾越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之所以不敢做分腿腾越动作,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存有心理障碍,其表现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就是害怕受伤。在练习过程中,常出现以下一些错误动作。1.踏跳后不敢过箱,直接撞到或趴在跳箱上。2.踏跳后不敢分腿,而是两手撑住箱面,一只腿跨过箱的一端,横骑在跳箱上。3.踏跳后蹲撑在跳箱上。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到某中学参加体育观摩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分组进行体操单双杠、跳马、跳箱等"危险项目"的教学。课堂上每个练习小组组织得井然有序,保护与帮助实施到位,学生练习兴致极高,学生充满欢乐……课后参与观摩的领导及教师各自发表高见,对这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充分肯定:体现了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体现学生相互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7.
双杠分腿坐前进动作是初二年级双杠项目中规定的基本教材,教学中利用跳箱代替双杠进行辅助教学,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第一课次(?)跳箱上分腿骑坐练习(图1)双杠上跳上成支撑以及摆动练习第二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动作(图2)双杠上完成分腿骑坐动作第三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后前倒直压腿弹杠(图3)双杠完成跳上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动作  相似文献   

8.
<正>场地器材是有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物质保障,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本次观摩展示活动中,在器材使用的变化上,让人眼前一亮,教学效果良好,能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切实达到学习目标。一、创新器材大亮点在八年级《蹲踞式跳远——起跳》一课中,执教教师发明了多功能跳远辅助教具,包括起跳箱发声装置、摆动腿碰触装  相似文献   

9.
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中,过杆技术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过杆技术的示范动作难以在空中停留,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固定的参考模式,使过杆技术不易掌握。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跳箱和海绵垫子的有机结合,使过杆技术的教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效果较好。现将教法简介如下:器材及摆放:高层跳箱一副,小弹跳板一块,跳高海绵包一块(2×4 m),摆放如图1。一、分解练习与体会1.起跳与上箱:让学生借助于弹跳板体会起跳后,身体向高处“旋”起的动作。找到身体重心沿切线方向,向横杆飞的感觉,如图  相似文献   

10.
1.防滑教师先试跳几次检查一下踏跳板和垫子是否放平、放稳,有没有滑动。其次,在学生练习时提醒学生手撑箱时要及时推手,以防向前滑动;下落着地要缓冲。2.防翻教师检查一下跳箱是否放牢固,避免起跳撑箱时,跳箱或跳箱盖向前翻转。其次,撑箱时间不能停留太长,避  相似文献   

11.
跳箱由于器材比较笨重,搬动起来不很方便,加上运动时安全性因素的考虑,因此,在一般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没有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开发和利用传统体育器材资源的功效是课程改革赋予体育教师的光荣使命,是顺利实施新课程,高质量地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应用,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跳箱除了其本职功能(支撑跳跃)以外,还有其他多种用处。1.钻洞。把一节节跳箱间隔一定的距离竖立(注意要防止跳箱倒下伤人)或者横立起来,让学生一节节地钻过,做钻山洞的游戏。2.跳远。采用跳箱的起跳板当做急行跳远的起跳板练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2008,(9):94-94
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学期初采用“菜单式”的课堂分组教学形式比较合理。教师在课前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利用小黑板或以纸张打印的形式张贴于教学区,让每一个层次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明确了解,让学生对于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3.
<正>一、小学支撑跳跃教材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分析通过上表可以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主要有:1.教学器材与教学匹配的问题。小学跳箱的材质是木制的,箱盖宽度为40cm左右,箱高度为120cm左右,这样的器材对于小学生初学动作来说易产生畏惧感。此外,小学支撑跳跃教材所用的器材  相似文献   

14.
李文江 《体育教学》2012,(10):71-72
体育场地器材布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充分地利用体育学习资源进行的整体的规划和周密的设计。它包括对场地区域和方位的选择、器械的摆放形式等。场地器材布置规范地讲是教师课前的行为,而我们教师在表现这种行为时,需要遵从一定的原理去设计,这样才使得场地器材发挥应有的作用,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那么场地器材布置的具体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从增效、激趣、教育、保安四个方面去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5.
支撑跳跃练习是中师体育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教好本课程 ,首先要解除学生的恐惧感。笔者在多年的支撑跳跃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一套跳箱速成教学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趣味性准备活动选择一些较新颖的活动内容 ,在肌肉关节活动好之后 ,再做起诱导作用的跳“人山羊”游戏。把跳“人山羊”游戏安排在准备活动中 ,既符合循序渐进原则 ,又符合人体运动的生理规律 ,还与基本教材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游戏 ,学生不但体会到跳箱中的一些动作要领 ,而且为学习跳箱做了充分准备 ,激发了学习兴趣 ,并使学生充满信心 ,发展了他们活泼外向的…  相似文献   

16.
<正>支撑跳跃——箱上前滚翻是跳箱与前滚翻的动作组合,较跳箱、前滚翻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箱上前滚翻看成是跳箱的延伸,又可以看作是前滚翻的延伸,在教学方法上有独特之处,也区别于单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体育课在发展跳跃能力的教学中,利用跳箱盖、跳绳、吊球等辅助器材做各种不同的跳跃练习,对提高练习的趣味,调动学生的兴趣十分有利。一、用跳箱盖做练习(一)双脚连续跳上跳下练习练习者面对跳箱盖,双脚连续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是师生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是上好体育课的必要保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确定常规内容每学期的开始,教师就要将学生需遵守的常规要求确定好。课堂常规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课前常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教师课前常规和学生课前常规。教师课前常规主要涉及到备课与教案的编写,对学生课前状况的了解以及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检查。学生课前常规包括上课的集合地点、队形、集队要求、服装要求、请假要求等。其中集合地点要固定,不要随意变动,以防止少数学生不能及时到场集合。如需请假,必须要求学生向教师请假。三年级以上必须写假条,写清请假的原因,最好有家长签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随意请假情况的发生。请假的学生不允许在教室滞留(腿受伤除外),要到室外根据身体的状况进行教师安排的见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征稿提纲:1.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典型经验及做法。如果运用了自制器材,请详细说明器材的制作材料、步骤以及原理和使用方法。2.器材的改良与完善、维修与维护、自制教学器材的典型实例,请配图来稿。3.学校运动场地、器材安置和合理放置的照片配以简要文字说明;来稿多关注体育教师的常用教学装备等。4.校园现有的单杠、双杠、排球架、排球网、足球门、云梯架、跨栏架、跳高架、大小海绵垫、跳箱、山羊等损坏器材的利用;现有的足、排、篮、实心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破损器材再开发、再利用;也可从生活废弃物,如油瓶、饮料瓶、羽毛球筒、羽毛球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按照课前调查、备课、课堂教学组织、课后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分述于下,以供诸同仁之教学参考。 1 课前调查 课前需要调查内容包括:所授教材内容;学生的滑冰技术、体能;场地器材条件、天气情况;学生人数、性别,所学专业等等。调查方法是深入到学生的班级中去,熟悉学生、观察和了解学生体质情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