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的说谎行为,从说谎的对象、说谎的内容、说谎的动机、说谎的情绪以及说谎的回馈等方面探讨大学生说谎行为背后的系列因素。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对长辈说谎,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利益(包括他人和自我)或逃避惩罚而说谎。说谎之后近80%的学生体验到负向情绪,但很多人仍会为了某种利益而再次说谎。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一、无意说谎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展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  相似文献   

3.
<正>一、说谎行为的类型及表现大班幼儿的说谎行为可以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无意说谎是指幼儿并不是要有意骗人,也不是出于某种目的说谎。有意说谎是指幼儿有说谎的动机,并且也能意识到自己在说谎。1.无意说谎的表现(1)开心、自我满足型有些大班幼儿在说谎时会表现出开心、自我满足的状态,有的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说谎。例1.星期一上课时,老师问班里的幼儿周末都干了什么,星星举手回答说:"星期六爸爸带我去了动物园。"这时,欢欢也  相似文献   

4.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一、无意说谎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品德行为无关。如一幼儿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绘形绘色地说自己在  相似文献   

5.
春节辨亲     
春节时,一家五位亲戚聚到了一起,这五位亲戚分别是甲、乙、丙、丁、戊,他们坐在一起开始谈论彼此的情况。下面是其中四个人的谈话:(1)乙是我的父亲的兄弟;(2)戊是我的岳父;(3)丙是我的女婿的兄弟;(4)甲是我的兄弟的妻子。根据这些只言片语,你能猜出来这些话都是谁说的吗?这五个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说谎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或逃避某种不愉快的对待而做出的一种不真实的陈述,带有虚假和欺骗的成分,它是一种从儿童开始并有可能延续至成人的不良习惯。家长、老师常常把学生的说谎看成是他们道德上的问题,其实,青少年学生说谎与成人说谎不同。研究他们为什么说谎,并从心理学角度  相似文献   

7.
谎言作为一种与真理相悖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本文尝试利用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诠释说谎现象。说谎策略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说谎过程涉及认知、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选择说谎策略的目的是为了顺应言语交际的三个层面: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8.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幼儿中主要有六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1)儿童多动症;(2)社会性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等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自私、固执、娇气、胆怯、易哭泣、懒惰、自卑等等;(4)神经功能障碍;(5)不良习惯,包括吮吸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等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的教育入手。一、家庭教育的影响双亲教养态度如果是保护的、非干涉的、合理的、民主的,儿童就显出颇有领导能力、积极性强、态度…  相似文献   

10.
刘江华 《甘肃教育》2014,(14):48-48
正说谎并非天生形成,而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因此,针对幼儿说谎的不同原因,教师和家长应有的放矢地对幼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帮助幼儿认识到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从而让幼儿学会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一、幼儿爱说谎的原因1.逃避不愉快的现实。这种说谎是为了逃避家长与教师的批评或责罚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比  相似文献   

11.
问路     
《初中生学习》2013,(11):41-41,47
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诚实国和说谎国。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诚实国的,另一个是说谎国的。诚实国永远说实话,说谎国永远说谎话。现在你要去说谎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须要问这两个人一个问题,请问应该怎么问?(只能问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风波 《双语学习》2007,(5M):125-125
说谎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或逃避某种不愉快的对待而做出的一种不真实的陈述,带有虚假和欺骗的成分,它是一种从儿童开始并有可能延续至成人的不良习惯。家长、老师常常把学生的说谎看成是他们道德上的问题,其实,青少年学生说谎与成人说谎不同。研究他们为什么说谎,并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分析,对矫正青少年学生说谎的毛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益智乐园     
《高中生之友》2012,(24):47
题目一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题目二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诚实国和说谎国。来了两个人,已知一个是诚实国的,另一个是说谎国的。诚实国永远说实话,说谎国永远说谎话。现在你要去说谎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  相似文献   

14.
幼儿如果说谎会被人们认为是坏孩子,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就此断定幼儿是个坏孩子。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对成人来说,说谎是一种故意的欺骗行为,是一种蓄意对真实情况加以歪曲的行为。对幼儿来说,真正以欺骗别人为目的的说谎是很少的,他们说谎与成人说谎的性质不同。儿童的语言常常是与他每天的问题和愿望紧密相联。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训斥说谎的儿童,而应对说谎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要平静温和地处理问题,善于把孩子的想象和说谎区别开来,把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分开来。否则,就会使孩子蒙受冤枉,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2.对为了掩盖错误而说谎的孩子,要给予惩罚,但惩罚要通情达理,让孩子能够接受。例如采用剥夺权利的惩罚…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2):3-4
学生说谎有时是因为逃避家长、老师的批评或惩罚而实施的自我保护策略,有时是为了获得表扬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不管什么原因,说谎总会让人感到恼怒。故教师面对学生说谎,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到适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说谎研究已经广泛应用于犯罪、刑事案件中,对罪犯审讯,法庭审理帮助也颇深。目前,已有很多成人测谎的研究。但为了更深入地认识说谎的机制.就要研究说谎的最初产生过程.即儿童的说谎行为。执行功能是儿童认知功能的一部分.已有文献表明执行功能跟说谎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已有关于儿童说谎行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数量还较少.国内目前还没有此类文章.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儿童说谎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实验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445名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家长报告问卷法,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说谎行为(黑谎和白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教养方式各维度中,权威型负向预测黑谎行为,纵容型正向预测黑谎行为,专制型正向预测两种说谎行为.可见,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说谎行为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说谎”——学前期儿童表现出的一种常见现象,困扰着许许多多的老师和家长。本文主要对案例中所涉及的儿童说谎现象的类型、成因和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一、常见类型我们知道特定的年龄存在特定的心理特点,因此分析儿童说谎行为要从年龄和心理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即从意识和无意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无意识说谎类型这种类型的主要是指说谎者事先没有什么筹划,也没有什么预期目的,而是把某些幻想或错觉当成现实向人述说。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自己的想象中的事实与真正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