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语文之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转眼之间,和语文打交道已经三十多年。每天从晶莹的梦中醒来,还依稀可见当年那瓣初放的心花。我的中学时代正值“文革”,书被当作封资修黑货封禁了,于是我变着法儿找书。为多看几本书刊,做了些脸红的事,至今难忘。一是偷偷摸摸地接近我那正在被劳动改造的语文老师,仗着自己正在读初中年纪尚小,帮他放牛,帮他敲钟,一次可借一本小说;二是与相好的同学合谋,偷学校图书馆的书,偷几本回到宿舍用毛泽东选集红塑料皮面套上再看,看完送回再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水浒传》之类的文学书籍就是在那时看的,至今…  相似文献   

2.
苏永通 《高中生》2011,(25):18-19
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传》当政治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题目]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山海经》《天演论》对自己人生的影响;《红星照耀中国》写毛泽东常读《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盛世危言》是他喜欢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保尔最爱看的小说是《牛虻》,书是他坚定革命信仰的一种利器……  相似文献   

4.
绿色处理     
正读高中时,学习《水浒传》,"李逵大骂:你个鸟人。"老师读至此,一个憨得可爱的女生纠正道:"老师,这个字不念鸟。"班里哄堂大笑。这个同学继续喃喃自语:"是不念鸟嘛。笑什么?"古人雅,连充满了江湖气的《水浒传》,也避开粗话,用"鸟"替代。今天可不这样,打开网络,"屌丝"满天飞,并登上主流媒体,被认为是庶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上高三教高三于光远本名郁钟正,生于上海一个普通职员家庭。7岁那年,于光远便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小说看完了,他就看弹词、曲子,有些曲子太雅读不懂,他就只看说白,也读得兴趣盎然。文学作品读完,他就开始看《天演论》《饮冰室文集》等社会学方面的著作。这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懂了,然而他却读得津津有味。1927年,年仅12岁的他已成为北京西单头发胡同图书馆的常客。那时,全家的生活要靠父亲的薪金来维持,如果父亲有薪金收入还能勉强维持,可是他的父亲一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次一…  相似文献   

6.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人公,当前对其研究不可谓不详。但对于水浒故事流传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的宋江字"公明",以及到了《水浒传》才赋予宋江"面黑"的介绍一直以来缺少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水浒传》的作者是按照瘟神的意蕴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水浒传》开始便铺张扬厉叙写瘟疫的原因所在。如此,宋江字"公明"以及"面黑"的介绍便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这也可以从小说的结构布局、创作意图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是广大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一部长篇小说,书名的意思是“水边的故事”,这个书名极富艺术色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可是同学们知道此书名的由来吗?《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给起的。施耐庵是元朝人,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仅供职两年便辞职回苏州老家,一面教书,一面根据元人话本《张叔夜擒贼》,呕心沥血,写成了《江湖豪客传》。施耐庵对小说的情节很满意,但总觉得书名庸俗,没有特色。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看到了这部小说,建议老师改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非常高兴,连声…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水浒传会评本》问世以来,关于《水浒传》评点的研究便局限于此书中六种评点本.而近30年,又有几种新的《水浒传》评点本被发现,然撰文所述者甚少.文章将对现今已知的《水浒传》评点本进行梳理,把9种《水浒传》评点本划分为7个系统,并对每一个系统的本子逐一作出简要的介绍,并于文后对此9种评点本的关系绘图以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领袖的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传》当政治书看,把《红楼梦》当历史书看。  相似文献   

10.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一次休息时,毛泽东主席对贺龙说:“中国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谁看不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贺龙说:“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毛泽东看着徐海东问道:“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演义》看过,《水浒传》也看过,《红楼梦》嘛,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毛泽东说过,《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当时农民起义,群雄割据,占了好多山头,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是评点派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深广的批评家。他写的三篇《水浒传》序言和《读第五才子书法》,以及七十回本《水浒传》的大量见解新颖独特的批语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水浒传》艺术成就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推向了高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金圣叹的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的出现,“使群星黯然失色”(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研究金圣叹和《水浒传》的著名学者张国光教授在《金圣叹学创论》一书中强调指出:“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反映在《第五才子书》(即他所批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的序、批文中,而《读第五才子书法》,则是他小说理论的纲领,是我们打开尘封蠹蚀了许多年的金圣叹小说理论遗产的宝库之锁的钥匙。我们要深入地研究金本《水浒》并进行全面研究《水浒》的各种版本的历史演变,评论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艺术,也得首先读懂、讲通《读法》,并对它作出恰当的评价。”这里,张教授充分肯定了《读法》的理论价值,还提醒人们应对《读法》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中宋江的忠义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是一部杰出古典小说,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说:“《水浒传》这部著作是伟大的,并且满含着全人类的意义,尽管它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非凡超常的英雄形象。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相似文献   

13.
<正>"假期完成《水浒传》阅读的同学请举手。""老师,俺妈妈不让我读,把书给我没收了,她说这是‘闲书’!"学生小乔起身无奈地回答。这是几年前暑假结束后开学的那天,我和学生的对话。《水浒传》是九年级所要求的必读名著,原以为课本上都要求读了,怎能想到还会遇到这样的阻挠?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由《黑龙江教育》编辑部组织的哈尔滨市部分小学教师读书经验交流会顺利召开。会上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了对读书的一些心得。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的执行总编辑魏永生老师主持了座谈会并首先谈了读书与工作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跟大家分享了他读《红楼梦》和《水浒传》等的一些感受。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的果乃玉老师讲述了她的读书经历。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祁敬伟老师从"我是一个爱书人,读书是我最大的享受,我在书中感悟着人生的哲理,我在书中发现自己,读书读出语文老师的人生"五个方面谈了她的书中人生。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舒艳春老师谈了她是如何通过读书来积累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形成教育理论功底更好地去开展教研工作的。哈尔滨市花园小学翟露老师从16岁起开始读《红楼梦》的经过与心得令人耳目一新:随着时间地不断推移她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去读,渐渐地去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寻找自己与文中主人公的共通点,从而去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深层次地去解析红楼。(见本期翟露老师的文章"我的‘红楼’情结"。)复华小学的王传贤老师说了如何通过读书提升个人自身气质,积累丰厚的底蕴。新阳路小学的蔡生老师介绍了他是如何将读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必须"转变成...  相似文献   

15.
正年轻时,毛泽东喜欢读旧小说。一天他突然想,旧小说中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于这件事情,他纳闷了两年之久。后来分析小说的内容,发现小说颂扬的全是文官、武将,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而农民则替他们种田。一天,邵华的中国通史考试取得好成绩后,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毛泽东。毛泽东说:"那我来考考你,你谈谈刘邦、项羽兴衰的原因吧。"邵华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回答  相似文献   

16.
正中学时我对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和历史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那么佩服,就是因为他们的教学太有魅力了。老师的魅力与老师怎样讲课(内容和教法)密切相关。对语文老师的魅力印象最深刻的源自两点,一是他每天晚上读鲁迅的文集,每周读一本,一年多下来差不多读完了全集。当时的背景是:70年代初有出版社开始以每周一册的节奏陆续出版鲁迅的集子,老师跟书店约好,每周来了书就先给他留出一本。二是他讲课时常常从一个词说开去,"顺便"讲一些诸如《辞海》和《词源》的  相似文献   

17.
守望理想     
刘祖光 《成长》2005,(10):30-31
我向不喜欢读外国文学作品,印象中除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格林童话集》,我几乎没有认真读完一本外国文学著作。有时老师隆重推荐给我们的几本书诸如托尔斯泰的《复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著对我夹说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在同桌陈娟的劝告下我勉强读了几页后便开始头昏,不知道里面絮絮叨叨的想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1958年,我13岁,考进了河北省立行唐中学。上到初二的时候,来了一位语文老师。他叫傅世炎,二十五六岁年纪,一头黑发,身长面白,一表人材,还写得一手好粉笔板书。傅师古典文学底子很厚实,能整段整段地背诵《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有一回,他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课文《草船借箭》,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直讲得整个教室里屏息静气,完全把我们带进了古战场的氛围。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调皮的同学还常在背地里模仿他讲课的腔调。那时候,我因为喜欢看小说,已经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济公传》《岳飞传》《三侠五义》等书,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史书写作以及明代的野史观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评点中除了不自觉地将《水浒传》作为史书来看待,还引入史学笔法,由此产生的对《水浒传》以及宋江诸人形象的新价值取向,无疑使中国传统小说人物批评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其在评点修改《水浒传》时是在多数虚构的情况下,试图用史笔来对虚构小说进行修改,但又不过分囿于史书的框架,这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与评点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0.
去年,经过一卖旧书的地摊,忽见有一本很旧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精装,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第1版。摊主言10元。我便买下了。其实,我家已有《契诃夫小说选》《契诃夫文集》。买这本竖排的旧书,并非是现在少见,而是我有一种恋旧情结:我第一次读契诃夫的作品,读的就是这种版本,从此,契诃夫便成了我的老师、我的朋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