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年)是俄国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由于他一生中在政治上几经变化,所以国内外史学界在如何对他进行总的评价以及他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动的分期问题上,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他在前期活动中传播、捍卫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并无多大分歧。他的前期活动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1876—1883年,民粹主义者时期;1883—1903年,马克思主义者时期。在民粹主义者时期,他建立并领导了民粹派革命团体,组织过工人政治示威游行,投身于工人运动,同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斗争。到1883年,他完成了由民主主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上升的道路,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六个阶段,其中,既有辉煌的成绩,又有不少的经验教训.认真回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总结成绩和经验,对于肯定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果、基本特色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21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的建设及其健康发展,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艰难实践中,毛泽东既准确估计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又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既历史地分析官僚资产阶级,又正确地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既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又主张对资本主义必须有所限制,从而形成了他在这一时期典型的资本主义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教材建设,我谈点想法和认识,请同志们指教。一、实践性原则是根本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则是特指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一门课程。两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受着教育对象、教学时数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制约,它不能也没有必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全部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从事这门课程的建设时,首先遇到选择(编选)哪些内容的问题,和根据什么原则进行选择的问题。这门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又要考虑教学时数的有限性;既要考虑马克思主义内部学科的分工,又要考虑马克思主义整体观上的协调;既要考虑理论本身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实际问题的具体性;既要考虑教材的高水平要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艾思奇是一个颇有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作为一个执着的真理追寻者,青年时代的艾思奇就自觉而坚定地信仰了马克思主义。他早期的哲学活动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旗帜鲜明地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披荆斩棘,开辟道路;二是卓有成效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和大众化,使之成为广大革命群众认识和改造现实的理论武器,激励一代热血青年关注现实,献身真理。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得益彰,构成了艾思奇早期哲学探索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詹姆逊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以反元叙事著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展开总体性分析,这使他在国际学界备受争议。本文紧扣理论思维和实践政治两大维度,从"为总体性正名"、"马克思主义诠释学"、"认知测绘美学"、"全球化及其抵抗策略"四个方面,对詹姆逊重建总体性的文化批判理论进行批判解读。詹姆逊在总体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并有所发展,但他对"主体"等哲学范畴的理解,多少偏离马克思主义而近于后现代主义;这使他的文化批判理论最终陷入了悲观主义迷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针对新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去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再认识,同时,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思潮进行辨析、批判的能力,更好地体现结合现实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原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注意贯穿《原理》中的主线,并把主线贯彻到各章中去,这是保证三大部分之间衔接的首要前提。第二,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有科学的态度。这一点要求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作完整的理解,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同其他各种理论学派的关系;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真理性:必须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原理》课的教学中要面对现实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重大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原理》课本身要求教师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有丰富的知知、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根基,要将知识性、趣味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宣传一直贯彻始终,但较为集中的时期有三个。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架构与主要原理已经有了整体性把握。从整个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言说和应用来看,排在头等重要地位的是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列宁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影响十分显著。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际,便初步意识到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问题。在倡导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弗罗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个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著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等著作;本文着重于澄清这一问题:究竟他是怎样曲解马克思主义的? 弗罗姆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弗洛伊德主义,但他又鼓吹把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两人的思想“结合”起来以建立他标榜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并进而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 弗罗姆推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后者“新发现的无意识的过程以及性格特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经过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可以看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和基础;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国内外正反面经验,既发扬群众首创精神,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的关键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此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化为各个时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环节,使之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十分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作用,他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的理论和方法原则,奠定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重要理论,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党新埋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2.
胡绳晚年,以民粹主义问题为切入点,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所作的再评价,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中具有借鉴价值。在批判民粹主义问题上,陈独秀与毛泽东可说是殊途同归。陈独秀运用“二次革命”论批判民粹主义,而毛泽东所凭借的则是新民主主义论。这两个理论虽有原则区别,但在与民粹主义划清界限的问题上却达成了共识。这是因为,二者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主张有间断的革命和最终的革命目标等方面,见解相似,结论相近。我们应从这一角度对陈之“二次革命”论进行再评价。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还是阻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就这个问题做出过古典式结论,认为农民兵有阶级二重性或固有缺陷,从而更多地关注其消极面即农民的反动性和落后性。毛泽东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辩证地看待农民,将农民视为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动力。认为农民不仅是革命时期的主力军,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动力。毛泽东的农民动力论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鲜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初步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始萌芽;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初步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向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全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也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在我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形成和正在形成了包括一个科学体系和四个理论在内的成果,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国化成果,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时期是毛泽东民主思想基本形成的时期。1927-1934年的苏区民主革命实践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涵盖了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文化民主等各方面,内容丰富广泛并初成系统,表明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已经基本形成。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基本形成,是相对于1921-1927年它的产生和抗战以后它的发展成熟而言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初步探索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8.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重视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在实践中,毛泽东组织发动农民参与革命;在理论上,毛泽东积极探索,形成了关于农民问题的系列理论。本文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认为:成长环境孕育了毛泽东重农情结;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发毛泽东的深入思考;传统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影响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190 0— 1919的写作理论 ,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新兴的写作理论 ,二是传统的写作理论。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 1)它处于新旧交替的矛盾斗争之中 ,既有相互间的排斥 ,又有融合 ;( 2 )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性 ,分别发挥了社会变革或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作用 ;( 3)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品位和经过系统归纳的理论形态。它综合弥纶、继往开来 ,为 2 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的新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再进之阶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师生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认识问题:毛泽东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邓小平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和区别;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个体农业与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联系与区别;毛泽东的“革命观”和邓小平的“改革观”的联系和区别;毛泽东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与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