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变玲 《兰台世界》2012,(19):85-86
瓷器发明于距今约三千年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作为中国著名的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悠久,享誉九州,在明清两代时更是当仁不让地成为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景德镇瓷器中的青花瓷、粉彩瓷、薄胎瓷、影青瓷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虽然在近代经受了巨大的破坏,但在进入新中国后,景德镇瓷器艺术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呈现出欣欣向荣、兴旺昌盛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
胡恺中 《声屏世界》2007,(11):57-57
景德镇因陶瓷而闻名,陶瓷依景德镇而发展,陶瓷已经成为瓷都人心中的文化情愫。如何更好地宣传陶瓷品牌,弘扬陶瓷文化,一直以来是摆在景德镇市宣传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多年来,景德镇电视台就如何更好地宣传瓷都陶瓷文化,全面、细致、深刻地展示瓷都千年陶瓷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做出了积极探索。本文就景德镇电视台如何进一步加强陶瓷宣传试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大型专著《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最近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世界文明发展的眼光,系统、全面地阐述和反映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涵,对景德镇陶瓷文化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和全新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瓷都景德镇建镇一千年。金秋十月,由国家科技部和江西省政府共建“陶瓷科技城&;#183;陶瓷材料与工程国际研讨会”和国务院批准的“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召开,把景德镇千年华诞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世界产瓷国和全国各地宾朋云集景德镇,以致成为全国和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作为当地主流媒体的《景德镇日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昂的战斗姿态,奋战十天十夜,  相似文献   

5.
话说景德镇     
昌南--China--瓷器--外国人 眼中的中国--中国人眼中的景德镇.我们翻开<朗曼英语大词典>--China既是表示中国,又代表瓷器.传说法国传教士慕名而来,为瓷而来,China就是景德镇的旧称,"昌南"镇的译音[1].  相似文献   

6.
与瓷器无关--中国为什么叫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又说,明清两代瓷器大量出口,经阿拉伯传到欧洲.这些史实,我无异议.唯可疑者,其说china由来,文云:"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ina系根据秦字读音转化而来.但在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原景德镇名)的音译.随着景德镇精白瓷大量流传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化产业基地,好莱坞有着其它产业无法相比的独特风景,它引领世界影视业的潮流,代表着商业片的时尚。在大众传媒日益深入百姓寻常生活的时代,谁拥有了影视业的广阔阵地,谁就拥有了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利益,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景德镇市正在建设“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如何进一步扩大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影响力,提升陶瓷产业的竞争力,重新擦亮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始终是景德镇广电人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闻世界》2006,(10):50-50
提起陶瓷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其实法国也有一座大名鼎鼎的瓷都——距巴黎360公里、有25万人口的古城利摩日。利摩日生产全国一半的瓷器。在欧洲,利摩日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景德镇。国际景泰蓝展每年都在该城举办。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2,(6):2+73
频道简介景德镇广播电视台电视二套于2009年10月16日正式调整定位为"陶瓷·文化"频道,以后又进一步调整为"陶瓷·文化·旅游"特色定位,以期与景德镇瓷都地位相匹配,并策应江西省政府确立的景德镇  相似文献   

10.
藏者悟语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爱好收藏并是收藏高手的不乏其人,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至今尚是空白。清朝乾隆年间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顶峰,乾隆皇帝是中国地位最高的古陶器鉴赏收藏大家,也是内行的仿古瓷器生产的领导之一。他下旨让唐英等在景德镇烧窑的仿古瓷、创新瓷,至今仍是海内外拍卖行的拍卖主流,就像谈到宋朝书画艺术绝对不能不谈宋徽宗皇帝一样,谈到中国古代陶瓷也绝对不能不谈到乾隆对陶瓷艺术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元代景德镇制瓷手工业不仅吸收了国内外其他地区陶瓷生产技术,而且对相关技术做出了重要改进与创新。在此基础上,景德镇窑成功烧造出了诸如卵白釉瓷、元青花等新产品,其中卵白釉加彩贴金瓷器,为当时创新品类之一。将多种彩绘的釉上装饰融于一器,成功开创了景德镇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的先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考证,可以推断出这些元代卵白釉加彩贴金瓷器,很可能就是文献中所谓"五色花"瓷器,而不是指"青黑色戗金"瓷器。在命名这类瓷器时,应该将相关装饰工序排除在名称之外,可以尝试参考明代景德镇窑釉上彩瓷器命名方法。装饰工艺来源应该是多方面的,既受到西亚地区制陶技术的影响,同时也继承了本土卵白釉瓷装饰工艺。其烧造年代应该不会早于1323年,绝大多数很可能是元代晚期产品,大约在1336-1352年之间。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声屏世界》2013,(11):35-36
过去。如拿一件东西代表中国.那就是景德镇的瓷器。今天,当我们去重新审视景德镇的时候,我们发现景德镇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依然占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摇撼的地位。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四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景德镇》,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考验。坦白地讲,这个题材。过去不少电视台从不同角度做过很多报道。我们又如何从众多的角度里,找到属于“我眼中的景德镇”,  相似文献   

13.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又说,明清两代瓷器大量出口,经阿拉伯传到欧洲。这些史实,我无异议。唯可疑者,其说China由来,文云:“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ina系根据秦字读音转化而来。但在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原景德镇名)的音译。  相似文献   

14.
盛荣红 《大观周刊》2011,(23):35-36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陶瓷器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出现了陶瓷,四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瓷器,中国向来被称为“瓷器之国”,但是,随着时空的变迁,古瓷器已大大减少,遗存下来的又多数是残存的,人们已无法全面认识其本来面目,因此,对残缺的古陶器进行修复,还原其本来面目,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清前期的康、雍、乾三朝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史上的高峰期。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生产,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和增加。瓷业发展已臻于鼎盛时期。现选择院藏4件藏品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我国陶瓷工艺是一门较为古老的传统手工艺行业,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包括陶器和瓷器两种手工艺品在内的陶瓷行业自出现之日起,便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因为陶瓷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容器,也是蕴含着历史、文化、艺术与技术的装饰品、收藏品和艺术品.中国历史上陶器和瓷器的出现并非在同一时期.根据现有考古研究发现,陶器出现于秦朝以前,已有上万年历史.而瓷器出现较晚,至汉代才开始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陶瓷文化曾是引领世界的强势语言,拥有当时最为强大的文化话语权,也正是因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巨大辐射与影响力,中国才被西方称为瓷器(CHINA)之国.然而当中国陶瓷走过极盛的康乾盛世后,中国陶瓷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而逐渐衰落了.如今,中国想要在新一轮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先发制人,依托自身的先天优势,优先提升诸如陶瓷文化这样具有雄厚历史积淀与人文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吴艳  陈宁 《图书馆论坛》2023,(10):30-39
19世纪初以来,《陶说》《陶冶图说》《景德镇陶录》《饮流斋说瓷》《匋雅》《陶记》等中国陶瓷古籍被陆续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掀起了学习中国陶瓷、研究中国陶瓷的风潮。上述日译本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分为4个阶段类型,且每个阶段的日译本都有着独特背景,具备不同的版本特点。文章通过对背景以及版本特点的梳理,厘清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古籍日译本的发展历程,明确陶瓷古籍在日本传播的驱动因素,为中国陶瓷典籍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江西是著名的瓷省,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瓷都。《江西名窑名瓷》展览是江西省博物馆一个重要的基本陈列。此次问卷调查选取《江西名窑名瓷》展,旨在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江西省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观众情况、观众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博物馆社会教育。本文主要对此次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内容主要包括观众基本资料分析、观众参观情况分析、观众参与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归来兮,我们!──燕之《求索集》序朱光烈“我发现人类的各种性格都可以从动物身上找到生动的写照。动物其实可爱之极,世界有了它们,才变得如此多彩。其实动物对人的贡献很大。”在燕之笔下,陶瓷艺术家周国桢教授如是说。燕之继续写道,但是现时代的瓷都景德镇陶瓷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