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的非范畴化学说不仅是对乔氏语言自主性观点的批判,更是一种对范畴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就目前中国的研究现状而言,该理论有以下几点值得深入研究:进一步严格界定非范畴化的定义及研究范围;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非范畴化展开多维探讨;推进非范畴化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2.
潜显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重要的语言学理论 ,这一对立的理论范畴的出现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创新和进一步科学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潜、显现象进行大量而系统的研究 ,提出并不断完善语言潜显理论的是王希杰。于根元是语言潜显理论的积极支持者、宣传者、研究者和运用者 ,同时他的某些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语言潜显理论。潜显对立与转化的语言理论 ,日渐成为一种新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原则被学界研究、认同和运用。潜显理论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回顾了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传统观点,站在现代唯物主义和进化论的立场上,通过对人类种系和个体发展阶段的分析,论述了语言和思维的具体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75):22-23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范畴(化)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与之密切相关的原型理论就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范畴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犀利地对经典范畴理论进行了批判,在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引起了非常大的影响。Lakoff继承了罗施的范畴理论,同时认为语言范畴和其他范畴一样都体现了原型效应,为了更好地阐释范畴的原型效应,Lakoff首次提出用"理想化认知模式"阐释原型范畴模式。  相似文献   

5.
外语学者刘正光关于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研究是语言学领域一项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学术成就,为认知语言学作出了很大贡献。语言非范畴化不只是语法化的非范畴化,而是范畴化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知识类型以及知识概念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三大最基本要素之一,与另外两个要素相比,尤为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须不断探索词汇教学理论和方法.范畴化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石,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从不同角度把纷繁的词汇进行分类归纳成各种范畴,以便使词汇教和学系统化、层次化、网络化,提高词汇教和学的效率.本文梳理借鉴学界关于范畴化理论及应用于二语...  相似文献   

7.
沈兆文 《考试周刊》2009,(10):103-104
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知世界以及用思想作用世界的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主要包括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这两个理论对于英语学习的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尤其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对某些语言现象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乔姆斯基约束理论第一原则提出的"照应语在管辖语域里受约束"这一观点,简要描述了语言学界对其所作的三大语法理论修正,即参数理论、逻辑形式移位理论和相对化大主语理论,并结合英汉反身代词的语法性质,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了英汉反身代词不同的约束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写作中,是否需要或怎样应用理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对教师科研论文写作的文体语言、传播对象、学术规范等范畴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从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真实需要出发应用和构建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孙飞 《林区教学》2009,(8):70-71
语言范畴化的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原型范畴化理论中,范畴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运作,在纵向上分为原形范畴、上位范畴、下属范畴,横向上以认知参照点为考察点。原型范畴化理论为词汇的多义性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词汇的多义现象是原型范畴化理论的一种延伸。从词汇的语义和功能两个方面论述了原型范畴化理论在词汇概念上的扩展作用,探讨了在英语词典和教材的编撰及词汇教学中教师对此理论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史两线之争在于,是否重视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从语言学史两线之争的角度来看,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以及从原型范畴化到梯度范畴化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言语的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既承认经典范畴化又承认原型范畴化的梯度范畴化充分体现了矛盾的辩证统一。相关研究表明,既强调意义又强调形式的某种构式语法研究是梯度范畴化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其它任何学科又无法替代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有其自己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这一点语言学家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在有些方面,他们还在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如.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应用语言学的理论等等。应用语言学研究面广,涉及的问题多.它既研究理论的应用.又研究其自身的理论,可以说,当今应用语言学的内容和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主要讨论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应用语言学的发展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汉语义类研究及其应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汉语与汉语教学研究有必要从古代汲取营养,而义类研究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大量义类专书的存在,反映了汉语的特点和时代的客观需要。雅学的兴盛,训诂学在语义研究上的突破,雅学从语言研究层面向应用层面的发展,都与关注义类相关。雅学"同义类聚"编排体例的兴盛,又推动了古代类书的编纂,并启发今人编纂现代汉语义类词典。中国在汉语义类的应用领域同样是有传统的,义类研究在传统民间语文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浑沌学理论的中国语言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从浑沌学视角对中国语言的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浑沌学的概念和主要特征.接着从浑沌学与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性思考和基于浑沌学理论对语言学的应用性研究两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意义一直是现代哲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语词是语言的基本意义单位,受不同语言哲学观的影响,语言研究中不同学科对语词意义的研究方法及侧重也不同。传统语义学对语词意义的研究始于意义的指称论,认为语词意义指示客观现实世界中的某事或某物;语用学则强调语境对确立语词意义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生成语法中,语词的意义是依靠同其他词的句法结构关系建立的;而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研究表明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式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different ways to understand categorization, which are classical theory and prototype theory.There is a deep exploration on how to understand categories, and different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of the two categorization theories. Furthermore, it reviews the limitations and advantages of both theories.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theories gives a clearer angle to understand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为复合词的内部构建提供了新研究视角,使其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语法和形态分析中.分类(type-of)以及部分一整体(part-whole)的范畴化关系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Ungerer & Schmid以此对英语复合词的内部构建展开了认知研究.基于此,文章按照词性和组成成分,对汉语N+N复合词进行范畴化研究,探究内部不同的认知图式关系,构筑不同的认知模型公式,以说明汉语复合词作为短语/句子结构压缩的产物,意合程度强,象似程度高.  相似文献   

18.
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已经历了50年的辉煌历史。在这期间,语言学家们不断推出并创建各种新的理论。其中认知理论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一直是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先导理论。近年来社会建构理论又从社会文化视角将应用语言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它所体现的原型效应为基本层次范畴和多义范畴研究提供了理据.本文拟就原型范畴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概括,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英语教学来说,词汇教学既是核心又是难点.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熟练运用英语的先决条件.本文将借助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原型理论和隐喻概念来探讨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