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管理以人文关怀、人文激励为基础,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式,通过激励自觉、自律、自强,从而培养人的能力素质,提高学习、工作的质量,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学校素以“文化阵地”著称,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人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我们认为,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人本思想,实施人文管理,追求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同步协调发展,是现代学校校长的职责,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缺乏人文管理的学校,形成不了深厚的人文积淀,营造不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创设不了优化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人"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素,学校管理需要依靠人,最终目标是发展人。从文化层面来看,学校管理的主要因子是人格、人性、人文;从校园环境管理看,学校管理要尊重人格、基于人性、彰显人文。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是追求教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是努力使教师和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人和自然、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和一境界的教育。人、环境、管理、制度,人是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坚持人文思想,实施人文管理,追求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校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此,环境、制度、管理构成了我校人文管理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管理在注重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应该在管理中注重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体现管理的人文性。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管理的人文关怀进行探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才能。使学校体育管理的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吴哲广 《吉林教育》2008,(15):39-42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转变学校管理的思想观念,确立和遵循学校管理原则,是摆在每位校长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管理发展史看,学校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人文管理的不同阶段。进入21世纪,学校管理在理念和原则上已经进入一个综合时代,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效结合。"重视人的因素"是人文管理的核心,旨在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因而需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校长需要运用崭新的思想观念,以人文关怀为视角,指导和推进学校管理创新,特别是需要在充分尊重人的基础上,制订学校管理创新策略,由此确保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获得顺利推进,以及挖掘每名教师和学生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局面,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思想,它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其特点是强制和他律,它运用强制手段,主要依靠外力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而人文关怀则强调情感和自律,它运用情感的手段着力约束人的动机,使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通过情感的作用,促使人自我教育,产生"内在"影响,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约束行为与约束动机,他律与自律,强制与情感,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显著区别,但二者又是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学校管理既要加强制度管理,又要实施人文关怀,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模式,它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度管理的特点是强制和他律,主要运用强制手段,依靠外力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而人文关怀则强调情感和自律,主要运用情感手段来约束人的动机,使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通过情感的作用,促使人进行自我约束,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约束行为与约束动机,他律与自律,强制与情感,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显著区别,但二者又是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学校管理既要加强制度管理,又要实施人文关怀,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人文关怀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度量管理模式,学校管理应构建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学校领导干部要做"学者型管理者","廉政不贪、勤政不懒、优政不庸",并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坚持"不求立竿见影,只管用心去做"的原则。在学校管理中,除了要进行制度约束外,还要进行物质激励,更要强调人文关怀,要把教师当成值得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学校绩效管理不宜以量化管理为主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绩效管理有被量化管理这种“见量不见人”冷冰冰的管理模式替代的现象,由此可能导致学校工作绩效水平的下降。学校的绩效管理应当遵循学校管理独有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让富有生机的人文关怀和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充分释放潜能的有效管理模式,主导同样富有人文气息的学校管理,确保学校和教师绩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有效性和合理性似乎是学校管理中的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学校管理在追求管理效率时,难免忽视人的情感体验和人性诉求;而学校管理在强调管理的人文关怀时,又容易损害学校管理的规范和秩序。从管理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人文关怀的管理是不道德的学校管理,没有有效性的管理同样是不道德的学校管理。从办学实践经验来看,发挥学校文化的管理功能是调和这对矛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易敏 《贵州教育》2010,(24):11-12
学校管理要发挥其最佳效益,首先应把握好人的管理。因为人是活的,有思想,有观点,有情感,有个性,因此,加强人的管理,即教师的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如何搞好学校管理中的人文管理,如何搞好学校管理中的人文管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局面,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思想,它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其特点是强制和他律,它运用强制手段,主要依靠外力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而人文关怀则强调情感和自律,它运用情感的手段着力约束人的动机,使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通过情感的作用,促使人自我教育,产生“内在”影响,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约束行为与约束动机,他律与自律,强制与情感,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显著区别,但二者又是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4.
由于忽略了学校制度建设中的人文因素 ,常常使管理制度失去效力 ,导致学校管理出现混乱。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只有重视人文因素 ,从“人本”管理的价值观出发 ,以促进人发展 ,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为根本目的 ,充分发扬民主 ,方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在经历权威管理、制度管理后,一种从人的情感、需要、意志、欲望、尊严、发展的角度思考管理的方式——人文管理,越来越凸显其符合时代要求的重要特征与内涵,并逐步成为学校管理者的主流意识。人文管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教育人的"人本"理念,是一种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能有效地推进制度管理的实施,让人自觉自愿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价值,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的管理方式。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作为管理工作者,是学校管理者队伍中的重要角色,理应具有而且必须强化这种意识,来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6.
王波 《辽宁教育》2015,(8):57-58
人文管理是"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文管理讲法规,但强调的是法规为人服务;人文管理讲个人权威,但权威是建立在校长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人文管理讲文化,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人文管理既重视管理的能动性,又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完善。现代教育应该是追求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完美结合。在学校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将成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提高效能的新生长点。那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不再是孤立的管理模式,而是学校管理中的两个侧面,制度管理是刚性的物化管理,人文管理是柔化的情感管理,科学制度是有序管理的奠基石,人文内涵是学校发展的推动力,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学校管理中不能片面追求绝对量化的制度管理,也不能过度泛化理解人文而产生人情管理,制度和人文从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管理有各种类型,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讲究管理文化,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明确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以人为本的“人”是多元的,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还包括管理的人文环境,涉及学校领导、教职员工  相似文献   

19.
由于忽略了学校制度建设中的人文因素,常常使管理制度失去效力,导致学校管理出现混乱。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只有重视人文因素,从“人本”管理的价值的价值观出发,以促进人发展,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扬民主,方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科技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学校管理在不断发生变革,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一、人文化趋势人文管理主张以管理关系中人与文的关系、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