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学有时候能简洁、准确地表达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工具.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物理学习的目标之一.用数学变换的方法,得到解决相关问题的数学表达式,是拓宽学习者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常规物理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数学三角形知识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做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中学生常遇到一些相似的物理情景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往往是要么机械的套用结论 ,要么就感到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只是掌握这些知识的表面内容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而不能深刻的领会其实质 ,缺乏正确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经常应用相似情景分析的方法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在本文中举两例说明 :1 相似情景、不同规律在教材关于“电场强度的合成”中提出这个问题 :如图 1所示 ,已知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 ,电量分别为 +Q、-Q ,两点电荷之间的连线为A…  相似文献   

3.
汪海林 《物理教师》2009,30(10):54-55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高考及竞赛中要求考查的能力之一.所以在高考或竞赛命题中,命制的试题除了承载对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考查之外,往往还要求考生具备熟练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重复性的多物理过程的问题中,对数列知识的要求尤为突出,而且这类问题的难度往往较大.本文就两类不常见的数列在多物理过程问题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提高操作和设计实验的技能,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问题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现象和本质在实际生活、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对于综合应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是对物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综合体现。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抓好习题的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相似三角形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近几年的考题中出现了关于相似三角形的开放性问题.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下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光明 《考试周刊》2011,(91):11-11
《考试大纲》在能力要求中明确提出五大能力,其中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两年高考中体现得越来越多。余弦定理反映了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而在物理解题中,有的物理量可以构成矢量三角形或几何三角形,这些三角形若是一般的三角形,则应用余弦定理可使物理问题迎刃而解。下面以余弦定理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为例,  相似文献   

7.
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并重点考查的基本能力之一.从近年高考看,对灵活运用数学处理问题能力有逐步提高的趋势.熟练的掌握和应用一些典型的数学方法,对提高物理成绩是大有帮助的.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几何法、图象法、极限的思想、微元法、数学归纳法和极值法等,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这些典型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以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与高三学习备考有一定的作用.一、几何法常用的几何法有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一些几何公里的应用等.下面例说用三角形的相似来求解的一类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分析解决物理极值问题,突出体现了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而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突出物理思维,二是强化数学思想.下面结合两个典型题目的不同解法给以比较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学习中要学会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就巧妙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作一些探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1.相似三角形让光学难点有效突破例1用一个直径为20cm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有一垂直于主轴的光屏,此光屏上呈现  相似文献   

10.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的核心模块,是中考中的重要考点,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相似三角形中有一些基本图形,如果能掌握这些基本图形,并把它们从复杂的图形中挖掘出来,构成几何问题中的核心结构,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首先我们来扫描一下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相似文献   

11.
近似处理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观察物理现象、进行物理实验、建立物理模型、推导物理规律或结论,处处渗透着近似处理的思想方法,所谓近似处理法,就是突出主要因素,摒弃次要因素,进行近似处理,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近似处理,简化物理过程,找到简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历年的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都比较注重对学生近似处理能力的考查。本文通过几道物理竞赛试题的解析,探讨近似处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2.
魏俊枭  张洁 《物理教师》2010,31(8):60-61
在高中物理中,无论是在高考还是物理竞赛中,都要求学生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必要时还要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物理问题.在26届物理竞赛初赛一试中第13题就对学生的这一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以该题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关注物理与数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发挥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重视数学方法、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做好数学与物理学科的衔接,对培养学生的综  相似文献   

14.
数学和物理虽然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知识,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很多时候,数学知识以及方法都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见,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则显得尤为必要。可是部分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时常发现一个问题,即学生极度缺乏利用数学知识解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而这其实也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学习能力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5.
信息题也叫情景题.以新情景考查学生审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知识的加工与迁移能力,对物理研究方法的应用能力.信息题既有基础性又有能力要求,因此成了中考热点.  相似文献   

16.
丁岳林 《物理教师》2009,30(4):23-25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在高考命题时,一方面会考虑试题内容选材具有时代性、立意具有新颖性,考虑试题承载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方法的考查功能,另一方面还会考虑对考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的考查.一些物理试题的设计亮点正是体现在应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方面.相应地,这类试题的求解障碍就在于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本文以2008年的几道高考题为例来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考查学生物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数学中的正弦定理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可以解决较多的物理问题.本文列举以下几例解析:  相似文献   

18.
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这是相似三角形知识与生活实际整合的一个例子,体现着数学的应用价值.虽然有些问题情景比较简单、熟悉,但涉及到被测物体的影子分成好几部分时,有些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在此,举几种典型的例子,以期对学生应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王润增 《考试》2004,(10):28-29
物理问题中常会涉及至求极值的问题,要求同学们有较高的数学能力,体现了高考中“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现就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几种极值问题的处理方法作一下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科的知识具有定量的含义,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考对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有时非常简捷、直观.下面从一道平面几何证明题出发,说明几何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