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社会新闻是新闻家族的成员之一,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新闻体裁相比,更具有生动感性、情趣盎然的特性。由报纸、广播、电视、期刊、杂志等新闻媒介传播的社会新闻,是一种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如同艺术作品一样,它也呈现出质量的优劣和品位的高低。 说到社会新闻的品位,首先必须论及其内涵。什么是社会新闻?学术界的表述不尽相同:有的是现象归纳,有的是范围概括,有的是本意界定。笔者认同这样的定义:“社会新闻是以社会各阶层的人、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包括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等)为报道对象的新闻”。(《中…  相似文献   

2.
今年第七期《新闻知识》发表了张中山同志的《努力提高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读后颇受启发。但觉意犹未尽.故作续貂。企盼同仁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把提高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当作攀登的目标。要提高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需先搞清其内涵是什么。我们知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所谓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即指新闻作品的文化含量。新闻作品的文化含量愈大,则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愈高;新闻作品的文化含量愈小,则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愈低。那么,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媒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产业,实施人文关怀是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之一.因此,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是当前新闻媒体传播的关键,同时可以来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并且进一步体现在新闻传媒的实践当中.本文旨在对人文关怀的涵义及其在新闻传媒中的体现进行阐,并对人文关怀在我国新闻传媒传播中的体现进行适当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一篇时代特征鲜明的新闻,会让读者眼前一亮,萌发强烈的阅读欲望。因此,以时代特征鲜明的新闻,引发读者的阅读快感,提高版面的品位和报纸质量,应当成为新闻人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5.
贾学清 《新闻界》2007,(3):126-126,121
随着社会娱乐文化的发展,社会新闻的地位也迅速提高。具有浓郁城市特色的早报、晚报、生活报等,更是把社会新闻作为重要的看点、卖点。但是,由于社会新闻报道面广,写作者的职业修养、写作能力千差万别,当下的社会新闻写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混乱现象,极大地损害了这一蓬勃生长的新闻文体的声誉。从新闻文体学的角度探讨社会新闻的写作要素,进一步认识社会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趣味性,掌握导语制作、语言锤炼技巧,对提高社会新闻的文体品位,使社会新闻拥有更大的读者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者是生产和传播精神产品的人。一般来说,新闻工作者自己的品格高低决定着他所写的新闻品位的高低,而新闻品位的高低则决定其在舆论导向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强调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时,也必须强调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品格。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为人处世必须达到“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的境界,也就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社会新闻与晚报、都市报特别投缘。晚报、都市报因率先研究、善抓社会新闻而打开局面,蒸蒸日上;而社会新闻也因晚报、都市报的大力实践、创新而提高品位,焕发新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社会新闻的广阔领域中并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量的新闻评论版和新闻评论栏目会极大地丰富报纸的思想内涵,提高报纸的品位.同时,由于社会处在转型期,需要思考的问题层出不穷,社会舆论需要引导和疏通,报纸可以通过新闻评论加以引导、解释.近年来,<甘肃经济日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出一系列重点评论员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广泛好评,也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休闲娱乐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娱新闻独有的趣味性以及审美功能、谈资功能、消遣功能等使其日益成为都市类报纸各类新闻板块中的"宠儿",近年来,纸质媒体文娱新闻的发展、壮大是有目共睹的.<宁波晚报>文娱新闻多年来坚持文化和娱乐的平衡,注重引导读者欣赏美,努力在娱乐中构筑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新闻作品的品位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只要翻开一些报纸,粗制滥造,品位不高的新闻作品占据版面,并不乏其例.这些平谈的新闻作品,不仅影响了宣传的效果,而且败坏了读者的口味,影响了报纸的形象.因此探析这些平谈新闻作品产生的原因,研究其改进的办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经济新闻已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报道称,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经济类报道水平已成为媒体品位高低的一个标志。显而易见,在继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之后,经济新闻又成为各家媒体角逐、比拼的一个"擂  相似文献   

12.
法制新闻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新闻品种之一,但盛况之下却存隐忧.本文以辩证视角指出当前党报法制新闻的三大误区,并从转变新闻理念、提升报道品位、讲求报道技巧方面入手,探求党报法制新闻突破困局、提升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市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关注.而很多报纸在经历了“社会新闻化”和“娱乐化”的比拼之后,也开始思考如何在日益同质化的竞争中杀出重围,提升报纸品位、抓住中高端读者等问题.于是,增加经济报道和评论,成为很多报纸的选择.经济新闻与娱乐新闻、社会新闻不同,它对阅读者的知识储备有更高的要求.它必须有用,才有价值.经济新闻很难“有趣”,因此对于没有需要的读者来讲,具有天生的排斥性.从几年来的实践看,通过不断提高经济报道的水准,实现了报纸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案例仍然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14.
吴淑霞 《青年记者》2016,(26):56-5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热点事件多样化,要求新闻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新闻人的法律素养已经成为其职业能力中的基本要素.本文对几类社会热点事件分类讨论,探讨新闻人在描述事件和评论事实中所需的法律素养如何炼成.  相似文献   

15.
消息标题的文化品位,就是从文化视角透视消息标题所达到的水平.不同的记者在写同一题材的消息时,往往在文化品位上有高下之别、文野雅俗之分.由于文化品位不同,消息的审美价值、信息含量也就大相径庭.然而,眼下似乎是受“新闻无学问”的谬误影响,有人错误地认为“消息标题无品位”,“消息没必要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讲究文化品位”,在这种糊涂认识的指导下,一些白开水般淡然无味的标题也就应运而生.如会议报道,无论大会、小会、长会、短会,一律采用《××××会议在××××隆重开幕》,工作成绩报道,动不动就是《××××××工作成效显著》.这种格套化、白开水似的标题,忽略了新闻事实的个性,淹没了新闻的特质,读来当然索然无味.这样的标题往往因为掩盖了鲜活的新闻事实而令读者不愿卒读新闻内容,以致大大影响了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其实,消息是新闻的主体,而标题又是消息的眼睛,无论从增强新  相似文献   

16.
林新 《新闻界》2005,(5):62-62,59
在传媒业迅猛发展,传媒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增强的现在,作为传媒在社会中活动的个体--新闻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新闻自律,强调新闻人专业素质就成为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而要强化新闻自律,提高新闻人的专业素质,首先就得提升新闻人的思想素质,因为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有了较高的思想素养,新闻人才有可能在自己的新闻实践活动自觉地约束自己,较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报道,是县市报宣传的中心.然而,从当前的情况看,宣传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的问题,在于经济报道未能跳出枯燥化、公式化、概念化的旧模式,表现形式基本上是千篇一律、面孔死板,读来倒人胃口.如何让经济新闻“软化”,用生活气息浓厚、接近性强的报道去代替那些生硬的报道,既是读者的要求,也是提高农村经济新闻品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社会新闻的正确价值取向至少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入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媒体彰显人文关怀精神指明了道路.因为,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但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而且新闻最终也是给"人"看的,所以,新闻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娱新闻要有文化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新闻媒体,现在都有文娱新闻的一席之地.但文娱新闻的核心是什么?媒体报道文娱新闻究竟要让读者获取什么?这些问题近年来被疏忽、淡化了.笔者以为,文娱新闻的核心离不开这4个字:文化品位.所谓文化品位,是指文化上的份量、文化的价值取向.具有文化品位的文娱新闻不仅能让读者和观众从中获得新鲜、及时、大量的文化娱乐信息,而且获得文化艺术美的享受,以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吕玉玲 《青年记者》2008,(14):71-72
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就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价值创造活动中,所持有的倾向于某种价值选择的信念,决定着新闻价值创造活动的主导方向.传播者(传媒)的社会背景、知识体系、文化品位等个人因素,以及媒体所代表或追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等,都影响着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