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三路统一”达“共鸣”李艳波付丽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教材,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激发情感的共鸣,努力做到“三路统一”,即教师的教路与课文作者的思路、学生的学路相统一,进一步达到“入境——动情——共鸣”的积极情感效应。新授课开始,应该精心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对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摸索出了“情感启动——情感激励——情感体验——情感实践”四个教学步骤。这一基本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感,磨励学生的道德意志,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打基础的作用。下面以《思想品德》第十册第七课“劳动不分贵贱”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过程及认识。一、信想启动所谓情感启动,就是教育者一走入课堂,务必千方百计地启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尽快地将学生引入到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来,使他们感知“活动的意义”和“了解情感上的潜…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学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师德的核心,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这就体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效应”,也就是“爱的效应”,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效应张润金张富生一、以“情”为纽带,加强情境刺激首先,历史教师课堂形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斯坦尼拉夫说得好:“既应该是好的导演,又应该是好的演员。”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历史内容,酝育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是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行动情后入情,而致“缘情悟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四字诀”即用“读”、“看”、“想”、“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读”——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情感培养“显性化”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因为学生从“历史”里可以“体验”历史上人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什么?如何体验?体验到了多少?关键就要看师生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参与”历史学习了。  相似文献   

7.
胡伟 《山东教育》2006,(7):84-8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享受课堂”“快乐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幽默能给人以轻松和欢笑,历史教师如果能创造性地将幽默艺术用于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触历史,那么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充满“情趣”和魅力。可见,教学幽默艺术这一情感教学手段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本文就历史教学幽默艺术做初步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教学中,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理,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本文就"情感效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体验”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①情感化身——以情感为核心,深入理解教材。②情感桥梁——运用情感语言,发挥主导作用。③情感转移——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学科是中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而情感教育又是历史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加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以情感为中心,塑造学生完美“人格”——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一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并有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是紧密联系生活,以一篇篇的课文为“例子”,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文学修养,锻炼人文精神。这一篇篇的课文。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深刻的人生体验。因而,中学语文教学是极富情感的,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万曲不关心”——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富有情感的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使学生恹恹欲唾;应该注意把情感因索和智力因索结合起来。有意地创设一些课堂学习情境,“一曲动情多”——善于沟通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心弦,使学生存和谐的课堂学习中,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深入理解教材,兴趣盎然。热情愉悦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12.
“形象教学”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以情感为动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全面实施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策略,本文侧重分析了“形象教学”中学生的情感起源和情感效应,以及教师在学生积极情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旨在阐明教育教学过程本身伴随着学生情感的产生变化及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并根据学生在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也是树立学生正确、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具体、丰富、直观的历史材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学生人小情多。学生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情感,亦引导他们主动投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初中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可以说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之情,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人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连结、沟通在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姚瑾 《广西教育》2007,(7B):42-42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级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陈宝学 《河南教育》2004,(12):34-34
历史是有生命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造就健全的高尚的人格,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但是,实际上,历史课成了距离现实生活太远、“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历史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激情与活力。新课程历史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交融,我以为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历史教学“活”起来,要把历史课堂努力建构成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注意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当前小学思品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不够重视“激发道德情感”,不够重视情感的体验。在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缺少了把两者连接起来的桥梁——道德情感,因而往往使学生产生“知”“行”分割、“说”“做”不一的现象,使品德教育停留于最初的“顺从”阶段,即表面上学生接受了教师和书本上的观点或意见,而在认识与感情上则并不一致,远没有达到“认同”和“内化”的阶段。这不能不说是思品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情感教育,促使教育活动从“知识能力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对情感教育的重视,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体现,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依据情感教育的规律,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达成情感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学习历史在于知道过去的真实和真实的过去。”但由于时间的跨度,历史事件在学生看来往往只是“遥远的传说”,缺乏真实的感受与体验。为解决这一教学疑难,教师须合理地选“点”铺“面”,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下面,笔者借助《春天的故事》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