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模因论从文化传播角度将翻译活动视为语言模因的跨文化传播,规范模因则从"期待"和"专业"两方面向译文和译者提出具体要求,对公示语汉英翻译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翻译实践中可以通过复制目的语模因,凸显核心目的语模因,重塑源语模因以及增强译者职业道德素养等策略来提升汉语公示语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余超  唐韧 《现代语文》2015,(3):129-133
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新闻报道应该是最公正、最客观的,新闻语篇的翻译也因此要坚持"忠实""对等"的翻译标准,尽可能地为目的语读者呈现源语文本的信息内容和文化意义,但事实上情况却并非如此。意识形态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新闻语篇的翻译时时刻刻都受到它的操控。本文以《今日中国》英汉文版为例,从勒弗菲尔的操控论出发,探讨意识形态对新闻语篇的翻译目的、文本选取和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忠实于源语文化的"语义翻译"和适应目的语文化的"交际翻译".本文根据翻译的不同目的,探讨了分别适合于两种译法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往往意味着在将源语的文化移植到目的语文化中,丰富目的语的文化构建。富有中国道教特色的"妖"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往往被译为"demon"。本文从文化构建的角度将中国文化中的"妖"和西方文化中的"demon"进行对比,继而深入探讨这一翻译的广泛可接受性以及之间的差异,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建筑艺术文化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向西方文化的传播输出。它的翻译既包括一种语言内不同变体间的转换,语言与艺术形式的符号解读、转换,还包括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际转换"和重建。"语内解码"的过程是分析艺术作品"形"与"质"的关系,解读古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特质;"语际转换"则是译者对于译品(古建筑艺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深度翻译"。  相似文献   

6.
匡洁 《文教资料》2009,(16):34-36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文化问题,要真正把源语翻译为目的语,译者除了要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外,还要很好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在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研究目的语中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在目的语读者中的理解和反映.本文以汉语和德语互译为例,论述了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如何应对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代译论中的"文化转向"使得翻译界对译入语文化因素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因此,本文以林语堂译本《浮生六记》为例,从文化入手,结合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来分析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传递。  相似文献   

8.
章勍 《现代语文》2013,(6):151-153
本文以日语借词为例,从语言和文化这两个角度分析了翻译对目的语产生的影响。从语言上看,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包括输入新词和词义变化等几个方面;同时也增强了汉语表现力,具体表现在构词法上。基于翻译会对目的语语言文化带来影响,译者主体性在出发语到目的语这一转换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及特定文学多元系统内翻译文学的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Evan-Eohar的多元系统假说,分析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及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所选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的原因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目的、对源语文化的认同程度及源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系统中的位置等诸多因素,皆会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觉,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就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的文化化,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容,使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更多地具有了文化功能.因此,在翻译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时,必须翻译出其中的文化特色,展示异域文化的多样性.要实现此目的,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异化,而不是归化,就成为首选的翻译策略,因为异化的翻译策略能使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在译文中呈现出来,而归化的翻译则会抹杀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但异化的翻译毕竟是"陌生化"的翻译,目的语读者对这种"陌生"的文化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理解,所以在必要情况下,对"陌生化"的翻译要进行必要的阐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旅游景点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丹尼尔·肖的跨文化翻译为理论基础,以西安市的公示语为研究个案,对西安市公众场合的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公示语的跨文化特点的分析,指出公示语的翻译应以"归化"为翻译原则.文章从源语的文化信息的确定、目标语文化信息的处理以及跨文化翻译几个方面对西安市的旅游景点、各大商场超市的公示语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广告语翻译由于其翻译目的的特殊性,可被看作介于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不仅讲求内容的准确性,更追求对译入语读者的"感染"性。本文从iphone6的广告语bigger than bigger入手,从翻译目的论和汉语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对三个版本的翻译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57):39-40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复制、模仿、继承等方式加以传播,也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基本载体。将模因与翻译结合不仅能够从新的视角探究翻译模因的演变和更迭,而且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语篇模因与文化模因两个角度,剖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汉译本中模因的传播特点以及对源语文本、目的语文本和文化的影响,对翻译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锐 《林区教学》2008,(8):77-79
翻译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功能之一是把源语文化介绍给目的语读者。翻译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具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化词汇翻译的影响,并通过大量的翻译例证探讨了文化词汇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的两个互相对立的翻译策略,它们有着更加深层的文化原因。本文试图探讨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对立及其如何影响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从翻译史的角度考察翻译对汉语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敏 《考试周刊》2007,(44):46-47
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的互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源语和目的语所处的不同的文化环境,进而选择翻译策略。有关归化与异化之争,翻译界由来已久。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异化翻译对于目的语语言及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雅各布森把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语符翻译。根据雅各布森对翻译的分类并结合亳州花戏楼砖雕图像文化中的"参天地"对语符翻译法进行阐述,旨在说明亳州花戏楼砖雕的英语译介要实现图像翻译中的两种跨越:跨越不同学科和艺术门类的翻译和跨越不同文化语境界限的翻译。因此对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的译介,应采取语内翻译的图像文本转换和跨语际翻译的语符翻译法。  相似文献   

18.
公示语是一种给公众看的公共用语.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实用语言。文化,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和人们息息相关,文化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公示语的翻译,在翻译公示语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文化因素对公示语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文化和翻译的介绍.结合公示语的语言特征,分析五种文化因素下对公示语翻译产生的影响,并且提出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来处理文化因素对公示语翻译的影响,从而得出最精准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翻译要求目标语从文化角度准确再现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和风格,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的成功与否。这里从多元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从翻译技巧到翻译策略的嬗变,从而证明了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正确有效地认识和处理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0.
翻译究竟要不要"忠实"?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然而,翻译除了忠实于原文之外,还得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关注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后现代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热点话题。通过以翻译目的为调节器,对忠实原文、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及目的语文化环境进行协调,可使忠实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