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为研究竖直弯管水流的流动特性,数值模拟采用SIMPLE的求解方法求解N-S方程和k~ε紊流方程,自由水面采用VOF方法进行追踪.在上游水箱断面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对4种恒压水头与4种管径条件下的上游竖管、90°弯管、下游水平管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计算,得到各工况下弯管内二次流动现象(迪恩涡).分析不同水头与管径条件下流场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各工况下水头损失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最终接近经验值,空化数最低值均在10°截面上的内壁面出现;弯管段内壁压强均低于外壁压强,该压强差维持着弯管内的二次流动.  相似文献   

2.
库区水位在降雨、蓄水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变化,而库水位变化会使边坡中的应力及水动力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各种地质灾害,对岸坡建筑的安全性造成威胁。为了得出库水位上升对岸坡建筑的影响规律,以某库岸边坡及其上部建筑为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二维渗流模型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速度越快,岸坡内浸润线左右两端的差值越大;库水位上升会导致建筑物隆起,且隆起值与水位上升速度成正相关;岸坡建筑距离库区越近,则受库水位变化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考虑渗流作用的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岐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4):440-444
推导了一维稳定渗流条件下基坑内外被动区和主动区的水头计算公式,并分析了渗流对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水压力、土压力及侧压力的影响,结合算例讨论了渗流作用对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渗流作用使得被动区和主动区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侧压力均减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基坑时应当考虑渗流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新宏 《大众科技》2008,(10):130-131
低水头电站所以能达到设计目的,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各种损失系数控制在最小,争取电站总效率达到70%以上,同时增大水渠设计流量,最大的满足水轮机的需水要求。这是低水头电站保证出力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研究了竖直向上射流对于饱和土体的侵蚀影响。随着流速增大可以观测到沙床的3种状态:静态床,流化孔洞阶段,完全流化阶段。本文着重观察了流化孔洞的发展过程。管道漏损会随着周围土体状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本文探究了裂缝宽度,沙层厚度对漏损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证明相同高度下,流化孔洞中的水头损失小于沙床中的水头损失。  相似文献   

6.
在AJ模型的基础上,把溢出看作是随着技术兼容性的增大而增大的内生变量,对存在内生外溢条件下企业的R&D决策和创新动机进行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R&D竞争情形下,技术兼容性程度越低,企业R&D投资越多,产品成本降低幅度越大。当企业具有较低(较高)R&D投资效率时,较高的技术兼容性会增进(削弱)其创新动机;(2)在R&D合作情形下,技术兼容性程度越高,企业R&D将投资越多,产品成本降低幅度越大,其创新动机也越强。  相似文献   

7.
织构用于减小摩擦,增大接触表面的润滑特性,织构在不同的宽深比下的润滑特性也有明显差异。现利用Matlab软件研究圆锥形织构在不同宽深比下的润滑特性。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宽度比下,深度比越大,润滑特性越好。在相同的深度比下,随着宽度比的逐渐增大,润滑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在宽度比约等于0.9时,润滑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胜利油区低渗透砂岩油藏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CMS-300岩心自动分析仪进行了应力敏感性实验,通过分析不同净上覆压力下的渗透率与净上覆压力的实验数据,确定了低渗透砂岩油藏渗透率与净上覆压力的关系——对数函数关系,并建立了判断应力敏感性强弱的参数——应力敏感性系数以及胜利油区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透率与净上覆压力间的经验公式。低渗透砂岩油藏岩石渗透率与净上覆压力关系的确立,对于低渗透油藏开采方式的选择、合适的试油压差及生产压差的确定、渗流模型以及数值模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能量守恒方程出发,合理简化沿程水头损失,研究恒定流量下水位沿程变化规律,然后根据上下游边界断面水位反算流量,从而推导出矩形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流量的简化算法。该方法反映了流场的场强为压强,流量恒定时水位仅随流程变化,方法简单可行,在可作为工程计算的估算解。  相似文献   

10.
钢丝绳的结构和性能决定了提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钢丝绳损伤会产生应力增大的现象,加速钢丝绳的失效。通过Solid Works软件建立6×7纤维绳芯钢丝绳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损伤情况的钢丝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载荷条件下,钢丝绳横截面损失的越大,钢丝绳所受的等效应力越大,并存在突变的情况,且钢丝绳内应力分布不均匀,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影响,建立了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双线流模型。根据此模型可得到不同地层参数条件下的油井指示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变形系数的减小,指示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指示曲线逐渐向下平移。  相似文献   

12.
贾何佳  李谢辉  文军  陈亚玲 《资源科学》2022,44(6):1292-1304
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径流变化影响着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安全。本文利用1976—2014年黄河源区径流、气象、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土地利用、土壤以及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6th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中8个模式的3个未来情景(SSP126、SSP245和SSP585)气象数据,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对黄河源区主要水文站的径流进行了模拟、未来预估和变化分析。研究表明:①SWAT模型对黄河源区历史径流模拟的适用性较好,径流模拟的不确定性较小,模拟值较接近于实测值。②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27个与水文有关的参数都对径流模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土壤蒸发补偿因子、湿润条件II下SCS(Soil Conservation Sevice)径流曲线数、浅层地下水径流系数的敏感性较强,径流受陆面蒸散发、下垫面和降水影响较大。③降水是影响未来径流的主要因素。在SSP126和SSP245两种未来情景下,吉迈、玛曲和唐乃亥3个水文站在2021—2100年的两个时期(2021—2060年和2061—2100年)年均流量均呈增加趋势;而在SSP585情景下,2021—2060年呈增加趋势,2061—2100年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1976—2014年,未来近期(2021—2060年)唐乃亥和玛曲站年均流量在SSP585情景下增加幅度最低,SSP126情景下增加幅度最高;吉迈站在SSP245情景下增加幅度最高,SSP126情景下增加幅度最低;未来远期(2061—2100年)3个水文站除了吉迈站是在SSP126情景下增加幅度最低外,其余均是在SSP585情景下增加幅度最低,SSP245情景下增加幅度最高。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防洪蓄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岔巴沟流域不同下垫面对降雨径流关系影响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不同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选择黄河岔巴沟流域,采用野外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降雨实验,针对不同下垫面类型、不同下垫面覆盖度以及不同的处理方式等情况下进行了水文过程的实验研究,并对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耕作措施、降雨径流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下垫面对径流系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黄土沟壑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有很大影响,其中耕作措施的使用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远大于地表覆盖率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地表覆盖率单因素变化时,稳定产流时的产流量变化不超过10%,而当采用耕作措施进行单因素分析时,稳定产流时的产流量大于20%。在相同雨强下,草地与裸地的出流量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草地的出流量约为裸地出流量地50%,草地与裸地对降雨径流关系地影响差异较大,在小雨强的时候,草地对降雨有较强的滞留作用,随雨强的增加,这种功能明显减小,而裸地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水分胁迫的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实验 ,研究表明 :①可将土壤持水量的 4 0 6 89%~ 5 5 79%和 79 99%作为叶片缺水及最适的外部形态指标 ;②干旱可以使株高低 2 2 5 6 %左右 ,而短时间内水分一直维持在田间持水量水平 ,对玉米的株高影响并不大 ;③比叶重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 ,到田间持水量的 79 9%时达到最大值 ,随着湿度的进一步增加 ,比叶重反而略微变小 ;④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 ,吸收辐射率则受叶片湿度与厚度的影响 ,当土壤湿度达到持水量的 79 99%时 ,叶片吸收辐射率可达到 80 %左右。在此研究基础上 ,给出了包含浓度、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夏玉米叶片生产力计算公式 ,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区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 ,为当地政府开发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1960-2014年北京户外感知温度变化特征及其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本文分析了北京1960-2014年户外感知温度变化特征,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驱动UTCI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北京年均人体感知温度为9.2℃,人体整体感觉为舒适,并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为0.52℃/10a;②在年际变化上,全年UTCI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1960-1970年持续下降期,1971-1990年持续上升期,1991-2014年平稳波动期;③在季节变化上,春季和秋季人体感觉为舒适,夏季为中度热胁迫,冬季为中度冷胁迫,且以春冬增幅最为显著;④在等级变化上,极端冷胁迫日数在减少,中度冷胁迫和热胁迫日数在增加,人体感觉整体趋于热不舒适;⑤在影响因素上,北京UTCI变化对气温最为敏感,其次是风速,但是不同季节中气候因子组合存在差异,不同气候因子在不同季节贡献量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热静压扩散连接的工艺参数,应用有限元计算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1083K热静压条件下,不同冷却方式的铍/不锈钢扩散连接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说明冷却介质对温度场有较大影响:水冷、空冷时界面的冷速与时间成抛物线关系,炉冷时界面的温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其热应力较小;扩散连接温度场呈现非对称性,水冷和空冷时高温区出现在不锈钢心部,炉冷时移向铍心部;当传热系数h取80时,结合面两侧温度梯度减小,降低了界面热应力,可提高接头性能,此结果与实验测定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晋江西溪流域洪水与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生  陈兴伟  陈莹 《资源科学》2011,33(12):2226-2231
基于东南沿海地区暴雨洪水特点,以流域面积2466km。的晋江西溪为例,应用1970年代30场暴雨洪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反映暴雨时空变化特征的一系列要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建立洪峰流量和洪量,与暴雨时空特征要素之间的多元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适当选取场次暴雨时空变化特征的要素,可以比较好建立暴雨洪水特征的经验关系;(④次降雨量、暴雨相对中心、暴雨时间变差系数和暴雨历时对洪峰流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暴雨相对中心这一指标比较好地揭示了洪峰流量对暴雨和流域产汇流特征空间变化的综合响应;从时间要素上看,暴雨时间变差系数和暴雨历时共同影响洪峰流量的大小;③洪量与次降雨量和起涨流量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养分胁迫下的夏玉米生理反应与光谱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不同阶段,测定其叶片光谱反射率,并结合其生物物理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浓度、叶面积指数等生物物理参数,可以反映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动态,也是反映物质生产和反射光谱关系的中间枢纽,通过叶绿素浓度含量与叶片反射率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数据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叶绿素敏感波段范围。  相似文献   

20.
结合炮孔堵塞对爆破的作用机制,运用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不同装药系数和堵塞情况下的三维爆破模型,采用多物质ALE算法进行计算,通过对整体应力云图和堵塞段有效应力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反向起爆时堵塞情况对爆破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装药系数下堵塞情况的作用范围,可为爆破数值验算和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