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复本是指与正本的内容和外在形式特征完全一致的图书,是图书编目意义上的复本,隐性复本是指与正本的内容相同而外在形式特征不同的图书,是读者需求意义上的复本。根据编目工作的确认原理,隐性复本不应该集中著录于同一条书目记录中,而是应该分别建立书目记录,同时应在书目记录之间建立关联,以充分揭示隐性复本,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2.
几种"特殊图书"的复本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目前出版的图书的几种特殊情况,及其给复本处理工作带来的难度,指出如处理不当将降低检索效率,使计算机检索系统的优势减弱,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边值条件,求得复本量与其借阅频次关系方程的一般形式,并给出了确定方程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言 图书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馆的增多,出版情况的发展变化,图书价格的上涨,图书馆经费的紧张,购进图书复本量逐年减少.但如何正确计算图书平均复本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前言 图书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馆的增多,出版情况的发展变化,图书价格的上涨,图书馆经费的紧张,购进图书复本量逐年减少.但如何正确计算图书平均复本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旨在解决大学图书馆教学用书的复本问题.(一)关于复本的定义.有关词典的定义不适用采访工作.应从读者需要的实质认识复本的概念.读者借书是要看内容,不是看形式.形式只有在特种条件下才有意义.从采访角度看,不论形式如何,只要内容一致就算复本.(二)关于复本的原则."种多册少"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大学图书馆的教学参考用书同样要"种多",但现阶段不能"册少".随着现代化服务手段的提高,本原则归根结蒂将全面贯彻.本文赞同北图邵文杰同志提出的"只能攀峰,不能填谷,填  相似文献   

7.
图书复本决策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复本是关系到图书馆馆馆藏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认为图书复本的制定是一种决策过程,必须建立相关的科学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本文通过图书复本的决策问题的提出和决策影响因子的分析,探讨了图书复本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8.
孙玉鹏 《兰台世界》2016,(13):85-87
随着我国出版业的繁荣,反映科学文化理论和成果的丛书大量涌现。但是由于各个出版社出版水平的良莠不齐、丛书出版形式的多样化,编目人员对丛书的概念、相关著录字段理解的差异以及编目规则的部分缺失,导致丛书编目数据的不规范。从执业资格考试丛书的集中、不同层次题名的著录、丛书复本的判定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对职业资格考试类丛书的编目和著录方法,恳请同仁的指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流通复本量、予计复本量、采购复本量等几个方面, 阐述了藏书复本量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运用最小二乘法解决复本量的数学问题, 经过计算机的快速处理, 能够科学地指导藏书复本结构。  相似文献   

10.
"动态复本量"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阐述清华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采访人员对选书“复本量”的认识,提出“动态复本量”的概念;并且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对“动态复本量”的调控方面的体会,以期提高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试论藏书品种与复本的关系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藏书品种与复本的关系,提出采购藏书品种的原则和确定藏书品种的具体事项,并探讨了确定藏书复本量的依据和提出了处理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一些图书馆线装古籍复本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馆际古籍复本交换的建议,分析了古籍复本交换的可行性,拟定了古籍复本交换的流程并指出其间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复本定义、复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复本量的控制等方面的回顾与梳理,进而对低复本馆藏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影响图书馆藏书复本量的诸多因素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复本标准,并指出它们是采访人员采选献时确定复奉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复本的判断及著录格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用具体的实例就编目查重中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复本判断的探讨,给出著录详解,并总结出复本判断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从利用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了期刊品种与复本的差异性。指出图书馆“保品种砍复本”的实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期刊资源共享是解决购刊经费不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馆际复本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志宏 《晋图学刊》2001,(3):62-63,69
针对各馆普遍存在的复本积存现象,提出了馆际复本交换的观点,并具体阐述了复本交换的方式、方法、协调机构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复本问题起源于需求驱动的人类知识传播活动,知识的增量传播导致个体知识的零增长与群体知识的倍增长矛盾,受众需求之间的同时性矛盾,复本增加与知识种类消减之间的空间依赖性矛盾。以需求驱动和供给约束为变量,以复本控制策略为运作规则,复本问题表现出显著的模式化特征,具有动态波动性。复本策略主要表现为最优复本策略(前置主动型)、动态复本策略(后置被动型)、零复本策略(环境补充型)三种类型,三种策略各具适应性,无显著的迭代关系,随社会发展在时间线上依次展开。知识传播技术和知识服务网络的迭代更新破解了长期制约知识增量传播的时空约束,在驱动知识传播转向的同时,也推动了当代图书馆转型。  相似文献   

19.
论馆藏图书隐性复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了馆藏图书"隐性"复本的概念.在首先确认何为馆藏图书"隐性"复本的基础上,对产生馆藏图书"隐性"复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隐性"复本对图书馆工作的不良影响以及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相关功能,对本馆22大类图书的流通册数、藏书复本率、新书复本率和图书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新书采购最佳复本率的预测值有助于确定新书复本量。该方法易于实现、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可作为图书采购部门提供新书复本量的参考依据,为图书馆的管理决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