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的心理素质将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文化建设需要跨越全员"心"育理念淡薄"、心"育文化内涵缺失"、心"育文化载体缺乏等困境。通过提升心理健康文化理念、强化心理健康文化根基、健全心理健康文化载体等途径建设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以熏陶、静化师生的心灵,促进师生人格的成长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  相似文献   

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步入新世纪,龚自珍的诗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感喟万千。人才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尤其是创造性人才。作为教师,更要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时时反思时时自励。因此,"我劝吾师重抖擞,不拘一格育人才"很有道理。通过对名师课堂的观摩与研读,我发现,只有教师的"不拘一格"才能催生学生的"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4.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个性、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而"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心理潜能的有效开发。 最大化开发生命潜能、全面奠基素质人生,四川省华阳中学从落实"人本关爱"教育思想出发,全力构建人本教育的"育心"文化,发掘、培育和释放了生命成长的本质力量,趟出了一条力行素质教育的"育心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新路。 探索终极关怀生命成长的人本教育"育心"文化,既找到了开启生命潜能的钥匙,更筑起了照亮生命星空的精神之塔。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德育教育融入化学课堂之中,不是有句俗话“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吗,在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必须承担起“育心”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化学知识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真的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怎样去运用到化学课堂中,在搞好“双基”教学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我认为总的说来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要以渗透为原则,把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成功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入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提出对人的培养要全面。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这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体操课教学中应实施美育,以提高学生的修养、气质。  相似文献   

7.
心理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心育的优势,遵循心育原则,讲究心育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清醒高远,一要重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二要规划开设心育活动课,并将心育课纳入各学科;三要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都加入到心育的工作中来;四要准确掌握心育活动的针对性、活动性、体验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易和好 《中国教师》2010,(Z1):335-336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本职工作,神圣而又繁重,笔者认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得有良好的人品,所以教师在智育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尤其对班主任而言,德育教育是育人育心的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心育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心育需要向纵深探索,着力提高心育的普及率与科学化、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内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助推。心育工程,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引领心理学研修、心理辅导、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师生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影响的系列化的教育实践。提出心育工程是当下各“龙头”高中在内涵上实现高位发展的高标,有利于把学校、教师与学生发展统筹起来。心育工程包括在全体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援助计划、建设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心育工程的实施要校长精细策划,需要学校教职工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清醒高远,一要重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二要规划开设心育活动课,并将心育课纳入各学科;三要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都加入到心育的工作中来;四要准确掌握心育活动的针对性、活动性、体验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育既要育体而且要育心。育心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修养和体育意志品质;启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高校体育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具备的条件是:要有崇高的兢业精神;要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思想工作能力;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只有在这几方面都做到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学真正做到育体又育心。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的情感过程。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激情导入,以情激情;二、深情诵读,以情导情;三、教师讲解,以情引情;四、学生体验,以情育情。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教育教学中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爱,从严教育,为社会培育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周娜  郑柳萍 《考试周刊》2011,(22):189+82-189,82
作业不仅是教学反馈的平台,而且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作业批改环节,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本文提出了"面对面"、"点对点"、"心对心"的三种点评高一学生化学作业的策略,以丰富学生元认知知识,增强学生元认知体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围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问题,以"人本关爱"的教育思想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五个维度"探寻心育渗透策略,践行"三维七段"单元教学,促进心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困生的发展。然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却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要辅导好“学困生”并转化他,就应该从“心育”出发。心育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取向根据是:“心育的目标是发展心理机能、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本文从教师的"师德"、"师能"、"师心"三个方位对教育学生的意义及素质提高的方法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育人。而正人者必先正己,育人者必先育己。教师要当好"人师",完成"传道"的高尚职责。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是修建看不见的"人才大厦",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庞大漫长的工程。基础教育刚好是这庞大工程的基石,所以我们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教师这一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仅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韩愈的《师说》告诉我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知识腾飞的年代,"闻道有先后"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90后的学生和70后、80后的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教师懂的学生懂,教师不懂的学生也懂。90后学生的"惑"不仅是学习上的"惑",更多的"惑"是成长路上的"惑"。面对不断在成长的学生和不断变化的新问题,这无疑对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帮助学生解"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亲身实践和体验,使笔者认为要帮学生解"惑",除了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一颗关爱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