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及所属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细胞治疗产品、体内外分离与扩增干细胞、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旨在加速干细胞工程技术开发及基因工程药物的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2.
细胞自噬是一种复杂细胞生理活动,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细胞自噬对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即双重作用,未来对细胞自噬的研究将会深入到基因水平,将会推进对细胞自噬机制的深入了解,并且会研究出一些调控细胞自噬的药物,该药物可以抑制细胞自噬对疾病的不利影响,促进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0,(2):58-58
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医学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有望开发出能缩小皮肤癌肿瘤的药物,以此取代外科手术。药物的工作原理是开启癌症细胞中的蛋白激酶基因,防止皮肤细胞转变成癌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鼠李素对鼻咽癌CNE-1细胞生长及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10、30、50、70、90μg/m L)的异鼠李素处理人鼻咽癌CNE-1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台盼蓝染色测细胞活力;平皿培养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异鼠李素处理CNE-1细胞48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明升高(p0.05或p0.01);用药物处理细胞6d,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活力逐渐降低;药物处理7天后,药物处理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以上方法都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异鼠李素对CNE-1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异鼠李素可明显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5.
<正>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求解答。近些年来,对活体状态下的生命活动进行细胞、亚细胞水平的观察与探测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观察到细胞中分子水平的生命现象,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郭敏就投身到这一领域,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深耕探索。  相似文献   

6.
细胞周期的循环过程是由许多基因共同协作而成的,这是一个细胞物质积累与细胞分裂的循环过程。癌变的细胞以及特定阶段的胚胎细胞常常有异常的分裂周期。外源性基因,例如p16、p21、p53、Cyclins等,使白血病K562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CDKS因子会使细胞阻滞在G2/M期;UP介导通路可能使白血病细胞细胞阻滞在G2/M期,也可能在G1期发生阻滞。不同的影响因子会使白血病细胞周期阻滞在不同时期,能为治疗白血病提供更广阔的研究前景。多路径与多靶点是我们研究药物与白血病细胞周期阻滞关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8-648
<正>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樊春海和黄庆研究员合作,应用一系列先进的细胞显微成像技术并结合生物化学手段,清晰展示了一类自组装DNA四面体结构在活细胞中的摄取与转运过程,为其在药物载运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人员利用全内反射显微镜、单粒子示踪等细胞成像技术,实时观察到了DNA四面体结构穿过细胞膜并在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3)
本文就胞外聚合物在微生物细胞吸附药物中的作用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出胞外聚合物是微生物细胞药物吸附作用的关键要素,但并非全部要素,无胞外聚合物的微生物细胞对药物仍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推测与微生物细胞自身结构特征、活性有关。但ESP能够大大加强微生物细胞的药物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科技管理》2014,(6):96-96
<正>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是1992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托昆明医学院建设的第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1994年12月验收合格投入运转,是我省从事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药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的专业机构,也是云南省新药研发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研究领域涉及抗肿瘤药理、心脑血管药理、内分泌及代谢药理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领域,已在分子、细胞、器官和动物水平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生物活性筛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药物释放体系在组织工程、基因释放、肽和蛋白质释放、靶向和细胞识别以及新型药物释放体系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展望了多学科交叉渗透及研究与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30日,在由成都高新区、成都市科技局主办,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参与其中的“2011细胞生物治疗技术国际论坛”上.成都美进生物首席科学家邓涛提出,目前有望通过研究肿瘤干细胞靶向药物和细胞生物治疗技术.在5年内研发出具有自主产权、对我国高发肿瘤治疗效果显著的靶向药物和细胞生物治疗技术。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界人士对靶向肿瘤干细胞研究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2.
邢勇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208-208
由于病毒结构简单,需借助寄丰细胞的功能而繁殖.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始可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应用,大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理想的药物应当不影响细胞的代谢.然而,由于许多代谢步骤为病毒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许多抗病毒药物在体外细胞培养中虽然是病毒复制的强抑制剂,但在动物体内却有毒性.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9,(8):7-7
通过3年的“抗HIV药物开发关键技术建立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攻关,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成为国内外极少数拥有最完整的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整体水平的抗HIV药物药效学和机理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体系的实验室。在抗HIV药物研究和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是我国最主要的抗HIV药物研究的基地之一。该平台为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HIV药物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对云南省乃至全国艾滋病(AIDS)的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药物作用的机理和药物作用的靶点,根据其作用的可能方式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建立筛选模型,确定评价标准,并结合组合化学、计算机技术、生命科学、生物芯片等学科技术使高通量药物筛选新药成为极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学科是目前生物学领域中最活跃、与国家经济发展联系得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学院于1993设立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继而于2003年设立了生物技术博士点。生物技术领域的课题组主要从事1、拟南芥及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植物抗病、抗除草剂、耐寒、耐旱基因工程研究;2、药物及疫苗的研究,如天花粉蛋白的定向改造、HIV和牛结核杆菌的疫苗及药物研制;3、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及细胞治疗研究。陈章良北京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抗病毒病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及应用以及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11,(19):9-9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全新抗病毒药物“DRACO”,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病毒。在实验室利用动物和人类细胞进行的试验中,这种新药能有效对抗i5种病毒,包括感冒病毒、H1N1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其他几种出血热病毒等。由于具有广谱性且起效快,未来它或可成为抵抗病毒的“万能药”。这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原理是引发被病毒侵袭的细胞自杀,从而阻止感染,同时不伤害健康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能够破坏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几乎不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分子靶向药物。因而对其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介绍了常见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并重点综述了已经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正>目的:研究DNA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抑制剂GSK126联合应用对调节结肠癌EZH2-p16信号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结肠癌细胞株SW620分为4组,对照组、地西他滨单药组、GSK126单药组、地西他滨与GSK126联合用药组。用细胞增殖率测定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16基因的表达。结果:地西他滨药物联合应用对SW620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16基因表达上调。结论:地西他滨联合GSK126对结肠癌SW620细胞有强大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16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斑马鱼被美国FDA列为继人和啮齿类动物之后的第三大模式生物。斑马鱼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5%;其信号传导通路、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等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具有饲养成本低、体积小、发育周期短、体外受精、透明易观察、单次产卵数较高等特点。利用斑马鱼模型可在2~3天内完成体内活性实验,所用药物量极小;在显微镜下可全程、完整观察药物对斑马鱼体内器官、组织、靶点的作用。以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进行实验,既具有体外细胞实验的高通量性,又具有整体动物实验的高内涵性等特征,且实验周期短、成本低。因此斑马鱼已成为药物筛选评价体系中,衔接细胞和哺乳动物模型的重要环节。2009年,欧洲斑马鱼药物筛选技术服务公司Biobide获得FDA和EMEA的GLP认证。2015年,我国制定了中国实验用鱼(斑马鱼)质量控制标准。自2006年起,山东省科学院药物筛选技术平台针对中药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在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山东省自然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开始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中药心血管活性筛选评价新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取得以下阶段性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系统生物学研究发现,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往往共享相同的信号通路,说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研究针对AD,利用反向药物筛选的方法进行药物重定位,从上市药物中预测了4种可以用于治疗AD的药物。并利用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对预测的重定位药物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