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涌入高校,独生子女群体学生的教育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分析,从辅导员的角度探讨高校独生子女群体学生的教育方法,培养他们自我完善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高校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今后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将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与多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存在着差别,独生子女大学生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受教育者心理特征的变化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职校生中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具有相对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只有熟悉这些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新生中的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大幅增加,对从高中升入大学,开始人生光辉历程的当代大学生来说,适应期的心理非常复杂,而独生子女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使其在入学后表现出种种矛盾心理冲突。因此,正确把握独生子女新生的心理特征,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防止不良心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调查一所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入手,分析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及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对独生子女学生不良心理问题提出教育建议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从我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高校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根据其心理和性格特征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高校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由于与多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存在着差别,独生子女大学生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我们应该根据其心理和性格特征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浅议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意识,已经代表和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潮流。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分析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此促进独生子女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心理特征,并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对独生子女性格的教育必须要掌握其心理特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社会群体。与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心理特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衡量标准都有一定的差异,这是高校的广大教育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对这一群体进行教育与培养时,应着眼于该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我国各中小学校中,独生子女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针对现代城镇小学独生子女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特征,如何培养和激发独生子女的体育兴趣,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为此对城镇独生子女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何甜 《中国教师》2013,(Z2):84-85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社会发展的知识性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而当今高校艺术类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比较弱化,这就导致了他们的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较差。因此,作为艺术类学生的辅导员,一定要积极的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状态,并及时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改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文章针对这一问题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重新构建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及培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湘梅 《天中学刊》1999,14(4):88-90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逐步深入,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多,独生子女在幼儿园和小学占有绝对的比例。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所重视的重大课题。家长和保育工作者有责任研究和了解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并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和发展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一、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孩子的心理是在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由于独生子女独特的地位和生活环境,以及他们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早期教育和影响,使独生子女从婴幼儿期开始就与非独生子女有一些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从好的方面看,由于父母只有一个孩…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具有积极与消极两种心理特征。积极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意志坚强、真诚正直、自立自强、感恩回馈等方面;消极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自我封闭等方面。只有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心理,才能培育高校贫困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学生的纪律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纪律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笔者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作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求提高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 ,给高校的学生结构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 ,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 ,科学地分析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大量翔实的调查材料的基础上 ,从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情绪调控能力、学习和生活兴趣、社会适应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并依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优化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的对策 ,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 ,大学生生源构成比例发生明显变化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例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高达60 %以上 ,已成为学生的主体。因此 ,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对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诸多共同的个性特征 ,但是由于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独生子女大学生显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1.独立性较差。由于长期以来受父母亲朋的关心和爱护 ,甚至是溺爱 ,一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大小事…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6所高校831名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正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男生大于女生,理工科大于文科,高年级大于低年级,城市高于农村,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缓解大学生考试焦虑应从学校、家庭和学生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保山学院、文山学院、红河学院三所边疆高校为例,调查边疆高校在校学生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肖计划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对三所大学820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大一、大二学生多采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大三、大四学生多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多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多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