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感"是学生直观感知、直觉灵动的顿悟,"图感"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勾勒视觉意象,引发学生的数学直觉,通过"图导"与"图构"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图感"。  相似文献   

2.
正十六、三点水图36-1、36-2中"酒"字和"汉(汉)"字的三点水,出锋都向同一方向收束,显得紧凑。图36-3、36-4中两个"河"字的三点水写得有变化。图36-3中"河"字的三点水下笔稍重,收笔较轻,向右边可字旁的右上方同一方向出锋。图36-4中"河"字的三点水写得较平,收笔方向几乎平行。十七、竖心旁图37-1中"惶"字的竖心旁沿袭篆书写法,行笔流畅,提按自如。图37-2中"恭"字的竖心旁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是搭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重要桥梁。目前一些教师在运用教材情境图的过程中出现了用"花"情境图、用"偏"情境图、用"错"情境图等现象。对情境图进行二度打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对情境图进行增补,要善于深入挖掘,引发学生的多元思考,要善于替换信息,凸显教学关键,从而凸显情境图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4.
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概念教学、计算教学、解决问题教学,教师以几何直观理念为指导,眼中动图、脑中动图、胸中动图,用形助数贯穿教学,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将识图、析图、画图、创作图视为一种常态,通过丰富"形"数量,完善"形"品质,提高师生学习力。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12-114
北大汉简《揕舆》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出土数术文献。整理者将简文中一幅图式题名为"大罗图"。文章认为,"大罗图"命名值得商榷。通过对"大罗图"与《大罗》章之间的关系、"大罗图"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还对其它出土简帛数术文献中图式和简文的位置关系、古书中对该种图式的称名习惯进行了梳理。最后认为"大罗图"应改题为"式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铁三角""铝三角"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图的剖析,借鉴"价类图"等相关理论,从化学反应中元素价态变化、粒子所带电荷数和反应体系溶液酸碱性等多个视角,创造性地提出描述水溶液中元素的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价荷图",以铜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实验证实"价荷图"的可靠性,借助"价荷图"思想预测并设计双...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低年级课文中配有大量的"图",这些"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发挥"图"的作用。一、为什么要重视"图"的作用低年级阅读教学,重点是进行词、句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认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的能力。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多为直观的和形象性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进行低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课本里编排了大量的"图"。  相似文献   

8.
类比图是具有类比作用的一类图像。高中生物教学中对"类比图"的教学价值缺乏应有的重视,不能科学开发"类比图"辅助教学。通过统计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类比图分布,分析类比图的特殊价值,并结合实例说明教学中类比图的创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思维导图进一步细分为陈述性思维导图和程序性思维导图."陈述性思维导图"是指针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最终要达到的思维结果的可视化内容,它是一种共性的、静态的思维导图."程序性思维导图"是指针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把主体的思维起点、思维方向、思维程序等相关细节可视化,它是一种动态的、具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只有把"陈述性思维导图"和"程序性思维导图"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思维导图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0.
<正>地图在初中的地理教材中随处可见,识图、记图也是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内容。然而识图、记图这一地理学习中需要考查学生记忆力的部分,对一些记忆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识图、记图是他们地理学习中的"噩梦"。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识图、记图的技巧,让学生摆脱"蛮记"的方式,使其地理学习的效率得到提升。一、利用口诀识图、记图识图、记图是初中地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任务。一张小小的地图可能涉及多个层次的地理知识,学生如若采用"蛮  相似文献   

11.
一、看懂情境图,搜集相关信息对于教材中的情境图,首先要让学生"用生活的眼睛"去观察,了解情境图中数学之外的生活情节;其次要用好教材中情境图的潜在资源。由于教材中情境图呈现的信息往往比较多,显得比较零乱,因  相似文献   

12.
"结构"是指文本结构,"导图"则是指图形工具。结构导图,即引导认识学习文本结构的图形工具。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结构导图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学习布局谋篇的知识;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结构导图帮助学生提升布局谋篇的能力。依托结构导图可以将写作教学中"构思"环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一、立体图形表面展开图1.是否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判断要诀.在由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必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同时也必不能围成正方体.①"一"字形,如图1(1);②"7"字  相似文献   

14.
吴海燕 《成才之路》2014,(15):82-83
正一、"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概念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相似文献   

15.
数学情境图,承载的功能可谓数不胜数,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生动的教学方式以及发散的数学思维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把不可或缺的万能钥匙。教师要深入研究"情境图",在准确理解"情境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与开发"情境图"的教学功能,优化教学资源,达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思维导图"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称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它借助图表、线条、箭头、关键词等形式,依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地、条理清晰地去把握课文。起到导引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握文本角色关系,梳理故事情节,探寻情感线索,让"思维导图"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17.
<正>在浙教版教材中,"赵爽弦图"是为勾股定理的证明而引入的.然而"赵爽弦图"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解决部分正方形问题时,我们可以考虑通过补全"赵爽弦图"或其中的一部分来解答.结论 1如图1为"赵爽弦图",易证  相似文献   

18.
板书是体现编者编排思路的"单元地图"、体现文本表达思路的"阅读导图"、彰显儿童内化理解的"思维导图",也是协调师生教学互动的"学习导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重视板书设计,发挥其思维导图功能,不但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其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结构化,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思考,真正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以思维导图的特质与大班的谈话活动目标相结合,根据幼儿的需求将思维导图中的气泡图、圆圈图、流程图、桥形图等设计成为个性化的挂图、记录图、游戏材料,从"认"图"、玩"图"、用"图三方面予以推进,用图辅助幼儿谈话,丰富幼儿语言,积累经验,以解决幼儿无话可谈、被动谈的问题,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树状图"在华东师大版新教材中,大量运用到规则事件机会的分析中,由它能很直观的得到结果.运用"树状图"这一工具,可将一些较繁、难的问题的求解难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