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易 《寻根》2008,(1):23-27
在中国科举史上,一名考生(古称“举子”)如果接连考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话,就被称为“连中三元”,这是极其难得和极其荣耀的事。那么自隋唐至清末约1300年的科举史上究竟出现过多少“三元及第”者呢?据清人王之春《椒生随笔》和朱彭寿《旧典备征》卷四的记载,连中“三元”的共有13人,他们是:  相似文献   

2.
于潇怡  汪启明 《中华文化论坛》2023,(2):160-171+191-192
清初政府的文化政策具有“刚柔相济”的两重性。一方面“崇儒重道”,开经筵、兴科举、刻图书;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出版政策是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是图书出版的重要门类。柔性文化政策如发布诏令提倡地方志的编修,促进了清初地方志的繁荣,刚性政策如文字狱抑制阻碍了地方志的发展。但也存在例外情况,清初大兴文字狱的背景下,部分载有涉明“违碍”内容的地方志出版并未受波及。这一情况表明“文字狱”实施过程中,同样具有“刚柔相济”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3.
“乐亭影”是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因诞生于乐亭而得名,为乐亭先民创造。乐亭县地处冀东,历史上先后隶属于滦州、唐山,因此也被人称“滦州影”、“唐山皮影”和“冀东皮影”。“乐亭影”的影人、道具,由驴皮雕镂而成。因而又有“驴皮影”的称谓。其显著特点是唱腔、道白,均是地道的乐亭方言语音。因人称乐亭人“老呔”,称乐亭的方言语音为“呔话”,因此,“乐亭影”又被称为“老呔影”。  相似文献   

4.
何绵山 《寻根》2013,(6):47-49
斋教是台湾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宗教。 斋教信徒“不出家、不穿法衣、不剃头,以俗人身份于市井营生”,其身守正,能守戒律,奉行素食主义,以不吃肉为本位,因此被称为“食菜人”,信徒之间互称斋友,女众称“菜姑”,男众称“斋公”。台湾学者周宗贤引清礼部“祀天斋戒”项所载云:“斋教者在洁斋其身,不亵神明。  相似文献   

5.
郑金洪 《寻根》2003,(1):131-133
先秦时帝王子孙称王子、王孙,他们的后人便有以王为氏的。周灵王(姬泄心,公元前571~545年在位)太子晋早逝,子敬宗袭爵位,周景王(姬贵,公元前544~520年在位)时为司徒,敬宗也是景王的侄儿。时周室日微,为了避乱,干脆改姬姓王了,以后子孙繁衍各地。现在闽、粤、台各地王姓,多来自“琅琊衍派”和“太原衍派”。琅琊为古地名,今山东省东南部的诸罗县一带。敬宗之后十一代孙王错的儿子王为战国时魏国大夫,其孙王谕、曾孙王息,先后任齐国大将和司寇,琅琊王氏发展成名门望族。太子晋四十九代孙王潮、王审、王审知入闽开基,奉为王姓…  相似文献   

6.
莫艳梅 《寻根》2012,(3):88-92
西施其人,2500年来不绝于史。美人西施,最早见载于先秦古籍《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而管仲(?~前645年)早于西施二百年左右,何以知其身后之西施?考《管子》多杂后人伪作,《小称》为其一,尽管如此,它在记载时间上却是遥遥领先。《慎子·威德》记载:“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供,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甥,则行者皆止。”  相似文献   

7.
张京翰,号西村,连城县新泉镇人。祖父张国宝为乾隆三年戊午科举人,曾任浙江钱塘水师营督师,素行廉洁。父亲张斯禹为邑痒生,年仅28岁就病逝。京翰年幼好学,博闻强记,所学涉猎甚广,除诸子百家外,易经、数学亦无不通晓。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庚子科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又考中进士。1781年,中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智永不仅是一位佛门高僧,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书法艺术大师。著名的《真草千字文》即是智永书法艺术的灿灿精品。智永,名法极,王羲之第七代孙(羲之第五子徽子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人称”永禅师”、“永师”,”永僧”。具体生卒年月失考。  相似文献   

9.
陈敏 《寻根》2011,(1):128-131
李鸿章的后半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他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相似文献   

10.
1983年,这一年冯友兰先生与金岳霖先生都到了八十八岁,冯先生题联一付,贺金先生寿,这上联是“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下联是“论高白马道超青牛”。“米”字可分解为八十八,故八十八岁有称为“米寿”的。“茶”字可分解为廿和八十八,故一百○八岁称为“茶寿”。上联表示祝贺,并以茶寿相期;下联是指金先生的学问。公孙龙著有《白马论》,“论高白马”是说金先生逻辑分析的水平高于公孙龙。青牛指老子,金先生有《论道》一书,这是中国现代哲学中的一部著名形上学著作,“道超青牛”是推称金先生此书可与《老子》相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