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史秀荣 《辅导员》2014,(5):15-17
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游览过很多景点,可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总觉得走码观花.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特色。其实呀,要想把游览景点类的文章写好,还的掌握下面这个好办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才能突出景物的特色,才能让你的文章有特色。那就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2.
秋游崂山     
题目写参观游览的文章1.参观一个小区、商场、养殖场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自己拟题,写一篇文章。2.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苏教版)提示:要写好参观游览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该按照参观游览的先后顺序介绍景物。只有准确地交代了参观游览路线,才能明确、具体地描述景物特点,展现给读者一组完整的、连续的图画,让读者如临其境。2.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整体形象,在此基础上再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3.明确文章的立意。景物要写活,必须…  相似文献   

3.
学习写游记     
游记是以生动、轻快的笔调记述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游记取材的范围极广,它可以描绘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记录某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写游记,难的是写景状物。景物写得生动,才能引人入胜。要写好景物,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善于抓住景物  相似文献   

4.
作文快乐岛     
《辅导员》2014,(8):15
正如何把游览景点写好是小学中高年级同学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中年级的同学们在写景的时候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会观察的顺序,高年级的同学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会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把自己的情感渗透融化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让文章富有思想性,这样你的游记类文章才会更加出色!本期的作文快乐岛之旅,史秀策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游览写景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鬼学作文     
[秋日私语] 要想写好景物,关键是要抓住最能体现景物特点的细节来刻画,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最近,编辑部又收到了大量以秋天为题材的作品,有趣的是,许多文章  相似文献   

6.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同学们都喜欢到景色迷人的地方去春游,老师免不了会布置同学们写一篇游记。游记是以描写所游之地的山水风光、建筑特色等为主的记叙文。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游记中的景呢?一、游踪清晰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游览一个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写作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在不同地点所见…  相似文献   

7.
<正>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游览归来,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下来,便是游记。写游记应注意:一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声音等的特点进行描写,对所写之景了然于心,写出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写出"人人皆有,而人人笔下皆无"的文章。二要言之有序,交代游踪线索。一般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依次展现沿途风光,有条不紊地描绘出观察到的景物。三要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最有特色、最有故事色彩的景物,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以绘景状物为主,还是写人记事为主,记叙文离不开景物描写。写人要凸显人物个性,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所谓景物特征,是指某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景物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时令,不同天气,自然景物会有各自独特的眼神和别样的风情。写景抓住特征,让笔下的景物特色鲜明,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何才能写出景物的特征呢?下面几种写作方式值得借鉴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绘景类文章就是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这类文章,就要重视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我们所重视的景物描写不是作者看到什么风景就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描写是记叙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呢?我现在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为例,谈谈有关写出景物特点的方法。一、注意景物特点的代表性景物的特点很多,但在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主要抓住最能显示景物特点的代表部分来写,充分体现其景物所包涵的思想感情。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要反映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首先抓住了具有代表性的“山”和“水”来写。至于“空中的云雾迷蒙,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只是一带而过。这样既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又写出了桂林山…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人们对家乡总是一往情深,昼思夜想,永远有一种眷恋之情。那么,怎样指导孩子写好可爱的家乡呢? 一、抓住特点写好家多的景写家乡的作文一般说都是以写景物为主的文章。这是因为人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包括山川田野等自然景观,也包括房屋桥路等社会景观。写景物的关键是在深入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抓住家乡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这里说的特点就是与别处不同的地方,是你家乡的特色,是你为之自豪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有了走出家门,游览祖国河山的机会。同时,本栏目也收到了不少有关旅游的习作。记游类文章属于记叙文,同学们要掌握这种文体的习作并不是很困难的。但记游文章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体,在我国的传统文学中,前人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佳作,因此要写好它也不太容易。要写好这类文章,首先要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来记叙。本栏刊发的习作,基本都做到了这一点。如杨思超同学的《爬恒山》,写出了恒山的雄奇;史韵洁同学的《游武夷山》,则写出了武夷山的风光迷人;杨川皓同学写的是更有特色的西双版纳勐伦植物园和野象谷;齐…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我在这方面作了一点尝试,指导学生实地观察,写出了较好的写景文章 一、实地指导观察,找出景物特点.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景物也是如此,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要写好写景文章,必须找出景物的特点.为了写好《登轿子顶山》和《游竹海》这两篇写景文章,我作前实地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指导,有的放矢地作了精心的取材.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真是一件乐事。但在游览之后,怎样把它写下来,而且有充实、有趣的内容呢?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景物的基础上,拔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至于杂乱。观察景物,通  相似文献   

15.
游鸡公山     
<正>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学写游记"写游记,首先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声响等特征进行描写。其次,在描写景物时,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游览的路线,有条不紊地把观察到的景物描绘出来。最后,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才能打动人,写出的景才有灵气,并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今年五一黄金周,作为对我学习成绩提高的奖励,妈妈特意带我随旅行团去  相似文献   

16.
秋天的色彩     
<正>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不管选择什么内容来写,都必须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即合理安排描写景物的顺序。初学写景的文章,宜运用"移步换景"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在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再次,要围绕一个中心精  相似文献   

17.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环境进行记叙或描写,就是描写景物的记叙文。抓住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一、单元教学提示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景散文.教材的"单元教学要点"提出了两点:1.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2.体会描写的作用.(一)根据本单元所提供的几篇范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表现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例如《春》,抓住了春草旺盛,春花灿烂,春风和暖,春雨细柔的特点,进而描绘了春天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景象.要抓住景物特点,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细致是写出特点、写好景物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学会写好一处景物,这是小学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把一处景物写具体、写鲜明,我们首先要对所选定的景物按“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仔细观察,这样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此外,一定要注意“春、夏、秋、冬”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尤其得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不妨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篇游记,只有写出了特色,才有生命力。要使游记写出特色,作者必须做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作者在写作中要做到这点,在游览吕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地游览某些地方和景点,有意识地对这些景点的景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又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实地感悟,还必须有深度,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