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爱美、追求美必然变得更自觉、更迫切,他们总是对风度美刮目相看,希望自己具有美的风度。对此,要让大学生培养自己的内在美、语言美及高雅的举止、美观的外表,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度美。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爱美、崇尚美、追求美更是当代青少年典型的心理特征。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把握美的特征,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语文教学魅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美育是美的形象教育,它具有形象性和可感性。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注意仪表、谈吐、举止、气质和风度,让人一看到你  相似文献   

3.
爱美的思想人人皆有,作为美的使者,就应该努力创造美、完善美。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在三尺讲台上,教师是自导自演的美的表演者,一节课是否吸引学生,可以体现在六个方面:即穿着美、语言美、笑容美、板书美、设计美和配合美。美牵动着人们的生活,牵动着人们的课堂,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美的传授者,教师要培养出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新型社会建设人才,教师还要让美在课堂里绽放出最闪亮的光彩,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美、体验美,在美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哲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育立美原则”———教学活渗透着教师爱美的感染力 ,充分挖掘并表现美的教学内容 ,选择美的教学艺术 ,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 ,表现教师美的仪表形象 ,在教师的乐教美和学生的乐学美中 ,实现德育美、智育美、体育美、劳技美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实现全面素质美。  相似文献   

5.
试论教师仪表风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仪表风度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特征.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仪表美与风度美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生命美与精神美的相互交融,是教师形象美与内涵美的和谐展现,是教师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金记平 《考试周刊》2009,(18):16-17
教师的仪表风度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特征。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仪表美与风度关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生命美与精神美的相互交融,是教师形象美与内涵美的和谐展现,是教师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以美为契机,把教学结构的外在美与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有机联系.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下接受数学中美的知识.让学生亲自体验美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有趣的活动.并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观点.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地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订丁见,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许多丰富的审美内容,需要我们善于挖掘出它的审美因素,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进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哲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育立美原则”-教学活动渗透着师爱美的感染力,充分挖掘并表现美的教学内容,选择美的教学艺术,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表现教师美的仪表形象,在教师的乐教美和学生的乐学美中,实现德育美、智育美、体育美、劳技美。  相似文献   

10.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作一番尝试。一、教师的"造型"美课堂上首先要通过美的气质和风度给学生以美的造型:举止要文雅庄重,教态要自然舒展,衣着要整洁大方,言谈要流畅幽默。这样,学生看到、听到、感到、想到的都是美的,自然利于在美的环境中开展教学,陶冶情操。二、教学的语言美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优美的语言是教学的必需。教师语言优美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一般都希望自己的风度优美,常常用温文尔雅、风流倜傥、文质彬彬、落落大方等形容美的风度。这反映了人们的爱美之心。什么是风度?风度,是人的行为举止的综合美  相似文献   

12.
文化教育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美的领域所能扩展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发展出来,而不能从自然状态发展出来。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美的事物,追寻美的事物,寻找美的真谛,让自己成为一个"爱美"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3.
林允杰 《考试周刊》2013,(7):156-157
生物实验教学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教师在实验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和挖掘美的信息,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趣,学会发现美、鉴赏美、应用美。  相似文献   

14.
常常有人说:人民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这里所说的“师表”笔者认为,其中有一层意思是指教师在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仪表风度方面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风度美最能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师的风度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一个美的风度。 风度美包括:气质美、仪表美、言行美。 1.气质美。气质是人们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动方式上的表现。一个人的气质同时反映出他的心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堪称经典的优秀作品,是名家名篇佳作,处处体现着美的意蕴。一堂语文课,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性情,让学生实现美的精神享受,在美的体验中阅读文章、理解文章、诵读文章,得到审美教育,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圣地。一、在阅读文章中感受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包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美"黑格尔这样说道:"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显现的,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正是这种爱美的要求或追求,使人流连在古典诗词"美的旋律""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当中。而要承载诗词的美,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美的容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谓美的容器是指美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的美与教学内容的美相互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呈现"美"。另外,托·阿奎那认为"美"中一个要素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的搭配,只有教学中"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仇正义 《现代语文》2008,(12):93-93
语文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学生上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享受。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提高,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语文课的美,是一个三维结构:语文所蕴涵的美,教师所发挥的美和学生所体验的美。这个三维结构表现出复杂的审美关系:教师对课文的审美关系,学生对课文的直接审美关系,学生以教师为中介的间接审美关系,学生对教师教学艺术的审美关系,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审美关系,等等。显然,这些审美关系中,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是最关键的。学生是美的接受者、感受者和反映者,因而,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到美、热爱美,从而正确的审美和努力地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物理美的独创性、统一性、和谐性和简单性特点,论述了物理美在物理教学中具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以美启真"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物理美美化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美的共鸣,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正>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文质兼美,作为语文教师,应灵活巧妙地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美"的语文世界里徜徉,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陈加理 《学苑教育》2012,(20):34-3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成为知美、爱美、创美的一代,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引生入境,在读中感知美、享受美,怡情怡性:披文以入情,设疑启迪;立足教材,抓住美育因素:借助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