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回望过去,每一个人的回忆都是不连贯的,然而如同曹文轩笔下的描述一样,在那些近乎支离破碎的片段里,喜悦是美,忧伤是美,欢聚是美,离别也是美,甚至连同印在脑海里的苦难也都充满了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课本里的《孤独之旅》和这里的《秃鹤》都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曹文轩的小说写得很美,这是有口皆碑的。美在哪里呢?主要是里面的人物大都有着闪光的品质,如正直,善良,热心,坚强……或者虽然有不少缺点,最终却能超越自己,故  相似文献   

3.
一个小小的心里住着许多精灵,然而它们都在沉睡,需要有一种力量唤醒它们。一旦拥有了充满活力的它们,你会发现,你拥有自己的美。曹文轩,一个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拥有纯美的文字、童真的心灵,这都得益于他生活的环境。一柜子的儿童读物唤醒了他内心的纯真。曹文轩经常说:"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我父亲柜子里的那些儿童读物。"在贫困的农村,书是奢侈品,但他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能看到作为校长的父亲柜子里的书。那书都是儿童读物,纯洁的书从小就唤醒了他内心的纯真,并且永不消退。  相似文献   

4.
曹文轩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以美丽的油麻地为故事背景,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小说作为他的"家园情结"的载体,表现出漂泊与放逐的强烈力量。从意象上看,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很多都是家园类意象;从人物上看,曹文轩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眷恋家园的人物;在叙事上,曹文轩多采用环形叙事的策略;在情感上,曹文轩对油麻地的丑恶有着温情的包容。总之,曹文轩对家园的回望乃是一种理性的、温暖的回望,正是有了这种温暖与理性,使曹文轩的小说哀而不伤,带着"甜美的忧郁"。  相似文献   

5.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作为学者的曹文轩一直关注孩子们的读书、生活、成长。他的小说以其精美深厚,充满诗意的人文关怀表达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思索,表达了对少年成长的关注。在《孤独之旅》里,作者以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小说创作风格独特,“唯美”、“诗意”是其创作的典型特征.他在作品中展示苦难,礼赞面对苦难时人所保持的美的姿态.纯美小说系列呈现给读者一个充满了诗与美的苦难世界.但是,近于工笔式的写作手法,与现实拉开距离的苦难题材,颇有些神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成为曹文轩创作的缺失之处.  相似文献   

7.
结合曹文轩的文学主张,以他的长篇小说作为研读对象,从原型批评的视角探讨曹文轩成长小说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研究发现,曹文轩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有着相似的叙事模式,其小说具有鲜明的仪式化特征,蕴涵着古老的"成人仪式"这一仪式原型。成人仪式原型不仅对曹文轩小说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也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你很特别     
微美克人是一群小木头人。他们都是木匠伊莱雕刻成的。他的工作室座落在一个山丘上,从那儿可以俯瞰整个微美克村。每一个微美克人都长得不一样。有的大鼻子,有的大眼睛;有的个子高,有的个子矮;有人带帽子,有人穿外套。但是他们全都是同一个人刻出来的,也都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微美克人整天只做一件事,而且每天都一样:他们互相贴贴纸。每一个微美克人都有一盒金星贴纸和一盒灰点贴纸。他们每天在大街小巷里,给遇到的人贴贴纸。木质光滑、漆色好的漂亮木头人总是被贴上星星。木质粗糙或油漆脱落的就会被贴灰点点。有才能的人当然也会被贴星星。例如,有些人可以把大木棍举过头  相似文献   

9.
对话曹文轩     
在当代中国文坛,有一个人的大部分作品一直与“清新、美、悲悯情怀”等紧紧联系在一起;从8岁的孩子到80岁的老太太几乎每一个年龄层都能够找到他的“粉丝”;他是作品在台湾最畅销的大陆作家,他的作品甚至还被选入日韩等国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他,就是曹文轩。曹文轩,男,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在那里学习、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让人们更多地熟悉这个名字的是他的一系列作品:《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草房子》《、细米》《、青铜葵花》……8月26日,在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学语文阅读高级论坛”上,曹文轩老师作了题为“培养积极的阅读生态”的讲座,会后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0.
语录     
<正>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有一种面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由于真实的人生没有剧本,不能彩排,不能重来,所以最要紧的是活在当下,承担此刻的责任,让每一天都处在最好的状态,结局即使不完美,也没有遗憾了。——林清玄我要留下昨晚做的梦,把它保存在冰箱里。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当我变成一个白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儿童文学对培养儿童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在生活中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曹文轩认为文学应该坚守"美"的责任,他的创作实现了他的文学和美学主张,实现了古典形式和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同时也使小学生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从而使曹文轩儿童小说人性美对小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读者印象里,曹文轩是一个用细腻笔触来表达现实的作家,文风精致、唯美。但在最近,曹文轩却推出了他耗费8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幻想小说——"大王书"系列的第一部《黄琉璃》。谈到写这本书  相似文献   

13.
美是曹文轩作品的一大特征,他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优美诗意的语言文字、独特的风景描写、艺术形式的引入以及对童趣的描写,编织成美丽的童话,营造出一个干净唯美的世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曹文轩的审美理想,即对儿童进行美的熏陶,打下“人性的底子”、“精神的底子”。  相似文献   

14.
齐占军 《考试周刊》2011,(17):90-91
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优美的学科。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数学思维具有清晰、多向传导、构思巧妙灵活等独特的美。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个数学公式,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蕴藏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成长的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不仅能令人看见美,还可以体现人之美,而眼神则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年龄,它的每一次闪耀,都代表着你的精神面貌。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的眼神也会不一样。在小学时,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快乐、天真与童稚。因为那时的我们都涉世未深,不懂得世上的勾心斗角、世态炎凉,以为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快乐,没有烦恼忧愁,犹如天上的鸟儿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天真,没有猜忌,没有坏主意,对待每一个人都那么真诚;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好奇,没有停止,没有满足,每遇到新鲜事物,总会惊讶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曹文轩的《草房子》中的故事发生地——油麻地,我一直认为那是他曾生活过的地方。因为后来他的长篇小说《细米》之中,也提到了油麻地。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并没有走福克纳那种路线——建立一个庞大的家族的谱系——让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油麻地不过是他在香港小居时住过的一个地方而已,他很喜欢,所以就被他纳进他的小说之中。这个精细而又喜欢唯美的人,总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和他的艺术追求保持一致并产生审美碰撞的机会和细节。这样,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就生活在虚构的油麻地里。曹文轩在《草房子》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他不习…  相似文献   

17.
在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中,"油麻地"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空间意象。基于儿时的故乡记忆,曹文轩以回望的姿态建构了"油麻地"这一诗性的空间形态。作为一个由文字建构起来的抽象化空间,曹文轩笔下的"油麻地"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空间形态,它有着可供阐释的三重维度,即不仅是一个成长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古典美学空间和价值理念象征空间。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好诗都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有关,再客观表达的诗作里也存在诗人的自我,一切的美都是靠诗人去发现的,美往往是人与自然相遇的一瞬间,因此,即使是在一首诗里,也存在一个诗人主体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地域文学作品中,曹文轩和迟子建笔下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纯净美。他们都擅用朴素温情的笔调,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呈现出一种纯净的精神之光。但两者也有相应的差异性,如在故乡情怀上分别体现为回忆的永恒和现实的观照;在儿童视角上分别采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在对苦难的叙写上,前者落脚点在孩子,后者落脚点在成人身上。  相似文献   

20.
幽灵在阁楼上窃窃低语,胆战心惊的孩子忽隐忽现,稻草人在田野里走来走去,木偶和布娃娃也有生命……当然,这些都是磨砺心灵的好玩的吓人事,每一个故事都会对你的想象力极限作出挑战。《鸡皮疙瘩系列丛书》!美@R.L.斯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