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明与革新》2014,(7):55-55
后悔可不是人类独有的情绪。英国新一期《自然·神经学》杂志刊载报告说,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老鼠在作出错误决定以致错过美食后,也会表现出后悔情绪,且会影响它随后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徐娜 《金秋科苑》2008,(7):48-49
2008年是农历鼠年。说到老鼠,很多人的心中都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偷偷摸摸”、“肮脏不堪”……这应该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老鼠根深蒂固的看法。不过这同时也说明了老鼠和人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10,(15):6-6
来自英国和挪威的一组科研人员发现,新生老鼠在开始活动前已具有方向感。这一结论很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动物,包括人类。研究人员在新生老鼠睁开眼并开始活动前将微型感应器植入这些老鼠体内。这一做法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记录新生老鼠第一次“出窝”活动时的神经反应。  相似文献   

4.
2000年11月,《解放日报》刊登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消息: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3位科学家首次发现,人脑具有记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种称为“NMDA接收器”,俗称“记忆闸门”,而且还有一种被称为CE的物质是打开“记忆闸门”的关键物质,这如同找到了“打开智慧之门的密码”。这一伟大发现,对人类是福音,因为谁也不愿意平庸。据称,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对“记忆闸门”的记忆功能进行如此细致的研究。他们在实验中采用遗传技术繁殖体内带有“记忆闸门”的老鼠,而且可以根据给这些老鼠喂养CE物质来决定“记忆闸门”的关闭与开启。研究人员发现,当“记忆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老鼠的记忆能力受到限制;但在“记忆闸门”开启后,这些老鼠又可以重新记起它们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次关闭其“记忆闸门”,老鼠又会再次忘记学过的内容。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记忆闸门”  相似文献   

5.
人脑老鼠     
2005年12月,一批非比寻常的“精灵鼠小弟”在美国一个研究院诞生了,它们的鼠脑中含有0.1%的人类脑细胞!这些人脑老鼠是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产物。在实验中,科学家把10万个含有人脑基因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注入两周大的老鼠胚胎中,经过两个月的观察,科学家发现,这些植入老鼠胚胎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虽然不是很成熟,却仍能在老鼠的胚胎中继续发育成熟,并和老鼠的干细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老鼠的新脑。这些小老鼠出生时大脑里就携带了0.1%的人类脑细胞。这些老鼠是否具有了人类的智慧呢?科学家认为,我们不必因为老鼠大脑中有了一点点人脑细胞而感…  相似文献   

6.
人类太像老鼠了,完全“形神.兼备”,简直就是“变形老鼠”!——如果这句话出自一般人的嘴里,也许你会当艺术夸张来对待,并不会太在意,但现在科学家拿出铁证,来证明这句话并不是艺术夸张,那你会作何感想呢?你愿意承认自己是“变形老鼠”吗?  相似文献   

7.
科技快递     
动物也会患上忧郁症英国的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动物和人类一样也会出现情绪失落,有时甚至会演化成非常严重的忧郁症,并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通过研究老鼠在不同的住宿条件下对失去奖赏和获得奖赏所做出的反应,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们依据人类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找到了一种测量动物情绪状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苑集粹     
“人脑老鼠”诞生(编者按:上期《科苑集粹》我们报道了科学家已经在老鼠身上培植出人体乳房组织,现在又培育出了拥有1%人类大脑的老鼠,将来会不会出现人不像人、老鼠不像老鼠的人造怪物?)美国科学家最近声称,他们已成功地培育出了拥有1%人类大脑的老鼠,今后,他们将试图培养出拥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一群老鼠将被送上地球轨道。当然它们不是去太空旅行,而是肩负着实验任务。为什么要让老鼠上太空?在地球上,人和其他动物的生存都需要重力。如果重力消失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生一些奇怪的变化——肌肉会变得松弛;因为钙质流失骨头会变得脆弱;身体保持平衡的能力也会下降等。宇航员在太空里生活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虽然人类真正进行太空探测的历史并不长,但是自从人类第一次在地球轨道上围绕地球飞行以来,人类已经在宇宙飞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航天项目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现在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10.
猫怕什么     
有机会一定要和孩子们玩玩这个游戏:让孩子把“老鼠”一词快速地重复读十次,当他一读完,立即问他:“猫怕什么?” 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回答:“老鼠.” 有趣的是,你跟成年人做这个测试,结果也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会回答你:“猫怕老鼠.”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分析: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做一件事,或叫喊同一个词时,他的智力很自然地在重复过程中持续下降.当他的智力下降至某一个临界点,他的判断力也会跌到低点,于是他的判断便会出错.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可以征服太空,但至今无法征服老鼠,老鼠比人类生存历史更久,数量更多。大洋中某些荒岛实际上已被老鼠“占领”,人根本不敢上去。我国也是老鼠的“美好家园”,尤其是江淮及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北部山区以及东北农牧接壤的地带,鼠害一年比一年严重。在这些地区,1993年和1994年,全国农田鼠害面积分别为3.5亿亩和3.8亿  相似文献   

12.
科技情报站     
基因变异让狗狗“变脸老鼠也能被同伴的痛苦所“传染”加拿大专家说,在一个笼子中生活过的两只老鼠,能相互“传染”它们所感受到的痛苦,这种现象与某人打哈欠可有会“传染”旁人类似。如果两只老鼠互不相识并同时被喂醋,它们并不会扭动得很厉害,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在潜在对手面前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人类会做梦,梦中的东西多半是以形像的形式出现的。那么动物会不会做梦?要是会,出现在它们梦中的东西又会是些什么?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认知科学家用老鼠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在老鼠的大脑中植入电极,然后教它走迷宫,并将老鼠的脑电波的变化记录下来。他们发现老鼠的脑波图非常精确。通过脑波图他们能够准确地知道老鼠每个时刻的活动,比如第一次左拐,第一次右拐,第二次右拐,走过第一个过道,走过第二个过道……等等。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09,(20):8-8
人一上年纪,就容易忘事。法国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年纪增长,大脑中的早老蛋白-1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对老年人的记忆力造成损害。科研人员向实验鼠注射了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早老蛋白-1,结果发现,当老鼠脑内出现过量的早老蛋白-1时,大脑中的“突触可塑性”就会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到记忆力。突触是大脑内部信息交换和储存的重要场所,它们构成了神经连接网络。  相似文献   

15.
人鼠之争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与人为伴,有的终生忙碌为人造福,有的供人观赏,而居室中的老鼠则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据估计,老鼠的数量是人口的四倍,一只老鼠一年消耗粮食按5公斤计算,全世界每年被老鼠吃掉的粮食足能装满长度等于我国万里长城的一列火车。老鼠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6.
老鼠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之一。从人类开始定居务农有了家,老鼠就依附人类为生。老鼠种类多.数量大.适应性强,尽管从古至今都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它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猫为什么怕老鼠?   “猫怕老鼠“,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怪诞离奇,然而60年代初,美军在一次“猫捉老鼠“的实验中,却实实在在地让猫怕了一次老鼠.……  相似文献   

18.
彭文 《百科知识》2005,(2S):39-40
俄罗斯专家最近发现,雌性老鼠生育年龄影响到幼鼠大脑发育、体质和行为表现,“晚育”的鼠“妈妈”生的后代智力发育更好。科研人员对不同年龄段的雌性老鼠生育的后代进行跟踪研究后,得出了上述结论。这些雌性老鼠生育年龄分别为9至10个月和3.5至4个月,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快递     
俄罗斯专家发现,频率不同的电磁辐射可对实验鼠的情绪和反应能力产生不同影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了短时间的电磁辐射。尔后,老鼠被转移到了距地面1米的小型迷宫内。通过观察和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当老鼠受到频率为20兆赫兹的电磁辐射后,它们在迷宫中的惊慌恐惧程度会比标准水平平均升高约1倍,其反应的敏捷性则会下  相似文献   

20.
鼠年话鼠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世界各地,老鼠几乎都处于人人喊打的地位,但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一个叫德诺克的地方,老鼠却偏偏被当地人奉为“神明”,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了那里人的顶礼膜拜。那里有一座已有500年历史的“老鼠庙”,四周高墙耸立,古木参天,其气派简直可与意大利圣罗马教堂媲美。在老鼠庙及其周围,有成千上万的老鼠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