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一场春雨过后,大田里的蔬菜又活了起来,春韭大概是最先出现的一种。能来一盘头茬韭菜的饺子,简直能品到春天的滋味。这些韭菜跟一年365天都可以吃到的大棚里种出的韭菜完全不是一个味道。不过,对于韭菜来说,春韭的风雅,早已经被"壮阳草"这个新名号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文化》2011,(7):34-35
如果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就某个问题的观点产生分歧,且不论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总会用不屑的语气说: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吃过的盐”“走过的桥”这类“经验论”真的还能占上风吗?  相似文献   

3.
1.支气管炎。韭菜根2把,大枣250克,水煎后去掉韭菜根,食枣饮汤。 2.误食金属异物。韭菜适量,洗净,切成10~13厘米长的小段,入水煮软淡食,金属异物可随韭菜的粗纤维与大便一起排出。  相似文献   

4.
“种韭菜农药打底,上化肥催厚催粗,韭菜的品种退化,味道也变了,老百姓都不敢吃。“有机食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曾不无忧虑地说。可是,最近在山东肥城的调研,却让他眼前一亮。已近麦收季节,肥城无垠的田野里,许多农民并不急于收割小麦,他们原来的麦田里已经多了蔬菜新品种。本想看到满眼的绿色,可是在田问,蔬菜们纷纷躲进农民为  相似文献   

5.
小薇薇 《知识窗》2004,(10):24-25
误区一:要吃得少 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过试验,让老鼠只吃个半饱,结果这些老鼠的寿命比大啖大咽的同类要长一倍.这是不是说,如果吃得半饱的动物寿命能延长一倍,那么人就可以活到140岁?  相似文献   

6.
传说孔子有一个学生叫一弓也长,他精通鸟语,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一只乌鸦落在屋顶上不停地叫着,刚刚醒来的弓也长突然听到乌鸦在对他说:“弓也长,弓也长,南山有只虎拖羊,你吃肉来我吃肠!”他赶忙起身到南山,果然有一只羊。弓也长爱吃羊,他连肉带肠都吃光了。乌鸦生气了:好个弓也长,连羊肠也不给留! 过了几天,乌鸦又到弓也长的屋上叫:“弓也长,弓也长,南山有只虎拖羊,你吃肉来我吃肠!”弓也长想起来,啊呀,忘了给乌鸦留羊肠了,这次一定得把羊肠给乌鸦,他到南山一看傻了眼,哪有什么羊,是一具人的尸体!他吓得慌忙跑回家。还没过9点,县衙的捕快就顺着雪地的脚印,把弓也长逮了个正着。大堂上,县令斥责说:“好一个读书人,为什么杀人?快从实招来!”弓也长大喊冤枉,说这是乌鸦使的坏。“你懂鸟语?”“不信请大人当场试验!”“好,你看到银杏树上一群麻雀吗?待会儿听它们在说什么。”县令叫人在树下放了两盘米,一盘里拌了盐。麻雀们见有米吃,纷纷从树上飞下来吃米,边吃边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县令问:“弓也长.麻雀在说什么?”“大人,它们在说这米真好吃,东边是咸的,西边是甜的,快快来吃甜的.不要去吃咸的。”  相似文献   

7.
吃货的世界里,所有事物都可以分为两种: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当发现某一新鲜事物时,吃货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是什么?可以吃吗?” 对于植物学博士史军而言,自己热爱的这门学问中的研究对象虽然不能直接食用,但却可以帮你“吃出生活的真滋味”.  相似文献   

8.
王溢嘉 《知识窗》2010,(7):57-57
秦桧当宰相时,宪圣皇后有一天召秦桧夫人入宫赐宴.其中有一道菜是清蒸淮河青鱼。皇后问秦桧夫人:“你吃过这种鱼吗?”秦桧夫人说:“这种鱼我吃了很久了.而且比这个更大、更多,臣妾明天就送一些进宫来。”夫人回家后,将经过告诉秦桧,秦桧听了,脸色大变.既生气又担·心地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相似文献   

9.
我的财富     
我的财富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就是爱。 妈妈的爱 一次回家,忽然想起好久没有吃过鸡了,就随口问妈妈:“妈妈,是不是只有过节才有鸡吃啊?”说完便跑出去玩了。等回到家时,饭桌上便惊现一盘白切鸡!  相似文献   

10.
据国内传媒前不久报道:一种使人恐惧万分的新怪病——“吃人菌”正在从欧美入侵香港。当今,艾滋病已经令人惊慌不已。当人们还没有找到对付它的有效手段时,“吃人菌”又先后在美国、英国出现了。艾滋病尚有几年潜伏期,而”吃人菌”却可以在不长时间内,轻而易举地夺走人命。因此,在欧美以致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谈“菌”色变的恶浪。1993年,单是英国就被“吃掉”了22人:同年8月至1994年8月,香港已有6人感染上了这种怪病,其中两人已经死亡。“吃人菌”又称A型链球菌,繁殖率非常高。它通常经伤口侵入人体,每45分钟可增  相似文献   

11.
当您在例假日想像着到黑海的浪花里去游泳的时候,大概您会被这样一种希望所吸引吧:在莫斯科吃了早点,过了兩小时之后就在阿德列尔出現了!这样快的旅行現在已經完全可以实現了。最近在世界各國报刊上紛紛报導的苏联“圖-104”(“TY-104”)式噴气式客机,就可以这样把您送到南方去。这就是第一架苏联噴气式乘客的“銀燕”。 設計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A.A.阿尔汉格利斯基告訴我們說: “这种新型的快速飛机,是在总設計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A.H.圖坡列夫院士領導下的集体所創造成功的。这架飛机的普通航速——就是經济上最有利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海尔的创新无论是从其组织构成还是从其经营理念,都堪称创新经典.张瑞敏CE0的一句名言在今天的众多企业中广为流传:“与狼共舞.”张CE0的另一句话格言是:“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因为这句话本身就富有哲理.但真正的创新却是在市场上的较量中是否真的让自己的产品成为“狼”而不仅仅与狼共舞——市场原则其实就是通吃原则,讲不得“温良恭俭让”,否则,你做一只温顺的羊试一试,让狼吃了,别人只会说你“活该”.WT0在即,不是你去学不学“与狼共舞”的问题,而是你会不会″与狼共舞″的问题,不然就只有被吃的命.编者连续跟踪报道海尔三年,回回都有深刻的感触.依编者看来,海尔的作法还真的值得我们置身于市场中的人时时咀嚼咀嚼. -编者  相似文献   

13.
淡淡的母爱     
午后的阳光,洒了尘间一地。我提着书包,一路小跑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听见厨房里传来餐具碰撞的声音,我叫了声“妈”便把书包扔在沙发上。妈妈听见我的声音,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亲切地说:“今天隔壁家的胖嫂给我们送了一点黄花菜,我用来煮面了,马上就可以吃了啊。”我愣了一下,看着她手上还拿着菜勺,就笑着说:“知道了。”  相似文献   

14.
陈超民 《知识窗》2001,(1):32-33
我有一个老领导患多发性骨髓瘤,去探望他时,他对我诉苦:天天吃水鱼(甲鱼),吃得“嘴都歪“了.更有我的妹妹在乳腺癌手术后,别人说不能吃鸡,就日日土茯苓煲龟.至于牛肉嘛,很多广东人在手术后都说不能吃,是“发物“,有“毒“,只钟情于“生鱼“(黑鱼),于是在外科病房里探病的家属们人人都送生鱼汤.生鱼确实是个好东西:滋补,营养丰富,煲汤解毒,更着重“生“字好兆头.但是天天吃不说物极必反,起码吃腻了,胃口大减.一般来说,能吃的就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吃的就一点道理都没有.我跟他们说,外国人吃东西有那么多的禁忌么?他们不也生这些病,照吃照好起来?于是大家都笑.……  相似文献   

15.
马吃鱼     
一天,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时,天下起雨来,浑身又湿又冷。后来他终于来到了县城的一家小客店。客店里挤满了人,使他无法接近火。这时他把客店老板喊出来说:“拿点鱼去喂我的马。”老板说:“马并不吃鱼呀!”旅行者接着说:“不要紧,按吩咐去做。”客店中的人们听到这奇怪的吩咐,都纷纷跑去看马吃鱼。这样整个房里只剩下了旅行者一个人,他在火旁边坐了下来,暖和自己。当客店老板和那一群人回来时,老板说:“你的马不吃鱼。”旅行者答道:“不要紧,把鱼放在桌子上,等我把衣服烤干了,我自己来吃。”(石宏摘)马吃鱼@石宏  相似文献   

16.
巧思的力量     
达尔文养过许多兔子,还招引来一大帮看热闹的孩子,他知道兔子喜吃青草,而自己偏偏没有时间去张罗那么多的青草,便对孩子们说:“你们爱兔子吗?”“爱!”“那就给小兔割草去,谁割得多,谁就可以给小兔起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名字!”孩子们听了,立刻闻风而动,他们踊跃之极,一眨眼功夫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2005,(7):7-8
“三年前我在华为调研时,一个技术工程师说,高科技就像一层窗户纸,只要捅破了,就跟种萝卜白菜一个样儿。”对我国企业自主开发做过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很多企业没有做到自主创新?就是因为不敢做,勇气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亥年说猪     
在汉族人的菜谱上,如果少了猪肉,那是不可想象的。在这点上,可以说是无肉不成席了。实际上,猪向人类提供口福之欲,那是它所做的最原始的贡献。猪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中国人所组成的社会细胞——家庭这个“家”字上,甚至可以折射出母系氏族社会的缩影。巴金先生所著的《家》这本书中,觉慧说过,家是“宝盖下面一群猪”。觉慧只说对了一半,要知道,组成家庭的这头猪是头雄性的猪,即豭。写成“家”,在古代就是一种简化。这就奇怪了,怎么  相似文献   

19.
吴倩 《科学大众》2014,(1):46-51
世界上有很多种树,除了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那些,还有很多是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些树除了观赏之外,还有很多别的用途,比如,很多树可以为人们提供吃的、喝的,还有调味品。 说到吃,要求可就高了,不仅要管饱,还要营养价值高;不仅要卖相好,还要色香味俱全。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种世界上以“吃”见长的树,它们可作主食、可作调料,当得了景观、喂得了馋虫……赶紧一起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20.
吃事     
莫言 《知识窗》2014,(15):37-37
一次请人吃烤鸭,吃完时桌子上还剩下许多。多么可惜啊,都是好东西。于是我还吃。这时,有人说:“瞧瞧莫言吧,非把他那点钱吃回去不可。”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