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供材料的限制性作文,一般要求自己拟题。拟定的题目既不能超出提供材料的范围,又要体现文章的基本观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对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的测试。就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多数学生拟题能力较差,题目定得不好。有的题目定得太大,写起来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有的题目定得太片面,写起来易走极端。失之偏颇。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在供料作文时拟题的能力? 首先,我利用大量议论文的题目,让学生熟悉议论文题目的语言标志,如:“赞”、“论”、“议”、“评”、“辨”、“驳”、“说”、“谈”、“解”、“释”、“析”、“从……  相似文献   

2.
写下这个题目,我是经过了一番思量的,最开始的题目是:《“叩响”题目走进文本》,写下后,感觉“叩响”一词,虽节奏明快,似乎可以听到“叩门”之响声,然后产生想象无数,但它仅仅表达了走到门口的叩响,并没有揣摩、思考、研究的意思。换用现在的题目后,可以表达我的想法,那就是去揣摩、思考、研究课文的题目,然后打开亲近文本的大门,由此说明“题目本身也是文本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首先,文章的题目就是一项很值得挖掘的课程资源。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窗…  相似文献   

3.
一、分析文章的标题。文章的题目,是透视文章内容的窗口,透过文章的题目,常常能窥知文章中心所在。如《想和做》,题目将“想”和“做”对照着放在一起,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要谈“想”和“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写议论文审好题非常重要。笔者总结了议论文审题五点注意事项:第一,注意议论文的题目。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标明论点的,如“理想”;一种是指出论述范围的,如“论学习”。从语言上看,不少题目中有一些表明文体的词语,如“谈”、“论”、“小议”、“说”、“评”、“驳”、“浅析”、“试析”、“反对”、“关于”、“启示”、“之我见”、“读后感”等等。一般来说,议论文题目比较庄重,不像记叙文那样形象。由于议论文题目有以上一些特点,所以审题时可以先据此来断定文体。文体断定以后,再看看题目,给的是论点,就围绕这个论点…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在分析《别了,司徒雷登》一课时,“题解”部分有一段话:“本文的题目‘别了,司徒雷登’,……语义双关已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主谓倒装,更使题目增加了表达效果。”说题目“主谓倒装”,显然是把“司徒雷登”当作主语,把“别了”当作谓语,为了加强语势,“谓语”提前,“主语”  相似文献   

6.
王致兵 《教师》2010,(4):126-127
论文题目虽然有“一半文”的重要作用,人们却常常忽略它。本文针对论文题目的“窗口、导读、检索”三大功能.作了“字数、副标题、题文相符、类型、句式、语言、规范、创新”八项思考,强调对论文题目进行“推敲”式的苦吟和写作。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题目】请以“生命里那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600字左右。(3)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题目解析]题目“生命里那_____紧紧围绕学生生命成长历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补充题目。注意题目中的“生命里”和“那”。写作对象的范围是“生命里”,  相似文献   

8.
教材中的“做一做”是针对新授的知识点和例题设置的基本练习题,重视“做一做”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下面就题目的“单一性”、“阶梯性”和“发展性”来分析“做一做”题目的设计意图。一、单一性从题目结构、类型上看,“做一做”的题目基本上是例题的模仿题。例如.第四册47页例6例7是教学“几百加减几十”,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做一做”安排了六道题,  相似文献   

9.
著名散文家秦牧说过:“好的题目.总是概括力很大,饶有深意,引人深思.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的确.一篇优秀的文章,总离不开一个好的题目;同样。一个好的题目,也必定能为全篇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追溯“题目”一词的本义:题,额头也;目,眼睛也。可见,“题目”之于文章,就好像“额头”与“眼睛”对于一个人之重要!而且,从近几年的趋势看,高考作文主要有三种题型: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0.
张丽 《中学理科》2007,(12):57-58
在许多物理题目中,题目本身除了有较明确的已知条件外,还常有一些不引人注意、易被忽视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对于题目的解答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儿姑且称这些条件为隐含条件.面对这些题目,很多考生深感“条件不足”而一筹莫展,于是隐含条件在题目中将成为这些学生的“神秘杀手”.在这类题目中,这些“神秘杀手”就在跟学生进行着“捉迷藏”,若想把这类题目轻松的拿下,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有较敏锐的洞察力把“神秘杀手”给“捉”出来.那么,物理题目中的“神秘杀手”在哪里呢?我们又怎样去“捉”它们呢?这儿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常见几种出现“神秘杀手”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听我讲讲] 亲爱的小朋友,不管写什么样的麻雀作文,叙事、写人也好,写景、状物也好,都必须有明确的中心。“中心”在哪里?有时在题目里,比如《我爱牵牛花》,题目直接提示的“中心”是“爱”。有时不在题目里,而是在作文里,比如《校园的一角》,题目没直接提示“中心”,“中心”必须在作文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师:我们知道“倒”字是多音字:一个读“dao”,一个读“dao”。在这里我读“dao”,因此题目读为《倒(dao)数的认识》。(生齐读题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3.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对一篇文章来说,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题目揭示题材范围,有的题目慨括主题思想,有的题目指出文章重点,有的题目间接地揭示出文章的思路。新颖别致的题目使你赏心悦目,隽永深刻的题目使你得到美的启迪,奇特悬疑的题目使你产生急于一读的强烈愿望,自拟题目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语文和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自拟题目的练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拟题目的能力呢?一、明确要求.题目  相似文献   

14.
每次高考试卷出来之后,“这个题目我讲过的”、“这个题目我们原本原样做过的”这样“猜中”高考题目的声音不绝于耳。可是,学生似乎并不领情,成绩并不像老师设想的那样考得很好。这就让我思考:倒底怎样才是猜中高考题?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则这样的笑话: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中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题目的编制   调查的内容最终要以调查题目的形式体现出来,调查资料要通过被调查人对调查题目的回答来获得,于是,编制调查题目就自然而然成为确定调查内容的重要环节。   (一 )根据题目的形式对题目的分类。从形式上可以把调查题目分为开放式题目和封闭式题目两大类。   所谓开放式题目是指不为被调查者提供现成答案,而由被调查人自由回答的题目。比如:“你认为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你对孩子玩‘电子宠物’有什么看法 ?”“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家长会上,你最希望老师讲些什么 ?”开放式题…  相似文献   

17.
作文就像钢铁一样,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炼”成。下面,我将把“炼铁”的整套工艺传授给你们:一、确定题目。画龙点睛一个出彩的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若给一篇作文“镶”上一个与众不同的好题目,就会使整篇文章显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若给一篇文章安上一个中规中矩的题目,便会使整篇文章显得死气沉沉,很难引人注目。由此可见,好题目可以让人过目难忘,“画龙点睛”这步不能小看!  相似文献   

18.
题目一直被人们誉为文章的“灵魂”、“窗口”。我们在引导学生紧扣题目学习课文时,要做到“五想”。想题目意思。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题目讲的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舍身”和“暗堡”两个词语,通过想想、查查去解题,意思是讲:董存瑞英勇地炸毁了敌人的暗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二想命题方法。如:《“兄弟便是朱德”》一文,题目上为什么加双引号呢?让学生读读找找,可知这是朱德军长在群众欢迎会上讲的话,课文是以主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要想在中考作文中获得理想的分数,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行文技巧。1.“大题”要小作现在中考试卷上常见的一些诸如“温暖”“良心”“幸福”等题材范围十分宽泛的“大题”,考生看后无从下笔,不知所措。那么,正确的对策应是什么呢?其方法是把题目具体化,增加题目的限制词,缩小题目的选材、谋篇范围。如有个题目为《微笑》,这就是个“大题”,“小作”的办法就是在审题时加上限制词,“谁的微笑”或“微笑的什么”。2.“题面”要突破考场作文审题,首先要看题目字面限定的“框框”,这样作文才不至于“跑题”,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需弄清题…  相似文献   

20.
一、题目 请自拟题目进行作文。题目中必须含有“喜欢”一词(50分)。 要求: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二、试题解说 这是一篇限制性命题作文,“喜欢”出现在题目的任何位置都可以。 这篇文章可以写成记叙文,如“我喜欢XX”等;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如“说喜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