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米画     
春节那一阵子,家里为着纪念过世的太奶奶,办了一次冥寿,请了乡里的一位老者前来帮忙作画,他作的画颇为新鲜——米画。米画,顾名思义,是用米在铺开的红布上作画,以纯白的线条配以红色的背景,凸显庄重肃穆。既是为纪念已故的太奶奶,老者便作了一幅松鹤图。老者手中握了一把米,略微调整了一下角度,开始施展  相似文献   

2.
陈自鹏 《天津教育》2014,(10):14-14
微信上有个寓言故事启人思考:有一天,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蓄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三位老者问道:“男主人在家吗?”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们答道:“那我们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3.
儿子画画     
我的儿子喜欢画画。他随手在纸上画些弯弯曲曲的线条,说那是“在给太阳公公梳辫子”,画了一团乱糟糟的线团说“里面有小刺猬在找果子”。我真感叹孩子有如此的想象力!经他这么一解释,我还真发现他画的就是那么一回事。这就是孩子想象的灵感。虽然孩子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还相对较差,但他的想象却绝对丰富。我在孩子作画时总是鼓励  相似文献   

4.
幽默细菌     
《同学》2005,(9)
愿望青年问一老者:“您己年近古稀,年轻时候的愿望都实现了吗?”老者:“年轻的时候,父亲责备我时总揪我的头发,当时我想,要是没有头发就好了。”“今天,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  相似文献   

5.
课题:依题作画内容:想象力训练对象:初一年级学生地点: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初一教室教师:同学们,今天的思维训练课题是“依题作画”。依题作画就是我出一个题目,你们根据我出的题目作出一幅画来,要求这幅画与我所出的题相吻合。当然,我们上的是思维训练课,不是美术课,作画能力强的,画面可能美些,能力弱的,画面可能差些,这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要求学生当场把它画出来,一个考生在画面上画了许多山,在山坳处画了一座寺庙,寺庙周围有许多高大的树;另一个考生画的许多山和古树,在古树旁露出寺庙的一角。  相似文献   

6.
翻看旧杂志,读到一则故事:一个青年,到法门寺住持释圆大师处请教学绘画事。青年说:已请教了几个老师,均不满意,画技还不如我。大师笑而不答,让青年当场作画,要求他画茶杯与茶壶。青年画好后,请大师品评。“你把两者的位置放错了,”大师说,“应该是茶杯在下,茶壶在上啊!”青年茫  相似文献   

7.
八、非非作画 赵远虹告诉我,应该把非非画的东西记下时间保存下来,从中可以看出儿童的发展。她是看了非非八个多月大时的“作品”说这一番话的。那时非非会用笔在纸上画,但只能画直线。虽然只到这一步,但总算会用笔、用纸了,并有了用笔在纸上画出东西的意识和爱好。  相似文献   

8.
欲速则不达     
古代有一个年轻人想学剑法。于是,他就找到一位当时武术界最有名气的老者拜师学艺。老者把一套剑法传授与他,并叮嘱他要刻苦练习。一天,年轻人问老者:“我照这样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呢?”老者答:“三个月。”年轻人又  相似文献   

9.
去留之间     
看过一个故事,说是在飞奔的列车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不小心把桌上一双昂贵的鞋碰下去了一只。老者怔了一下,随即毫不犹豫地把另一只也放了下去。他旁边的人觉得不可思议,便问老者何故。老者捋胡须,笑着说:“既然一只已掉下去了,我留着另一只也没用,把另一只也放下去,别人捡到的鞋就不只是一只,而是一双,我何不成全呢!”  相似文献   

10.
买卖东西     
<正>小故事赵才子卖画明朝嘉靖年间,湖南有个姓赵的才子,虽然吟诗作画样样精通,但是家里却穷得丁当响,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可他又极好面子,从不好意思求人施舍。一天,他实在饿得受不了,就作了一幅画,挂在街头,想换点银子饱餐一顿。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老者,询问赵才子挂着的画卖不卖。赵才子见周围人来人往,没好意思马上作答,想了半天才小声说道:"老人家,我这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社会,尽管科技发达,可依旧混沌未开。我真希望此时能有一个“盘古”出现,用一把“巨斧”劈开一切污垢,带领人们扫除所有的黑暗,让大地重见光明。当我读完了《默》,才欢喜地相信这个“盘古”已经找到了。文章内容极简单,描述一群人在茶亭里饮茶时,一个瞎了眼的乞丐上前讨饭的情景。文章详细描写了老者与乞丐的对话,阐述了作者对老者所言的解析,破译了“用心看一切”的哲理。同时也引申出“默”的含义,最终升华了主题,提出“默”便是用心去审视社会、反省自身的道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一直思考着老者的一句话:“我说瞎子,你黑都看得…  相似文献   

12.
1.比赛开始了,孩子们在聚精会神地作画。2.画家王晓明和小朋友一起作画。3.李莉小朋友在作画,他的作品获得小班组一等奖。4.朱明小朋友在作画,他的作品获得大班组一等奖。5.评委们当场评画。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说过:“我觉得感伤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却饶有趣味。他的《端午的鸭蛋》就是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三点导读     
冯骥才的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冲淡平和,但内涵丰富,比如《长衫老者》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读《长衫老者》给我们思想上的最大收获就是:如何对待习惯,如何克服我们思想的惰性。那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过往行人,无数次扎入死胡同,也“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象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长衫老者进过胡同,他出来时,似在思索,想的是如何让行人不再误入死胡同。长衫老者“简单的一举”,不仅方便了过往行人,还告诉我们改变旧有习惯、克服思想惰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程良 《山东教育》2006,(1):119-119
“好友老陈:祝您永远年轻快乐。”去年元旦之际,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老者收到了一张洋溢着友爱之情的贺年卡,我料定这是学生给的,心中十分得意。可就在我拿到贺卡的同时,几位同事却意外地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虽然没有说出为何而笑,但我心中也略知八九,原因无非是笑学生无礼的称呼,或是我被学生无礼地称呼而已。当时,我真想说这称呼太好了,我多么想所有的同学都能这样,但又怕同事更见笑于我,只得随之一笑。  相似文献   

16.
路边见闻     
每天早晨上学,我总会看见一位红光满面的老者带着两条心爱的小狗在散步。两条小狗非常可爱,在绿化带中互相追逐嬉戏。老者看着它们,露出得意的神色,似乎在说:“瞧,我家的小狗谁比得上!”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出去散步,又和老者不期而遇。他的两条小狗摇着尾巴,照例在绿化带中奔跑着。突然,前面的一条狗停下了脚步,跷起腿,撒了一泡尿,后面的那只狗似乎受到了感染,也抬起腿拉了一泡屎。顿时,清新的空气中传来一阵阵腥臊味。一个叔叔走了过来,和气地对老者说:“老人家,你怎么能让狗随地大小便呢?”老者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  相似文献   

17.
轻松驿站     
重男轻女语文课上,老师提问:“根据大家的理解说说重男轻女的意思。”金虎站起来说道:“重男轻女就是说老师惩罚学生时,男同学重些,而女同学轻些。”速度为证某体育学院与一梨园相邻,体育学院的学生每天刻苦训练,成绩喜人,据说还有人拿了国际奖项。梨园的主人是一位老者,每天辛苦劳作,加上今年风调雨顺,转眼到了秋天,梨树上硕果累累,没有辜负老者的希望,他乐得合不拢嘴。忽然有一天,老者气呼呼地找到体育学院院长说:“你们学院的学生到我梨园里偷梨了!”院长反问:“你有何证据说是我们学院的学生呢?”老者拍案而起:“我放狗都追不上,不是你…  相似文献   

18.
“好友老陈:祝您永远年轻快乐。”去年元旦之际,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老者收到了一张洋溢着友爱之情的贺年卡,我料定这是学生给的,心中十分得意。可就在我拿到贺卡的同时,几位同事却意外地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虽然没有说出为何而笑,但我心中也略知八九,原因无非是笑学生无礼的称呼,或是我被学生无礼地称呼而已。当时,我真想说这称呼太好了,我多么想所有的同学都能这样,但又怕同事更见笑于我,只得随之一笑。事情虽然过去了好久,但我时常为这亲切的称呼所激动,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它,因为我深知这其中的含义。首先,这说明学生与教师之间再没有什么距…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这时,一位老者,长髯飘飘,手舞足蹈,且歌且行。年轻人叫住老者,问:“老人家,您为何如此快乐?”老人朗声回答:“天地之间,以人为尊,我是为人;星辰之中,惟日月灿烂,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中,五谷最养人,我能终生享用。我为何会不快乐呢?”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只小塑料袋,别看我体积不大,团起来还比不上一个孩子的拳头,但我经历过不少事情,也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了。刚出生时,我很为自己是一只塑料袋而自豪:轻巧方便,人们一定会喜欢我。不久,我被一位卖冰棍的老奶奶挂在了她的冰棍箱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