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根的兰花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  相似文献   

2.
令孩子心烦的“唠叨”邻居的孩子文文前几天忽然给我打电话说:“阿姨,我的妈妈真没劲!”我心里一惊,忙问道:“怎么了?”我刚问,文文就说了一大通:“昨天早上,我刚要起来,妈妈不停地喊我。一遍就行了,可是一遍又一遍地喊,多让人心烦呀!”我连忙安慰文文。谁知文文还有话呢,“前几天我作业没做好,本来就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里,妈妈又开始唠叨起来,说我一个女孩子,学习不好,将来会没有出息的。我躲进自己的房间。可是我一出来,妈妈觉得没解气,又开始唠叨。阿姨你说多烦人呀!”文文的话引起我的思考。父母为了孩子好,对孩子是“千叮咛万嘱咐”…  相似文献   

3.
失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笑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  相似文献   

4.
登黄鹤楼     
"此处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能够让诗仙李白赞叹不已的,是崔颢的诗《黄鹤楼》。记得初学《黄鹤楼》是在小学三年级。老师介绍说,这首七律写黄鹤楼,极负盛名。我读完这首吊古怀乡的诗,觉得写得十分美,但那黄鹤为何"一去不复返",这成为我心中的一个疑问。诗人放眼古今,俯仰山川,面对此等美景,作者并不流连,却萌生了思乡之情,我又有些不解。再读《黄鹤楼》时,已是初中,经过老师细心讲解,我对《黄鹤楼》又有了更多认识。我体会到这首诗语言的清新流畅,民歌风味浓郁,不像有的诗读起来拗口,难以理解。从诗句中我领悟到岁月不再,仙去楼空,天际白云,悠悠千  相似文献   

5.
春雨点点     
开学第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娓娓动听的故事,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写诗的姿势     
对席慕蓉了解得并不多,也并不久,只是偶尔听人提起她的名字,可是就在那天,我随意拿起一本书,随意地翻开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诗。诗很短,却很精致,读了之后觉得回味无穷,两眼随之在整页寻找,最后终于寻得三个字———席慕容。在网上读了几首她的诗后,细细玩味,竟觉得像走进桃花林,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感受。她的诗朴素而又清秀,没有矫情做作的华丽词藻,没有引人阅读的清新风格,就是那么平凡,平凡得像一潭清泉,但却蕴藏无限价值与闪光点。她的诗很真,充满了情。就像是她亲身经历的往事,像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在你面前慢慢浮现。我觉得她是一…  相似文献   

7.
我爱诗,我爱读歌颂总理的诗,我更爱读柯岩的《周总理民,您在哪里?》。每当我听到作者满怀激情的呼唤,每当我唱起为这首诗谱写的歌曲,我总感动得禁不住流下泪来.短短的一首诗,为什么能如此感人肺腑,会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我觉得,在千百首同题材的诗篇中,这首诗有其新颖独创之处。首先,激动我们心灵的,是诗篇中饱含的内在的激情。诗而无情,何以为诗?自己不是火种,怎能点燃别人?在这首诗里,作者深厚的感情,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意境深远,形象鲜明,情与景相得益彰,真能“迫使”你与诗人同呼吸共悲欢了。  相似文献   

8.
一"又到了‘朝有所诵’的时间,我们一起来读两首小诗吧!"于是,《春天的声音》《给我一片天空》在学生们脆生生的童音中变得鲜活起来。阳光像微笑的花开满了教室,而那一张张笑脸是这晨光里最艳丽、最生动的花儿。这让我联想到了树,联想到春天里一树花开的美好。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在黑板上写下昨日读到的一首小诗:  相似文献   

9.
周末写随笔,酝酿半天,却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我的生活太平淡了,每天就像电脑程序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天气变凉了,明明穿得厚厚的,却还是觉得冷。总觉得四周静悄悄的,除了风拂动树叶的声音。唉,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去年春节,我和姐姐兴致勃勃地买了一大把烟花,晚上在院子里放,火花跳跃,那些五彩的光亮就像精灵飞舞在我们眼前,在黑  相似文献   

10.
走出很远很远了,回头老师还站在春天的地界张望,我的童年就像缕缕飞絮包裹的果实落进了故乡的泥里老师喊我的声音,亲切就像村头树梢扬起的风仍在悄悄拍打我身上的尘土在异地的城市做梦总觉得少了一根笔帮我描描蓝图那些红色的勾勾是我幸福的温床还有一双眼睛深邃得就像时空可以  相似文献   

11.
我总觉得,含蓄的忧愁,淡淡的、蕴藉的忧愁,让人会去体会——而不是得到某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生命神韵,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当属此列。现在,我伫立在寒山寺内这一方诗碑前,禁不住又一次吟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刻在碑上的是这诗。书丹的,是清代的大才子俞樾。字体秀逸,让人感受到霜花满天、渔火摇曳的宁静之美。江浙士子特有的楮墨风流,让人享受到内敛的含蓄之美。聪明的俞樾,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张继的诗意。只有几岁时,我便会背这首诗。儿童的心灵,因为稚弱而容易接受暗示,我是背唐诗长大的,所以中毒甚深。淡淡的忧愁、悄然的伤感,在我的生命中挥之不去。就像这首诗,储藏在我的心中,就像棉衣储藏在柜子里。只要一到冬天,我们就会把棉衣从柜子里拿出  相似文献   

12.
走出很远很远了,回头老师还站在春天的地界张望,我的童年就像缕缕飞絮包裹的果实落进了故乡的泥里老师喊我的声音,亲切就像村头树梢扬起的风仍在悄悄拍打我身上的尘土在异地的城市做梦总觉得少了一根笔帮我描描蓝图那些红色的勾勾是我幸福的温床还有一双眼睛深邃得就像时空可以  相似文献   

13.
张颖 《小学生》2005,(1):39-39
我很不幸,因为交通事故头部受重伤而住院,昏迷了四十多天。儿子听老人们说:“儿子喊妈妈最灵,最能催醒昏迷的母亲。”于是,他每天到我的床头,一遍又一遍地喊我。每天都要喊上几百遍。终于,在儿子过十岁生日的前一天,我苏醒了。第二天,我们全家在病房里过了一个简单又值得纪念的生日聚会。  相似文献   

14.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的水平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  相似文献   

15.
正博尔赫斯,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那是一座随着岁月悄悄溜走的城市,"被听成一首诗的城市,拥有庭院之光的街道"。那里生长出了他自由、平易、清新,还有热情洋溢的散文、小说、诗歌。有一种生动的说法——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我读他的诗,只感到意境深远,意蕴无限。每一首诗,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眼都是闪烁着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什么?有人说,语文像一首诗,优美而生动;有人说,语文像一支乐曲,委婉而缠绵。如果让我来做喻,我觉得语文更像一道明亮而绚丽的彩虹,有红的热烈,有蓝的丰富,更有绿的清凉!  相似文献   

17.
我总认为,教诗不如读诗,读诗不如爱诗。让学生爱上诗歌,让他们自觉地在诗歌的国度里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塑造精神,健全人格,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要好得多。于是,我想开一次诗歌朗诵会,并以此为契机,把同学们学习诗歌的兴趣调动起来。首先,我要求班上所有同学自选  相似文献   

18.
诗并非首首都有韵.有韵的诗不一定都是好诗,无韵的诗也不一定就是劣诗.但是诗韵很重要,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枝末细节.诗韵是诗有别于其他一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诗以其简洁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独立于文学之林.如果给一篇散文安上韵脚,那我们读起来会觉得造作别扭,很不舒服.假若你觉得正相反,某篇有韵脚的散文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音韵铿锵,那我可以肯定,你读的“散文”其实就是一首诗,只是没有分行排列罢了.因为诗和散文的语言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远与近     
突然想起顾城的一首诗,“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起初,还常感叹这首诗有那么一丝丝幼稚,然而再一次回想,方才悟出一种幼稚里的成熟、肤浅下的深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什么?有人说,语文像一首诗,优美而生动;有人说,语文像一支乐曲,委婉而缠绵。如果让我来做喻,我觉得语文更像一道明亮而绚丽的彩虹,有红的热烈,有蓝的丰富,更有绿的清凉!一、红色的热烈——让学生着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