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董必荣 《科学文化评论》2007,(6):243-244,250
自创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对企业内部培育的企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反映,外购商誉则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对企业通过外部并购的方式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反映,在不同的并购模式下,外购商誉的构成和本质也不尽相同,外购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应视具体的并购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2.
关于自创商誉会计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亮 《大众科技》2005,(10):165-166
商誉的本质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目前的商誉会计理论按来源把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文章认为应该对自创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商誉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摊销.  相似文献   

3.
于凤英 《科技与管理》2003,5(3):100-102
针对如何解决现行会计中外购商誉的处理问题,及自创商誉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自创商誉的计量和摊销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商誉是企业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相结合后所产生的共生资源,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誉从实质来看,只有自创,没有外购。本文主要从会计学的角度,考虑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披露,以使其能够得到完整、恰当的反映,并在企业的发展与国内外激烈竞争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出巨大的商誉价值不可能产生于企业被收购的时点上,外购商誉仅是商誉在产权交易时点呈现的一个短暂状态,商誉更多是以自创商誉的状态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商誉在企业价值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商誉会计的研究对指导实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商誉的特性、会计处理的特殊性、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方面论述商誉与无形资产的关系,认为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比较合理。此外,本文从自创商誉的确认与否、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不同处理方法等问题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并购商誉总体规模出现激进式地增长,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本文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并购商誉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商誉水平越高,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越低。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降低企业资产周转率和增加企业外部融资约束是高额并购商誉抑制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更长期的影响以及更换变量度量方式重新进行回归检验之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成立。文章研究结论体现了高额并购商誉动态变化的经济后果,回应了市场需要对商誉水平进行监管的事实,并对进一步规范并购交易市场和优化技术创新效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HT5”H〗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系统效应入手,重新诠释了商誉的性质;通过对分售成本的阐述分析了负商誉存在的原因;同时对外购商誉的产生、确认与摊销进行了一些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新环境下我国商誉会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我国现行的商誉会计理论有些不合时宜,故此对理论的重构进行探讨。商誉应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而作为单独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加以列示,自创商誉应予以确认。对我国商誉会计理论的重构进行探讨,对完善我国现行的商业会计理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和验证我国上市公司中社会责任在并购商誉与企业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并购商誉水平越高,企业表现出的创新能力越高,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起到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当期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变得愈发明显。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解社会责任、并购商誉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