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2.
西方背景下,德育理论先干德育模式产生,德育模式的建构有着完备的德育理论做指导.但是,中国由于教育经历了"文革"十年的颠覆性破坏,理论的建构和实践模式的运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所以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是在交织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方面道德教育理论的丰富促进了德育价值的进步,进而促进了德育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德育模式实施所收到的良好成效进一步端正了德育价值和生成了新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网络德育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传统德育的理念、内容、途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回避、封锁都无济于事,唯有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积极利用,才能不断提升德育效能,并为创新学校德育开辟一条新路径。网络德育体系,不是另辟于现行德育理论体系之外的独立体系,它必须纳入现行的德育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亟需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在德育工作领域主动开辟、利用网络这个新阵地。  相似文献   

4.
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解决这样一个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的巨大的矛盾--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这一具体目标的实现从逻辑角度可以具体表达为:1.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2.德育情境的审美化;3.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欣赏型德育的前提是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为此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与欣赏.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以达到数学教学和德育建设的有机结合.如何在初中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就谈淡我自己的主要做法及肤浅体会: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  相似文献   

6.
正"欣赏型德育模式"——是一种希望内在地借鉴审美精神,以实现"解放教育对象"和"提升教育对象"双重教育使命相统一的德育实践模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有对于德育及其模式的探索,其实都来源于我们对德育理想的追求和对德育现实的不满。我们为什么需要建立"欣赏型德育模式"?基本理由有如下两  相似文献   

7.
隐性德育是一种与显性德育相对应的德育形式,是通过学校整体德育环境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受教育者传递德育信息的教育活动。隐性德育内容是一种隐蔽的,"润物细无声"的融于师生、生生日常活动和交往中的教育内容。隐性德育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教育者应根据自己的教育"意图",有意挖掘和选择。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两翼--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经常为见不到德育的实效而发愁.说多了吧,学生不爱听,越说越没用,那就干脆"哄"吧,可这一"哄"更糟糕,我们又要为德育的失效而烦恼."不见实效"与"失效"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呢?怎样才能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让它见实效呢?20世纪80年代初,一次次"诊断书"事件,似乎让我悟出了德育工作的一些"门道".记得最震动我的是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德育,学校的育人之魂。大多数学校都很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摆在各项工作之首。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我们从学生自进小学起一路"德育",学校德育工作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什么印记?在成长的季节里,我们需要静待花开,需要给学生的成长留下时间、空间,需要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与灵魂,更需要将学生一刹那的感动和触动铸成德育成长的印记。德育不仅仅是当下,更是未来。让我们德育为学生成长留下一种关怀,一种习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让德育为学生成长留下坚实的脚印。  相似文献   

10.
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新时期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应该倡导通过建立现代德育制度来教育人 ,鼓舞人。文章在论述制度德育内涵的基础上 ,探索了通过建立道德的德育制度、营造制度环境来构建高校制度德育体系的问题 ,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简论当代西方德育理论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可供选择利用的西方德育理论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全球本体德育理论,二是社会本位德育理论,三是个人本位德育理论,我们要批判地借鉴西方德育理论,构建我国的德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曾秀兰 《高教探索》2012,(5):113-116
制度与德育的关系如何?制度对德育有何价值?概括来说,制度是德育的重要环境、制度有道德教化价值;制度可以减少德育的"搭便车"行为、制度有助于降低德育的"交易费用";制度引导人性向善、制度能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四川教育》2012,(5):44
提出"德育效能"这个词汇,是认可德育自身是一种运动状态,与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不能分离。学校德育不能剥离社会德育成为一方"孤岛",需要介入基于社会、基于时代的元素。当然,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尤其是从"政治课"演化而来的"品德与社会"课。怎样建设德育的主阵地,怎样立足德育效能指标,探寻具有时代特征的德育实效?本期,我们选编了两篇相关文章,以期激发德育研究者致力于德育效能及其指标的探究热情。因为"德育效能,决定着未来人才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未来民族的主体素质,现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今学校德育的诸多误区源于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失落,势必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产生阻碍.纵观本世纪西方德育的主旋律与新动向,作者提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依此设计了一种新德育模式,其基本教育过程为: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教育界最主要的话题就是立德树人,"德"是"人"的德,"人"是有"德"的人.生活德育有两个内涵:一是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实施德育,二是让学生在德育当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实现德育,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坚持德育过程向生活开放,三是坚持生活德育过程中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生活与德育联系在一起时,学生的自主认识可以得到尊重.在初中德育中采用生活德育的思路,实际上是将德育进行课程化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现德育,在德育中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近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们感到,对话作为一种常见的形式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德育应该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自主选择,促使学生实现从理解规范到践履规范的转变,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对自己合理的内在控制。"  相似文献   

17.
现代高校德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化、思维化的知性德育为主。知性德育发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推进而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知性德育培养模式逐渐暴露了种种弊端。"知行互动"的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探索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知性德育模式下"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既能继承知性德育的优点,又能超越知性德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陈骁 《上海教育》2001,(23):20-21
引子:大学生的智育、体育水平都是用学分来评定的,德育成绩可以用分数来评定吗?同济大学自去年七月起在一些院系试行德育学分制至今已有一年了,什么是德育学分制?道德究竟怎样打分?德育学分制给同济的师生带来了些什么?德育学分制又会给高校的德育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问题,记者走进了同济校园。  相似文献   

19.
我校在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德育工作规律,提高德育实效,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面、线、点"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做法是:一、"面"上铺开,建立德育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沙龙式"德育科研是在校本研究方法(即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以及专家引领)基础上对传统德育科研模式的创新。"沙龙式"德育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位教师都需反思自己的行为,梳理自己的观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困惑,请与会的各位同行或参加活动的特聘专家给予帮助。"沙龙式"德育科研具有以下的优点:1.主题明确。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所有的发言都在围绕主题进行。如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好生、差生问题;幼、小、初、高各学段的对接适应问题;城中村和打工者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网络问题;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如何预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