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报文艺副刊是党报版面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张党报如果没有文艺副刊就很难说这是一张完美的党报。而文艺副刊作品的体裁除了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篆刻、文艺评论以外,围有花边的杂文则是党报副刊的旗帜和灵魂。历代名报和名报总编都十分重视打造副刊杂文这个品牌。  相似文献   

2.
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它同正刊一样,都承担着传播新闻、传递信息、服务读者、影响生活的基本功能。因此,副刊作为新闻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就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从大局,突出新闻性。但副刊毕竟姓“副”,它既有与其他新闻版面的同一属性,又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它所体现的“传播新闻”的功能,是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来实现的,即人们通常称之为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3.
地方党报立足于地方,其副刊则生存于这个地域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地方党报必须具有地方特色,而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之一,党报副刊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地方党报立足于地方,其副刊则生存于这个地域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地方党报必须具有地方特色,而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之一,党报副刊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杂文,作为一种“杂体的文学散文”,历来在报纸副刊中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的一系列“投枪”、“匕首”式的杂文皆发表于当时的报端。纵览报纸的发展走向,以前杂文多发于日报类党报,现在,很多晚报辟有杂文专栏甚至杂文专版。《齐鲁晚报》副刊的杂文专栏名为“未了茶馆”。笔者编晚报副刊多年的体会是,晚报所刊杂文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意义。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报纸副刊,尤其是地方党报的副刊编辑们感叹,副刊越来越难办了,空间小、题材窄,竞争日益激烈,早几年办副刊(专刊)的黄金时代已风光不再……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主流报纸副刊大致都有过从“勃兴”到“繁荣”到“成熟”的轨迹,除了其自身的规律支配外,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其它媒体的兴盛介入和竞争,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也是副刊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地方区域性的报纸副刊,目前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在众多实力雄厚的大报、专业报的夹缝中,地方党报副刊还有没有发展的余地,能不能继续繁荣下去?笔者以为,竞争…  相似文献   

7.
赵旭雯 《传媒》2002,(12):28-28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党报的副刊较之过去传统的党报副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我们应不断分析现状,引导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党报副刊与正刊的关系,副刊以文学形式为大局服务,副刊作品提升人民精神境界三个方面论述了党报副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5,(5):46-46
咸宁日报社朱封金认为:党报副刊如何既有学性又有新闻性?如何办得既有深度又有活力?就要坚持“三唱”。  相似文献   

10.
郭皓 《新闻实践》2005,(7):48-48
副刊是报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办好地方党报副刊,同样需要在增强“三贴近”上下功夫。一、增强服务性,使地方党报副刊贴近实际地方党报副刊要办得吸引人,应在增强服务性上下工夫,把视角停留在百姓关注的问题上,帮助百姓释疑解惑、提供服务。台州日报的《社会家庭》副刊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就是因为该版的服务功能强,开设的如“家教一得”、“走近时尚”、“健身养生”、“家居天地”等都是服务读者的栏目。这些栏目中,既有作者教育子女的方法体会,对时尚流行走势的提示,又有保健养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报的副刊该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受众,使我们的副刊走出传统文学副刊的怪圈,面向大众,引导大众,服务大众,愉悦大众,从而使党报副刊成为党报这个整体的一块不可或缺的、有吸引读者魅力的独特的园地?这是摆在每个党报副刊编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党报副刊版办好了、办活了,不仅可以增加信息量,扩大读者群,同时还对提升党报品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办好党报副刊关键是要端正办刊意识,把副刊"正"着办。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新媒体辈出的情势下,作为传统媒体中传统版面的党报副刊,受到的冲击空前严峻。一些党报根据自身面临的实际困难,有的干脆停办副刊,放弃了经营几十年的明星版面和栏目;有的则放下党报应有的坚持,完全转型为纯文艺类型版面,迎合"潮流趋势"。笔者以为,党报副刊的固有功能不可丢失,使其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是个性化经营。本文试结合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党报副刊如何发挥传统优势走出困境、发挥功效做以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党报新闻版是官场里的正职,副刊版只不过是副职,副职只为正职“配像”而已,并无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不然,把一个副刊版办好了,办活了,不仅可以增加信息量,扩大读者群,同时还对提升党报品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办好、办活?笔者以为,关键是要端正办刊意识,姓“副”而不“糊”,把副刊“正”着办。  相似文献   

15.
党报副刊在长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传统。但是,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党报副刊要能赢得主动,实现办报办刊高出一筹,决不能故步自封,决不能僵化停滞。  相似文献   

16.
魏焱 《新闻知识》2000,(9):38-39
党报“周末版”是党报副刊的一种,也就是每逢周末出版的党报副刊。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内容大多是诗文、琴棋书画、掌故轶事,还有“鸳鸯蝴蝶派”小说,甚至谈妓女、捧“戏子”,与“正刊”内容并无关联。至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副刊为了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将副刊的宣传报道与新闻版作配合。而今我们的党报副刊,更是报纸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说党报正刊是报纸的主力军的话,那么“周末版”可称为报纸的一个方面军。 80年代,鉴于十年动乱中报纸的千人一面,着重刊登文艺作品的报纸副刊格外受欢迎,各报纷纷创办的“周…  相似文献   

17.
办好地方党报副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它和近期社会相契合的定位。就地方党报来说,“近期社会”所包含的既有大时代,又有本报所覆盖的“小社会”,其副刊要找到一个较好的定位,赢得读者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大时代和“小社会”中的相关要素就不得不一并加以充分考虑。这是我在实践中得出的一点“真知”。一、“文”“新”结合,贴近读者在纸质媒体副刊越来越萎缩,文学副刊似乎将要失去存在价值的舆论抬头时,嘉兴日报社今年的读者调查结果却显示,在日报24个版面中,“南湖”文学副刊读者满意度名列第六。  相似文献   

18.
蒋颖 《新闻界》2005,(6):14-15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许多党报开始在继续保持其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同时,着力于副刊的改进与创新,加大副刊内容的份量,提升副刊的品位,使之更加贴近生活、贴进实际,贴近群众。更具可读性和耐看性,吸引更多受众,以期在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党报副刊是党报正刊的延伸和补充,是党报党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报纸而言,文学副刊以其绚丽多姿的魅力,与新闻版共同担负着服务于读者的重任。文学副刊与新闻版具有相同的使命,但却具有着不同的实现形式,特别在目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读者对文学副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黄亚华 《新闻知识》2003,(10):51-51,59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保证党报副刊的导向正确性,如何使副刊成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最佳载体,又能保证副刊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味,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我认为,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进一步使党报副刊在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