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所以它必须讲究魅力。所谓魅力 ,从心理学角度说 ,是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 ,是一种扣人心弦、激人追求的感染力。对学生来说 ,是强大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智慧开发力和学习内驱力。一个有教学魅力的语文教师 ,胸中有学生 ,亦导亦问 ,让学生登堂入室 ,渐入佳境 ;讲课妙语横生 ,挥洒自如 ;教学“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学生的心扉被“金钥匙”打开了 ,知识的泉流注入心田 ,能力在潜滋暗长 ,智力在开拓生发 ,通过听、看、思、议 ,“教师得心应手 ,学生如坐春风” ,此即最佳境界也。怎样使语文…  相似文献   

2.
谢先国 《教师》2008,(1):17-18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凡艺术的东西,一定具有魅力。所谓魅力,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是一种扣人心弦、激励追求的感染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的教学功力而启迪学生的一种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吸引力,而“情感”则是教师教学功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师的魅力,即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力.它能够激励、鼓舞学生汲取知识的信心和力量,不断向新知识殿堂奋发进取.完善的人格力量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根本;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翅膀.  相似文献   

4.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倡导的是求真,艺术追求的是魅力。教学魅力是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是扣人心弦、激人奋进的感染力,是强大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智慧开发力和学习内驱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所以它必须讲究艺术魅力,教师要把这种艺术魅力感染给学生,自己就必须有足够迷人的个性色彩魅力.一个有教学魅力的语文老师,胸中有学生,亦导亦问,让学生登堂入室,渐入佳境;讲课妙趣横生,挥洒自如;教学"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生的心扉被"金钥匙"打开,知识的泉流注入心田,能力在潜滋暗长,智力在开拓生发,通过听、看、思、议,"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这是教学中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6.
韩侠 《考试周刊》2012,(60):32-32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他的课就自然有味道,学生就喜欢多聆听其教诲。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课堂充满魅力,像蜜一样牢牢粘住学生。怎样做才能让课堂充满激情与魅力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魅力,即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力。完善的人格力量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根本;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翅膀。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语文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可见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它最终表现为语文对于学生主体的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一种回味无穷终身受用的持久力。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教、无学、无法、有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有魅力带出的就是快乐的语文。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隐性逃课"弊端凸显,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高校教师的教学现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门课程对学生有无吸引力,关键在老师。教师提高教学艺术,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使大学课堂留住学生人,更要留住学生心。  相似文献   

10.
<正>魅力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个人的魅力来自于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高深的学识、优雅的举止,同时也是个人内在气质的一种自然流露。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教育家,无一不是有魅力的教师。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在教学中感染学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及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的园  相似文献   

11.
教学魅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凝炼升华的一种内在、持久、强大的教学吸引力,它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富有魅力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同时也能使教师从中获取创造者的成功喜悦和自我认同,因而成为所有教师的理想和追求。教学魅力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它可以源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教学艺术,也可以来自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健康的人格,以及优雅的举止、风度等等。  相似文献   

12.
周一贯 《福建教育》2006,(10A):22-23
三、“磁场”效应 语文课堂具有磁场效应,其磁力作用源于教学魅力。它一方面是由教师的教学功力引发而成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是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几十名学生的生命活力所产生成长需求的强大合力,是儿童纯真心灵的外显和对自我发展的一种迫切追求:还有一方面,则是来自教学内容(主要是文本)的人性光辉和艺术力量,是师生得以超越时空与各位贤土、智者对话的那份愉悦。这些多方面综合而成的教学魅力,便是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是一种扣人心弦、激人奋发的感染力:是一种令人悦纳、促人向往的鼓动力:也是一种催人奋进、诱人入迷的内驱力。我们又怎么能不去重视营造语文课堂场效应中的这种强力“磁场”?在古诗《春晓》的教学课堂上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13.
教学魅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凝炼升华的一种内在、持久、强大的教学吸引力,它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富有魅力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促进学生的人格发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美感效应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角度看,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艺术创作活动,成功的作品能产生吸引力,感召力,诱导力等艺术魅力,把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其美感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呢? 一、教学艺术魅力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结构。这就决定了它在运动中必然会产生三种方向不同的力。这种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表现为三种审美趣味形态,即:谐趣、意趣、情趣。谐趣是指教师授课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审美趣味,主要作用于学生的审美感官,属于课堂艺术的娱乐性因素;意趣是指教学中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主要作用于学生的理智,属于课堂艺术的认识性因素;情趣是指教学中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感情,属于课堂艺术的感染性因素。这三趣是课堂教学魅力产生  相似文献   

15.
列宁曾经说过:电影是一门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摄影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一部好的电影,对于观众有极大的吸引力,常常使人如痴如醉,兴趣盎然。显然,这是艺术魅力产生的良好效应。同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讲究艺术,需要创设艺术化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乐于学习,勇于探索,达到点有所通、启有所发、导有所悟的教学效果。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呢?  相似文献   

16.
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凡学生都喜欢与有魅力的老师去亲近,聆听教诲,模其举手投足,学其一声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生动形象、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永远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源。教师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位特级教师认为:“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培养人才的能取得最佳效果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教学艺术是教学方法的升华,是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体系的出神入化,是解决处理教学问题,使教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心灵契机和巨大魅力。要使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音乐课上要充分发挥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根据小学生每个年龄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起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一、运用教师的多方面才艺,引导兴趣音乐教师有多方面的才艺,对学生才有吸引力,学生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一种美学。从美学角度讲,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活动。成功的课堂教学能产生感染人、吸引人、诱导人的艺术魅力,并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艺术效果。换言之,真正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就在于一个“美”字。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的入迷入痴的情境,令学生学而不厌的氛围,使学生随着课内容而产生的情感流动,无不给学生以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美感。本试从课堂教学美的魅力及内在依据两个方面品味课堂教学中的“美”。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魅力?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感染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读;讲话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听;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接近交往。在教学中,教师是否有魅力,就可以基本决定教学的成败。身边的青年教师曾经问过我:“是什么样的魅力,使学生喜欢你的数学课?”这个问题让我首先想到魅力的修养。一、魅力的修养1.道德情操的修养。北师大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典范”。这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才会尊敬你、爱戴你、喜欢你,乐意亲近你、听你的话、接受你的教诲。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位教育学家说得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