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画手与写人     
手的“表情”和眼神一样,是“人体语言”的重要“角色”。手同脸一样能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人的第二面孔”(俄画家列宾语)。因而高明的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除了“画眼睛”,也十分注重“画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赌徒们各式各样的手,通过他们手的形态、姿势、动作的复杂变化,活灵活现地展示出赌徒们赤裸裸的内心世界。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也可以说手是心灵的一面镜子。“画眼”和“画手”都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下面以课本上的名家名篇为例,对“画手”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手的“表情”和眼神一样,是“人体语言”大家庭中的重要“角色”。手同脸一样能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人的第二面孔”(俄国画家列宾语)。美国画家伯里曼说:“手被看作是动作的奴隶,但是动作的奴隶却是表达感情的大师”。高明的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除了“画眼睛”,也十分注重“画手”。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  相似文献   

3.
画手与写人     
手的“表情”和眼神一样,是“人体语言”大家庭中的重要“角色”。手同脸一样能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人的第二面孔”(俄画家列宾语)。因而高明的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除了运用“画眼睛”,也十分注重“画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赌徒们各式各样的手,通过他们的手的形态、姿势、动作的复杂多变,活灵活现地展示出赌徒们赤裸裸的内心世界。如果说眼睛是  相似文献   

4.
手在人体语言这个“大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同脸一样能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人的第二面孔”。美国画家伯里曼认为:“手被看作是动作的奴隶,但是动作的奴隶却是表达感情的大师。”因而,许多著名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除了“画眼睛”,还十分注重“画手”。“画手”可以收到以下几种效果。一、表明人物的身份人类用双手创造了世界,因此,在这个最常见的“劳动工具”上自然留下了各种职业的印记。作家就是通过描写从事各种职业的人的手,来表明人物的身份。如,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长期在海上漂泊,靠捕捞牡蛎为生,因而他的…  相似文献   

5.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手应该像脸一样地富有表情。”鲁迅先生深谙此道,他不仅有“点睛”的奇才,而且有“画手”的神功。《孔乙己》中手的描写充分显示了鲁迅高超的“画手”技艺。一、二写拿钱,串联情节。“他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的动词“排”耐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十指连心。手是人肌体最敏感的部位之一。人们在学习和劳动的时候,常常用手来展示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表情”——高兴时,拍手称快:兴奋时,手舞足蹈;悲伤时,掩面哭泣;痛苦时,捶胸顿足;激愤时,摩拳擦掌;紧张时,手忙脚乱;尴尬时,手足无措……因此,在刻画人物时,通过“画手”来写人,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鲁迅先生就是一位“画手”的巨匠。下面,我想结合先生的几篇小说跟大家一起学一学他的“画手”技艺。一、通过“画手”反映人物的遭遇在小说《故乡》中,鲁迅先生写“我”20多年后回到故乡,看到了少年时的朋友闰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我们班可谓是人才济济,同学们个个才华横溢,出手不凡,其中最令我佩服的还是“小画手”赵玉芙。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绽放的玉芙蓉一般。你看,她长得多漂亮:飘逸的长发、挺直的鼻梁、一张樱桃小嘴、一双水汪汪的丹凤眼,就像是画里画的一样美。玉芙的各科成绩不算很好,但她却对画画特别感兴趣。在一次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临摹。我见前面几幅很难画,就挑了一幅简单的水墨画《小桥流水》,拿起笔画了起来。突然,我听见老师对玉芙说:“赵玉芙,这幅画很难画,你能画好吗?”“我试试吧!”这语气中透出几分自信。我伸过头去看,不禁吐了吐舌头,原来,赵玉…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与全班孩子学习了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老师的手》,作者是美国作家。文章主要写了在感恩节那天,老师要学生们画一幅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孩子道格拉斯画了一只手。大家议论纷纷,猜测着是谁的手。这个男孩子悄悄地告诉老师:“老师,这是您的手。”因为老师经常牵同学们的手,也经常牵他的手。在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于接受礼物,而是借此机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微小。”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用这幅画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感谢,确实让人心动。在一种很美好的氛围中,我和65个孩子一起读着这个故事。“我很想对你们说一句话,可以吗?”我很郑重地问孩子们。“好啊,当然可以。”65个孩子静静地望着我。  相似文献   

9.
两千多年前,希腊哲人亚历士多德论述过一只著名的“手”。他说:“整体对于部分来说,乃是第一性的”(本质——黑格尔注)“如果整个身体被取消”(整个的人)“那么,除了空名之外,就既没有脚也没有手旧毫无疑问,亚历士多德的“手”论直到今天,仍对我们认识处于整体之中那些十分重要的部分具有启发意义。我们在探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地位时,如同不能就“手”而论“手”一样,也不能就“第一”而论“第一”。相反,如同必须把“手”放到“身体”这个整体中,才能正确评价“手”一样,只有把“第一”放到它所处的“整体”中,才能正确评价“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崭新原理而言,它处于唯物史观博大精深的整体之中;作为现代生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名字叫“青春”,像诗一样让人品味无穷,像画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像歌一样让人陶冶性情,像舞一样让人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1.
《新读写》2009,(2):58-58
我们的名字叫“青春”,像诗一样让人品味无穷,像画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像歌一样让人陶冶性情,像舞一样让人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2.
手是人体最敏感、最灵活的肌体部位之一,手的各种动作跟眼神一样,同是人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人们不同情感体验的具体反映。手的刻画,既能表现人物的身份、职业、思想情感、人物性格,又能体现写人的角度,揭示社会环境等。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画手?..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认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各自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  相似文献   

14.
悦读文摘     
华君武为自画像《捂脸图》题诗画兽难画狗,画人难画手。脸比手更难,一捂遮百丑。华君武是我国一代漫画大家。这四句诗是他总结前人和自己从艺六十多年漫画实践后得出的至理名言。其中“画人难画手”,就是从历代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口诀中借用来的。华君武历来不愿给自己画像,在编辑部的催逼之下画了这幅《捂脸图》。他虽然用双手捂去脸部的眼睛,但是“欲盖弥彰”,认识华老的人,一看这幅漫画像就能认出他来。一副讥讽挽联湖南军阀谭延闿,为人险诈,善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1912年在长沙,他问律师贝元昕:“近来怎样?”贝答道混。”谭大笑说:“好!…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姒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都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华应龙老师笑了笑说道:“好!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人有两个宝》时,读完第一第二行后)师:小朋友,我们的双手呢?举起来,想把它画下来吗?老师先画。请小朋友也来画画。(教师示范画手,学生自由画)师:平时,你们的手会干些什么呢?生:我的手会画画。师:你一定画得很漂亮。生:我的手会洗衣服。师:你有一双勤劳的手。生:我的双手能帮老师扫地、擦窗台。师:你的确是个能干的孩子。是的,我们用手画画、洗衣、劳动,为大家服务,这就是“做工”。师:把“做工”藏在句子里头,你还会读吗?(出示“双手会做工”,指导朗读)师:今天呀,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能干。拿出刚才画好…  相似文献   

17.
我们九零后青年的名字叫“青春”,我们像诗一样让人品味无穷;我们像画一样让人赏心悦目;我们像歌一样让人陶冶性情;我们像舞一样让人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8.
家庭游戏3则     
1.我们的手真有用准备:图画纸,彩色笔。玩法:妈妈先将手按在纸上,用笔把手描下来,边描边问孩子:“妈妈的手会做什么?”让孩子回答。然后请孩子也学妈妈的样子把手描下来,问:“宝宝的手会做什么?”让孩子回答。接着妈妈在自己描的“手”中画上孩子回答的内容,如孩子说“会洗衣服”就在“手”中画上衣服。让孩子在自己描的“手”中画上他回答的内容,如会刷牙,就画上牙刷,表示会做的事,边让孩子回答边画,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2.小小游艇  相似文献   

19.
    
上幼儿园时,阿姨让小朋友们画手,阿亮画了一只瘦小而粗糙的手。阿姨说:“阿亮,你画得不对。”阿亮说:“怎么不对呢?这是我姐姐的手,她已经不上学了,每天要干很多的活呢。”阿姨望着阿亮无语,阿亮的眼神让阿姨看着心里酸酸的。  相似文献   

20.
北 宋 诗 人 、 画 家 苏 轼 曾 在 总 结画 竹 经 验 时 指 出 : “ 画 竹 必 先 得 成竹 于 胸 中 , 执 笔 熟 视 , 乃 见 其 所 欲画 者 , 急 起 纵 之 。” 画 竹 如 此 , 作文 也 是 如 此 。 下 笔 前 若 能 成 文 于胸 , 落 笔 时 , 便 能 “ 急 起 纵 之 ”,一 气 呵 成 。 这 便 是 人 们 常 说 的 打 腹稿 。 那 么 , 腹 稿 的 内 容 主 要 包 括 哪些 ? 如 何 才 能 打 好 腹 稿 呢 ? 一 是 腹 中 有 “ 物 ”。 “ 手 中 有粮 , 心 中 不 慌 ”, “ 粮 ”, 是 人 们 的生 活 必 需 物 ; “ 巧 妇 难 为 无 米 之炊 ”, “ 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