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问答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并根据体育教学的性质结合问答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分析问答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优点及在体育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起源于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并把它叫做“精神的接生术”。这种方法具有某些辩证法的特征,因而被后人加以续承与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方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从表面特征看,问答法似乎十分简单,一问一答,无须多论。但深入考究,并非如此,教师要使自己能够对这种方法做到运用自如,并收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建立融洽、和睦、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是实现该法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若教师对学生缺少平等、民主,学生就会对老师抱有一种戒备、疑惧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1.问答法 在练习踏步走(齐步走)时,利用形式多样的儿歌问答互动,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在初学踏步走(齐步走)时,学生不易掌握踏步的节奏。小动物是学生喜爱的,我就利用小动物的名称和它相应的叫声,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竞赛期间受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活动强度、各种神中枢之间的相互协调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赛前心理状态,会使人体机能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或降低,从而影响运动成绩。本文利用试卷问答法、人体糖酵解供系统的代谢产物(血乳酸)的测定,分析赛前心理状态与赛后血乳酸值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赛前心理状态影响比赛成绩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陈厚武 《体育师友》2012,35(3):20-22
语言法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是体育课堂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最基础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能够理想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手段。文章就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这三种语言法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1.问答法 在练习踏步走(齐步走)时,利用形式多样的儿歌问答互动,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在初学踏步走(齐步走)时,学生不易掌握踏步的节奏.小动物是学生喜爱的,我就利用小动物的名称和它相应的叫声,来帮助学生掌握踏步的节奏.  相似文献   

7.
教学方法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 ,为实现教学目的 ,传授和掌握教学内容 ,利用一定教学手段 ,师生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综合。在明确了教学目的后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所谓传统教学方法 ,从广义上说 ,应包括中外教育史上一切世代相传的有一定特点的被当时多数教育工作者承认并积极实行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的分类 ,通常是以教学活动的外部形式为依据。依此标准 ,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第二类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技…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8,(3):1-6
对最近几年以增设足球、冰雪、马拉松等专项学院为特征的体育教育"术科化"现象,结合体育学科建设问题,应如何看待?《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举办了以"体育教育术科化与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与会的几位学者分别从体育史、体育产业管理、体育政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角度,针对体育教育"术科化"与学科建设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明确了该问题的由来,加深了对该问题的定位,确定了应对该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浅议公安实战中的"一招制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招制敌"在公安实战训练中由来已久,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但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与实战相脱节。文章结合实战对"一招制敌"中"一对一"、"二对一"、"多对一"等技术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体教结合"提出和实行的背景做了详细的梳理,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实施"体教融合"的依据和意义。并对"体教融合"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剖析和界定,指出"体教融合"与"体教结合"的区别及"体教融合"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及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并从"小-中-大"一条龙培养体系构建问题、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学科支持体系的构建、构建新型比赛模式,解决融合基本问题、"体教融合"模式下举国体制的新内涵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颖的、具有前瞻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三从一大"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和坚持大运动量训练。这个原则曾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三大一从"训练原则在贯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1新时期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存在的问题(1)对"三从一大"内涵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当今,许多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些项目的训练工作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有些项目片面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忽视艰苦训练、严格要求的基础作用,训练次数和负荷偏小;有些项目把"三从一大"同  相似文献   

12.
运用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把关人"、"知识沟"等相关理论对体育信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新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上存在着体育信息过度损耗和受众处理体育信息困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信息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哲学认识与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解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基本内涵,认为: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及其相关规律性的认识程度决定训练境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执行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出:"从实战出发"是"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训练指向,解决了"练什么"的根本问题;"大运动量"是其设计走向,解决了"练多少"的操作问题;"从难、从严"是其实施风向,解决了"怎么练"的要求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问题解决"教学已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解决"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提出了"问题解决"教学的启发式、探索式和创新式3种方式,以图更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新课程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学东  王岗 《体育科学》2012,(1):71-76,87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学、传播学、品牌学等理论,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尽管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更好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思考。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真正实现,必须要强化"文化意识"、拥有"世界意识"、高扬"创新意识"、恪守"标准意识"、树立"品牌意识",也只有如此,中国武术文化的"走出去"步伐才会更加坚实和豪迈,样式才会更加多元和丰富。  相似文献   

16.
体育概念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一直争论不下的"体育"的概念及使用等问题作了一些简单的论述,对杨文轩和陈琦在<体育原理导论>等书中关于体育概念的论述作了讨论,结合语言学及哲学上关于"概念"及"本质"的定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给"体育"重新下了定义,并依据新定义对棋类和牌类以及人类一些与身体运动有关的日常活动如走路、按摩等的归属问题作了一个试探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专题讨论中,一线体育教师对第一篇《课标》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进行了全面而激烈的研讨,很多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对其具体涵义和操作实施存在诸多困惑,也相继提出了一些具体而实际的问题。所提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概念的理解、体育课程学科特性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与评价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将有助于体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学校体育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对当今的学校体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对学校体育地位、学校体育"责、权、利"、健康第一、学生兴趣、体育课堂教学、运动技能、学生心理问题、体育中考等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探求体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各自概念的内在发展过程的陈述,分析两者之间内在联系.具体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三方面,探讨了健康如何与体育结合,体育究竟能解决健康的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在体育中促进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本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体育理论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原创性少--"穿新鞋走老路"和"错上加错"、"断章取义"、"皮厚馅少"、"盲目崇尚权威","人云亦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逻辑学与方法论的错误--"挂羊头卖狗肉"、"跟着感觉走"、方法或方法论的局限、翻译方法上的错误、自相矛盾.文章就这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体育本质研究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