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常会出现心理紧张或“怯场”的现象,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经过多次表演实践就可改善。但实践证明,如何调节表演时的紧张心理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和进行心理训练的技能,这种技能的训练可以使表演者逐步改善演出时的紧张心理和“怯场”现象,使演出获得圆满。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校篮球队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林6所高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工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篮球队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这些高校篮球队在心理训练中存在理论上对心理训练认识不全面、实践上表现被动和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通过对篮球比赛中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分析与总结,提出赛前、赛中、赛后做好心理负荷准备、模拟比赛的心理训练、现场运动情绪的调节、比赛现场排除干扰等方法来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1.1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与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强度大、密度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或长时间的耐力训练。首先应该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对待因训练而引起的生理、心理性疲劳。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吃苦与达到良好训练效果的密切关系,力求自觉、主动地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在  相似文献   

4.
本针对游泳训练的特点,阐述“暗示”效应对人体心理、生理的影响以及在训练中利用“暗示”效应促进速度、力量的发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原超 《精武》2012,(10):29-30
本文在对乒乓球训练的统筹安排、差别对待相结合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原则以及基础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述了乒乓球运动训练过程中,常见的多球训练法、指标训练法两种常见的训练方法,并在最后进一步提出了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心理训练问题及运动恢复问题,以期对现代乒乓球训练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一、结合个人特点 在心理训练中,应训练什么,采取什么办法,都必须考虑个体现有的心理特征和基础。有些需要采取自我控制训练,有些则要求自我动员和激发性训练,也有的需要两者结合。内容方法的选择,不仅要以个体心理特点为依据,而且要以每个个体在不同时间内的具体心理变化为依据。必须把个体特征和专项运动结合起来,充分发展某些特长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自身修养,端正比赛动机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思想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注意在任何场合和出现任何情况下都能冷静对待,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客观地…  相似文献   

7.
体操心理训练的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其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现介绍几种方法供训练时参考。一、在全面了解个性的基础上进行个别对待。个人心理特征反映在运动员的生活、训练、比赛的各个方面,在困难的情况下最能揭示人的个性特点。个性与工作能力关系:研究证明,个性与运动能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渴望取胜的运动员具有最好的工作能力,永不满足自己。这些运动员在运动、认识、情绪、意志以及几个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心理积极性。心理活动紧张和思维过程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三从一大"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和坚持大运动量训练。这个原则曾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三大一从"训练原则在贯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1新时期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存在的问题(1)对"三从一大"内涵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当今,许多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些项目的训练工作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有些项目片面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忽视艰苦训练、严格要求的基础作用,训练次数和负荷偏小;有些项目把"三从一大"同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水平越来越高,比赛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强的综合实力。但是作为青少年业余训练来说,由于受训练时间、训练场地、教练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日常训练计划中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实战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训练计划,而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计划较少甚至于就没安排在训练计划中。结果出现了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水平较高,在比赛时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心理出现了变化导致技战术发挥不充分,从而比赛成绩就会不尽人意。尤其是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对青少年心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中国射击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及多种心理训练技术在训练与比赛中的全方位实施,包括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赛前心理定向与调控,赛中的自信、自控、抗干扰和应变,赛后的心理恢复等。教练员是实施心理训练的主体,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1.
牟朝霞 《精武》2012,(10):17-18
本文从分析心理效应在飞行学员旋梯训练中的作用入手,论述了运用心理效应的基本原则,并试图探讨几种心理效应的具体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心理拓展训练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及人为因素等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处处隐藏着风险,如何减少和预防心理拓展训练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继续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心理拓展训练风险的认识、管理、实施步骤及防范等方面的研究,力图为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全面开展,达到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提供有效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涛 《体育世界》2012,(12):138-139
本文结合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篮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篮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的方法,通过认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分析篮球运动员各种运动中心理调控及其调节的方法。为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训练科学和训练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训练的意义认识更加清楚,过去人们习惯地认为训练、比赛主要消耗身体能量,只要有良好的运动素质和熟练的技术,在比赛中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现在科学证明,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仅消耗身体能量,而且也消耗心理能量。平时没有良好的心理训练,即使得到  相似文献   

15.
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燕 《体育科学》2005,25(12):43-45,52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对101名现役一级以上运动员大负荷训练的心理认知干预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在经过心理认知干预后,“情绪性自我评定”的句子比例显著下降,“意义性评定社会取向”和积极性评定的句子比例均显著升高,消极性评定句子比例显著下降,男、女运动员之间差距减少。对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可能会使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亦可能会提高女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积极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弹跳力是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在篮球竞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弹跳力的高低能反映出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腿部力量训练是提升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训练中,通过腿部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篮球运动员对腿部力量训练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在训练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进行篮球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时,一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明确腿部力量训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就腿部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提升的效果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积极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美国游泳选手特别注重在25码短池训练,一年中有7个月在短池训练,他们的技术风格普遍积极凶猛、划水有力,这和他们注意短池训练有密切关系。实验证明,同一水平的运动员在大池中游自由泳10个动作的频率为6秒,而在短池中为5.5秒。为什么在短池训练能获得如此高效率的效果呢?笔者从短池训练给运动员带来的心理效应谈几点见解。一、距离效应凡从大池(50米池)训练转入短池(25米池)训练的运动员,首先引起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8.
在实践中很多人对所有问题都倾向于用周期训练理论来解释,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很多困惑.运动训练是个系统工程,应考虑训练中各种因素,并使它们能够有机、科学、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还必须与教练员自身的经验、知识结构以及高水平的运动经历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应.本文对周期理论的一些片面认识进行系统的阐释,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心理和行为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永忠 《体育学刊》2004,11(2):61-64
探讨了在体育运动成就情境中,再归因训练的心理效应和行为效应。分别就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对学生情绪情感、对随后行为的期望水平及对随后行为坚持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且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再归因训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短跑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近年来我国短跑项目的低弥状态 ,笔者通过资料分析 ,指出在训练中存在着最高速度、步长与步频以及训练方法上出现的偏差等问题。提出在训练中必须统一、规范训练指导思想 ,形成“蹬摆结合 ,以摆为主”的短跑技术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