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领域学习是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活动"的精蕴。今天年轻一代究竟该学些什么?学习内容的性质又是怎样的?这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类纷繁复杂的学习活动,从其学习  相似文献   

2.
泽群先生这篇《攀垦赋》以眷眷爱心告诫青年:“梦,不可不做,但不可大做;志,不可不立,但不可胡立;话,不可不说,但不可乱说。”劝青年。志愿的取向求实些,态度务实些,措施切实  相似文献   

3.
叶葳 《辅导员》2013,(27):29-30
着力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是学校每一个成员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职责。近年来,我们"以生为本",根据实际,努力为孩子们构造出一个环境优美、典雅别致的"花园",一个朝气蓬勃、生动愉快的"乐园",一个团结友爱、和睦别致的"家园",一个快乐勤奋、刻苦好学的"校园"。我们把提高素质、全面培育人才的目标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角落,并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对一般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无缘参与中考命题,更无力对命题者施以直接影响,我们力所能及的是把握命题的范围,分析命题的思路,寻找命题的规律,使我们在语文复习备考中少些焦虑,多做些有用功;少些盲目崇拜,更不会以猜题押宝的方式来获取侥幸的成功。研读中考语文试题,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才能确定"教什么"、"怎么教",这理应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不变的期待和永久的指向。笔者在组织学生语文中考复习备考中,通过分析我  相似文献   

5.
《海南教育》2013,(2):35-36
<正>对一般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无缘参与中考命题,更无力对命题者施以直接影响,我们力所能及的是把握命题的范围,分析命题的思路,寻找命题的规律,使我们在语文复习备考中少些焦虑,多做些有用功;少些盲目崇拜,更不会以猜题押宝的方式来获取侥幸的成功。研读中考语文试题,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才能确定"教什么"、"怎么教",这理应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不变的期待和永久的指向。笔者在组织学生语文中考复习备考中,通过分析我  相似文献   

6.
达选胜 《辅导员》2013,(18):29-30
<正>着力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是学校每一个成员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职责。近年来,我们"以生为本",根据实际,努力为孩子们构造出一个环境优美、典雅别致的"花园",一个朝气蓬勃、生动愉快的"乐园",一个团结友爱、和睦别致的"家园",一个快乐勤奋、刻苦好学的"校园"。我们把提高素质、全面培育人才的目标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角落,并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海外英语》2010,(4):12-13
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明确的观点——我们的珍贵资源,不可再生,但却被我们肆意开采使用。试问我们对我们所处的星球都做过些什么能称得上“贡献”的事情,除了破坏和耗费它的能源之外。我们还做了些什么?既往的我们无法去弥补,唯有现实的存在最真实,需要我们尽个人所能去保护资源、节约能源、改善我们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时间不妨订得宽松些,这样心里就不会有太大压力,但实际执行时,却要抓紧时间用功,不可松懈偷懒。只要时间与精力用到家了,原来弄不通、搞不懂的地方便自然而然弄清楚了。  相似文献   

9.
做了20年的校长,始终被"教育与教养"、"知识与能力"这两个问题困惑着,纠结着。"有教育无教养","有知识无能力"这是很多人对中国内地学校教育的尖锐批评,虽然这种批评刻薄了些,但是在我看来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就"知识与能力"这一问题看,我们确实有太多的思考,我们的学校缺少为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0.
刘志新 《数学教学》2012,(1):15-16,20
不可小视我们的学生,有些学生对数学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解答,而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让你眼前一亮,或是措不及防.他们的那些为什么,可以使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节数列习题课上,笔者领略了他们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我常常将课堂比喻成放风筝,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只飞起来的"风筝",它是不可能挣断线而飞走的,即便这只风筝想飞得更高些或更远些,教师手中的线也会把它拽回来。这样的课堂又何谈创新思维?我们不妨大胆一些,剪断这根"风筝线",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去领略更宽更广的世界。经过一番翱翔后,说不定学生会给我们带回更  相似文献   

12.
伯乐的忏悔     
尊敬的上帝:当我走完人生之路,向您报到的时候,回首往事,不寒而栗。与其说这一生走了些错路,办了些错事,不如说多半在走错路,而且犯了许多罪过,还是不可饶恕的。  相似文献   

13.
<正>诵读,是古诗词教学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手段,这是教育实践者的共识。朱熹对诵读要求"字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对我们今天的古诗词教学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积累了几点诵读教学的"模式",在此提出就教于专家同仁,以期得到教正与提高。1."减负式"诵读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给学生"减负",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压力,其中原因有许多,对所接触的课程、知识点不了解而产生的畏难心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阶段,我们该学些什么?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许处于这一阶段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诠释。当然,也许更多的只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内心深处摇摆。研究生阶段,我们究竟该学些什么?其实这是个自问自答的话题。研究生,顾名思义是做研究的学生。那么研究生阶段,定然是学习该如何进行研究,如何在自己的领域中进行专业的学术思考。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让一堆双胞胎在不同时间学习爬楼梯,  相似文献   

15.
高考进行时     
"很担心发挥不好"、"真正高考我肯定会紧张"、"要是有题做不完怎么办"……每年临近高考,都会有一些考生患上"高考综合症"。"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歌手李琛的一句歌词,让人产生了一种想为考生"做些什么"的冲动。说干就干。为了让考生从"高考过来人"身上借鉴一些成功的方法,吸取失败的教训,我们特意走访了很多经历高考的人。但当我们走近他们,才感觉到这是一次艰难的行动。因为许多"过来人"不愿回忆当年自己的"败笔",经过我们再三努力,他们才同意把当年高考故事甚至日记和盘托出。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吧。  相似文献   

16.
男生女生     
<正>我们女生爱美,总喜欢编些手环之类的小东西,并常常聚在一起对我们的作品评头论足。男生却不屑一顾,总说我们女生"臭美"。但最近几天,我们发现一些男生也在"臭美"。这几天,我们班的女生又热衷于编幸运星,男生们看了,心开始痒了,也跟着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如今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多项交互的复杂活动过程,是一个生成重于预设的活动过程.在教学预设中,教师应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想一想学生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纳入自己的预设.然而,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预设"不会与时俱来,更不会凭空而至,它往往稍纵即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一、精心预设——精彩生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稳固、统一与不变,不断的生成、意外的转折、多元的并存使课堂有了更多的不可预知性与难以把握性,教师的无措与无力感也随之而来,这一切都成了当下教师在课堂中的某种体验,对于此,我们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圣胡安之夜     
我们是否还相信这世上还有纯粹的善良?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是否愿意无条件地为他们做些什么?善良与正义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它不仅存在于7岁孩童纯真的心里,也被"世俗"的成年人所保留。这世上总有很多人,愿意默默帮助我们,为我们的幸福而努力,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依然被善良与正义的光芒笼罩。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一直想着为孩子们写点什么,尤其是随着宝贝女儿一天一天的长大,一天一天变得可爱、乖巧,这种想法就变得越来越强烈起来。那就写些诗吧,为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写些儿童诗吧。因为,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最偏爱、最割舍不下的就是诗歌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能为孩子们写些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实在是一项"美丽的工程""幸福的工程",也是一项"母爱工程"。这也可以说是我写儿童诗集《做梦的树》的缘起与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