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那质量随体积变化有什么样的具体关系?2.猜想与假设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取体积不同的水,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进行探究.4.进行实验及收集证据(1)选取实验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着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密度教学中,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课内探究:同样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课外探究:密度随状态、温度变化而变化;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一切结论的得出都要依实验验证才能上升为规律、定律.因而初中物理作为物理科的起点,许多研究内容都经历提出问题、猜想问题、设计实验、探究问题,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然后上升为物理规律加以应用.如:密度的引入,先提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可见学会和掌握探究性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预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密度”框架式设计学习目标: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并能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为学生选择和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观察实验材料,充分保证学生观察实验的参与率,使每个学生都有可供观察和操作的材料,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物质保证。如在教学(保持水土》一课中,指导学生模拟水土流失的实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产生不同探究思路的材料:喷壶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 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本节课重点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得出结论.帮助学生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密度1,密度(P)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量,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密度的大小,仅决定于物质。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值,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2各成定义公式:p=7对公式的理解:()物质的密度可用物质的质量(m)跟它的体积(V)的比值来量度。(2)同一种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即不能说成:厂跟m成正比,产跟V成反比。(3)对于两种不同物质:当V相同时,m大的,比值m/V就大,该物质密度就大;即V一定时,产银m成正比。当m相…  相似文献   

8.
我以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密度”概念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研究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策略。一、明确目标达成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关“密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要求为:在学生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实验数据,经过比较、归纳,并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控制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丹  史健俊 《中学科技》2023,(20):36-38
<正>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电学实验,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对于理解电学系统非常重要,它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也是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的实验之一。本期介绍如何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学生活动卡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密度1.密度的意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量,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的大小,仅决定于物质。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定值.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2.密度定义公式对公式的理解:(1)物质的密度可用物质质量(m)跟它的体积(V)的比值来量度。(2)同一种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即不能说成;p跟,m成正比,P踉V成反比。(3)对于两种不同物质:当V相同时,m大的,比值m/V就大,该物质密度就大,即V一定时,即…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编辑:中考化学试题中必考的核心知识有哪些?申艳秋老师:化学学科核心知识主要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主题。高频考点:物质变化的种类及反应类型;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实验操作的正误判断;简单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判断;微粒的性质;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化学用语、元素周期表单元格;物质的分类;质量守恒定律与应用;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和判断反应后滤液、滤渣的成分;溶解度的相关知识;酸碱盐及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的某种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本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嘏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要点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前者是给出一种物质,要求通过实验确定是不是该物质;后者是给出一组物质,依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将不同的物质——一区分开来。对检验或鉴别的实验,要求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现象明显,具有特征性。物质的推断是根据实验及其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变关系进行推理,判断物质中所含成分或一组指定或未知物质各是什么物质。不管是检验、鉴别物质,还是推断物质,熟悉物质的性质是基础,掌握方法是前提,做好实验是关键。(-)检验、鉴别与推断物质的依据——物质的性质1.物理特…  相似文献   

14.
密度描述的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所含的质量不同的特性,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物体的质量,公式表示为ρ=m/V.密度的测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之一.怎样探究出多种测量密度的方法呢?其实,从密度的公式中我们便能发现:测量密度的关键就在于质量、体积的测量.质量的测量可用托盘天平直接测,体积的测量通常用排液法等.下面,我们就分固体、液体两类来探究测量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内容,《分子与细胞》第六章中的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以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以NaOH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由于酚酞遇NaOH显粉红色,学生可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由无色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NaOH分子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再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获得相应数据.学生经计算、比较不同体积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可预测细胞表面积、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的关系,进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本实验,原理清晰易懂,但操作中仍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内容,<分子与细胞>第六章中的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以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以NaOH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由于酚酞遇NaOH显粉红色,学生可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由无色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NaOH分子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再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获得相应数据.学生经计算、比较不同体积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可预测细胞表面积、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的关系,进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本实验,原理清晰易懂,但操作中仍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初二物理现行新教材和旧教材都是采用的用天平测出不同体积的金属块的质量,测出它们的体积,然后求出每个金属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又换用不同木块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它们的质量、体积,然后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由具体数据分析得出密度概念。学生容易误解成只有固体物质密度才是这样。气体、液体物质的密度是否可以这样呢?为了避免学生误解可再增加三个实验。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四个实验:  相似文献   

18.
孙吉凤 《中学科技》2023,(14):34-35
<正>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实验之一。学生活动卡实验名称: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实验步骤:1.按压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薄膜,U形管两边的液面会形成高度差。  相似文献   

19.
<正>在平板上可以做的实验有:探究匀变速运动的v(速度)与t(时间)之间关系;探究F(力),m(质量),a(加速度)三者关系;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关系;探究W (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以及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还有测定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以及等等。在这里必须提醒的是,一定要关注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比如平衡摩擦力是不是一定需要;所挂物体的质量需不需要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等。  相似文献   

20.
郭磊 《初中生辅导》2012,(14):23-25
密度是初中物理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其定义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密度,且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对密度的变与不变应该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