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行为公定力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作为一个基本的行政法原理,是行政行为效力等级中的基础和前提,在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的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界对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研究虽然存在争论,但对公定力的重要作用还是具有共识的。认真并深入地研究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行政行为之划分除了满足行政实体法之研究外——针对不同的行政行为设定不同的规范模式予以控制,还应当考虑到行政诉讼救济之需求,以便构建行政实体法与行政法桥梁。然而诸如何者为一般给付诉讼之程序标的?这些程序标的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似乎很少有学者梳理过。为便于行政诉讼法在控制行政行为方面真正地实现“无漏洞之权利救济”及“权利救济必须有效”之诉讼基本需求,势必要重构行政行为体系与诉讼类型相适应,以实现诉讼之价值。  相似文献   

3.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中作出的与相对人实体权利义务无关的不产生法律效果的或只涉及相对人程序方面权利义务的行为。它大致有执行性的行政事实行为、认知表示行为、行政协商行为等几种类型。我国对违法的行政事实行为主要规定了两种责任即刑事责任和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制度它们的区别除了表现在内涵、特征上的差异外,还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运行上的不同、行为拘义和效果归属不同,行为的性质不同、行为的直接后果不同、主体不同和客体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化,是使行政决策程序法律化和制度化,并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切实地依据法定的程序进行决策。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化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保护人权,以实现社会公正与效率,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统一。我国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中,在察觉机制、沟通机制及公众、专家参与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要实现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应加强和完善调查程序、决策规划程序、可行性论证程序、听证程序等。  相似文献   

6.
程序法定原则是行政行为必须遵循的法律程序,步骤与方式则是程序法定原则的主要内容,方式与步骤的违法即构成了行政程序的违法,行政程序的违法则属行政违法,违法的行政行为只能被撤销,因此,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行政程序意识,是遵行程序法定原则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林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3):139-142
抽象行政行为的数量繁多,性质不同,如果都纳入司法审查的范畴,在我国现阶段还不现实.抽象行政行为分为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和非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结合我国司法现状,应先将非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畴,为抽象行政行为的全面司法审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国家事务的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主体在订立合同、履行合同过程中依法享有特权,但是为了避免行政主体滥用权力应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规范,强化行政主体应遵守的法律原则,严格设定程序增强监督机制、制裁措施,完善补救途径等方面对行政主体的行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程序法定原则是行政行为必须遵循的法律程序,步骤与方式则是程序法定原则的主要内容,方式与步骤的违法即构成了行政程序的违法,行政程序的违法则属行政违法,违法的行政行为只能被撤销,因此,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行政程序意识,是遵行程序法定原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定的意义上说,行政决策是行政活动的先导,一切行政管理过程和行政行为都离不开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行政决策的水平如何,会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是否有生机和活力。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成败的保证,它不仅能为制定正确的行政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对有效地搞好行政管理工作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宪法和法律对行政征用行为行使的前提"公共利益",没有明确的界定,以及部门利益的驱动、公务员素质等因素,在现实中行政征用权极易被滥用,表现突出的是政府对土地的征用行为。对于行政征用行为的控制,应从建立"公共利益"的决定机制和行政征用补偿程序入手,结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完善我国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准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以观念表示的方式作出的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通常表现为通知、受理、确认、证明、咨询、答复、鉴定、调查、检查、登记等行为。由于准行政行为的特殊性,决定其与法律性行政行为、假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不同,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政强制措施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所应遵守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等要素所构成的一个行为连续过程。行政强制措施程序是行政程序中的具体行政程序,是实现行政强制措施制度的保障和基本条件。从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现状看,还存在立法不规范、程序遵守不严、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笔者正是从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行政强制措施程序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的思考,以推动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行政方式,其在实践中表现出的问题使得对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很迫切,而首要的问题是其定义问题。本以现有的观点为基础,首先探讨设置行政指导这样一个概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接着分析现有的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之分的不科学性;最后在对行政主体行为进行新的分类的基础上将行政指导定义为:行政指导是一个类概念,是行政主体单方作出意思表示,行政相对人有权自由选择采纳、接受与否的一类行政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5.
协助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无论是积极的协助行政行为还是消极的协助行政行为,都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但由于本身并非行政行为,因此须遵循与行政行为不同的行为规则.对此种行为,法律应进行有效的规范,特别是对公民因协助行政行为而遭受的损失应予以及时、公正的补偿.  相似文献   

16.
准行政行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准行政行为是相对于法律性行政行为而言的一个理论概念,即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以观念表示的方式作出的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通常表现为通知、受理、确认、证明、咨询、鉴定、调查、检查等行为。由于准行政行为主体、行为方式以及法律效果的特殊性,决定其与法律性行政行为、假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不同,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后,启动诉讼程序与审查“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扩大对违法抽象行政行为的救济范围,应将不服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适格原告,区别于不服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适格原告,将其划分为程序适格原告和实体适格原告,以期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行政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过窄,应予扩大,不仅要在行政处罚领域扩大听证的适用范围,还要从行政处罚扩大到其它具体行政行为,甚至在相当一部分抽象行政行为中也要适用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9.
行政行为的无效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其存在的理论依据是行政行为公定力的有限性,并以公民权利抵制行政权力为其价值归依。本文在探讨行政行为无效的原因及其后果的基础之上,对建立我国的行政行为无效制度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与具体行政行为相比,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对象的广泛性,效力的反复适用性,因而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危害性更严重,行政相对人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时。可提起行政诉讼;受到抽象行政行为侵害时,却跨不进诉讼的门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我国目前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来自人大和行政机关,但监督不力,有名无实,在实践中抽象行政行为违法还是较严重的,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实为必要,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都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我国已加入WTO,WTO规则要求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的司法审查,我国法律需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应适时修改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逐步纳入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