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管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要变唯美追求为实效追求,变追求观赏性为追求有效性。所谓务本求实——真实、朴实、扎实。扎实有效是教学最基本、最本真的美。除此,一切都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教学的美。  相似文献   

2.
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这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而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最具实效、可操作性强的诱的方法之一就是变式。  相似文献   

3.
曾立霞 《教师》2008,(13):76-76
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这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而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最具实效、可操作性强的“诱”的方法之一就是“变式”。  相似文献   

4.
刘导明 《教师》2013,(12):56
审美教育是培养人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人追求人生的情趣和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大千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人类在逐步走向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意义生活、趣味生活,在不断地发现美,品析美,创造美。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从最基础的品美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把有效作为一种追求是课程改革最大、最坚实的举措。如今语文课堂教学已由原来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变得有效、高效、增效,这与我们扎实备课是分不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与美学相结合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形象美是语文教学与美学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情感体验是语文美育的最基本形式和最基本特征,创造美是语文美育追求的最高境界。美育不失为一种有魅力较理想的语丈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美是人类最愉悦的享受。人们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为美而陶醉、痴迷。如何正确引导审美,在我们的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显得义不容辞。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审美,让学生走向美的颠峰,从而领悟理想的人生境界,对学生形成巨大的行为影响力呢。我们不妨把这一过程分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三大阶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把“有效”作为一种追求是课程改革最大、最坚实的举措。如今语文课堂教学已由原来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变得有效、高效、增效,这与我们扎实备课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特拉弗斯有句名言:“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地理教学艺术主要指的是地理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艺或教学技巧。其范围主要限于地理教师教学活动的一系列行为。更确切地说,地理教学艺术就是教师的艺术,它是以审美性为现代地理教学艺术的核心。 美,是人类的一种崇高需求;美,又是人类的一种理想境界。爱美是人们文明高尚的一种标志。人若没有对美追求的热情,也就不可能有美的生活和美的心灵。 艺术是人类最高度的追求美的活动。美是艺术的真谛,是艺术生命的源泉,艺术是最彻底地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造的。在一切地理教学活动中,要反映出丰富的审美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堪称达到了艺术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杨希 《新课程研究》2009,(10):134-13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最令老师困惑、最为意见分歧的项目。好多学生学写作文几年下来,作文还是写不成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扎实”是作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真实、朴实、扎实”的本色。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把准文本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取舍关系,把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习需要,还语文教学的真实面貌;摒弃牵强附会。呈现出教材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学生不会的知识,追求朴实课堂;保持本色自我,追求自然的语文课堂,扎实推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笑是最流动、最迅速的感情,从眼睛里泛到口角边。"笑是一种润滑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认识能力乃至实际运用能力,使教学真正有效、高效。教学之美,美在课堂,美在师生;课堂之效,效在兴趣,效在收获。有笑有美有效的课堂,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理想教学。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最令老师困惑、最为意见分歧的项目。好多学生学写作文几年下来,作文还是写不成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扎实”是作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语文教育中的美育问题。指出形象美是语文教学与美学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情感体验是语文美育的最基本形式和最基本特征。创造美是语文美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让他们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追求美。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高范畴并成为中国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教学意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学现象,并且是许多优秀教师着力追求的艺术天地。研究教学意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为整体美、情感美、动态美。教师创造教学意境需具有“虚静”的心境,视“对话”为理念支柱,以“模糊”为重要技巧。  相似文献   

17.
"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概念,艺术的审美价值表现在对"趣"的追求上。教学本身作为艺术,趣具有丰富的教学意蕴,其一是把教学理解为不断地追求美的过程,它旨在说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灵动性、机智性、本真性;其二是把"趣"理解为教学艺术的审美规范。教学实践既要追求教学艺术的开放性与自然性,又要强调其美学的规范性。"趣"的教学意蕴具体有四个方面:志趣是教学艺术的使动力量,是师生对人生之美的趋向;情趣是教学情境之美的展现;机趣是对教学灵动之美的表达;真趣是师生对生命本真之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微课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新样态.生长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微课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学中要追求明晰、追求本质、追求结构,进而彰显儿童数理推理的有序之美、抽象概括的整体之美和综合思维的立体之美.  相似文献   

19.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教师彰显职业生命力的地方,如何打造精彩课堂是每位教师的职业追求。只有打造精彩课堂,才是教师最真实、最朴实、最扎实的共同认知,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