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分析青岛版数学《最美的图形——圆》单元中的数学文化类型、运用水平及其功能,并从如何呈现丰富的数学文化类型、提高数学文化运用水平、体现更全面的数学文化功能三个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选取中国传统数学文化中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刘徽的"割圆术""赵爽弦图""牟合方盖",通过对三个问题的简单介绍,以及对几道相关传统数学文化题目的赏析,探究高中数学中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途径,以及以中国传统数学文化为题源的试题命制的方法。刘徽的"割圆术"  相似文献   

3.
一、走进圆的世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数学语言的诗意追求,对于数学历史的广泛涉猎及巧妙演绎,对于圆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各个层面内在联系的揭示,以及对于圆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和表达,使整个课堂洋溢着  相似文献   

4.
张齐华 《江苏教育》2008,(14):20-21
一、走进圆的世界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数学语言的诗意追求,对于数学历史的广泛涉猎及巧妙演绎,对于圆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各个层面内在联系的揭示,以及对于圆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和表达,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美感、历史感和文化感。于是,作为反思和总结,我在教学后记中写下这样一段: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内涵与外延,从而走进圆的本质,走近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来就有追求完美的良好品质.圆,是一种非常简单却很完美的图形.简单而又完美,人类的理想. 正如标题所说的一样,圆,既是数学的窗口,又是文化的窗口.圆的概念可以用数学方式描述,也可以用物理方式展现,还可以用技术方式应用.圆的概念甚至深入到了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对人类的精神生活、行为方式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数学文化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以三版教材中“圆”一章为例从数学文化的建构维度剖析,以更清晰地认知数学文化在数学教材建构中的地位、作用和表征特色;从数学文化的教学维度探析,以使教学的准备、设计、实施、评价及反思更显育人方式的丰富、增润和素养特色。  相似文献   

8.
圆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平面曲线图形,苏教版和人教版教科书关于圆的内容的编排,都突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性、渗透转化、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注重动手操作学习方式的引导以及展现显性的数学文化等,但在画圆方法的多样性呈现、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与正方形等图形的组合研究程度、周长和面积计算结果的呈现形式以及规律性内容探索的深度等方面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学习"圆的认识"先思考后呈现、先自学后合学、先探究后欣赏,在层层铺染、不断推进中促使孩子们的心、思维、情感打开,"圆"所具有的文化版图和数学原野的边界在扩展。引领孩子们在数学的密林深处,或自主探索,或多重延伸,或登高望远,这才是数学的魅力,也是数学学习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文化是数学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体,是数学发展历史的积淀。渗透和融入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强化π文化经典意识、注重有机融入,增强数学学科教育的思想性、促进π文化传承发展的系统化、长效化,关注数学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π文化传播的目标定位;忠于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引入的基本意图,遵循π文化史及其割圆术的历史常识,是π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依据;坚持强化经典意识和贴近学生实际相统一,坚持有机融入和适度渗透相结合,是π文化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和融入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